唐玄奘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不过,有铁扇公主和红孩儿这两尊战神级别的妖怪坐镇吴府,那也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既然如此,那咱们俩就一同随军出征吧。顺道再看看哪里能置办些产业,虽说战死的将士们,家属都有朝廷抚恤,但终究僧多粥少,总有朝廷照顾不到的地方,还不如给他们找个稳妥的营生。”李二陛下一统西域的雄心壮志是阻止不了了,唐玄奘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护那些因战争而无辜受累的老百姓。
“这法子好,正好咱们家的买卖也是要经常来往西域的,倒不如趁机在沿途布设些客栈商铺,有唐军保护,地方上也没人敢捣乱,再者,咱们多收容些中原过去的百姓,时日久了,这些中原百姓在西域安家落户,与那边的土著通婚,过个两三代,哪里还分得清什么大唐西域?”吴箜点头赞道。
“不错!这也是陛下想要看到的,今后无论是龟兹、乌孙、疏勒、姑墨,还是精绝、高昌、大宛国,都是大唐的子民。”这也是唐玄奘重活一世,也依然愿意不计前嫌帮助李世民统一西域诸国的主要原因,这位一代明君的胸襟之广阔,远非当时任何国家的君主能够比拟的。
夫夫俩一路聊着,渐渐也就散了困意,等到了皇城,正好下朝,昨日唐玄奘就已经写了谢恩的奏折递上来,奏折里特别提到了今天会带新婚的吴家郎君进宫叩谢君恩,李世民一听他们俩到了,立刻就宣了他们觐见。
这不是吴箜第一次见到李世民了,不过,他必须假装是第一次,上次来皇宫替唐玄奘送信的时候虽然见过李二陛下,但那时候他披着马甲呀。
好在李世民的关注点并不在他身上,问了两句话,就打发他们去后宫了。奇怪的是,向来沉稳大气的长孙皇后,竟然也有些心不在焉的,虽然赏赐了他们不少好东西,但还是能看得出来有些心不在焉。
这让吴箜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好奇了起来:能让这对大唐王朝的第一夫妇都双双发愁的事儿,一定不是小事吧?
因为是在宫里,唐玄奘和吴箜也不敢胡乱找人打听,不过,他俩刚到吴家,就从江簌口中知道了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心不在焉的真相了——
江南道突发水患,一夜冲垮堤坝无数,死伤百姓不计其数。
“这不正常!这个季节,江南并非雨季!”短暂的震惊之后,唐玄奘立刻断言道,“江南或有妖孽作乱!”
吴箜:“……”不愧是原著里见惯了各色妖怪的唐长老,对妖怪敏锐的直觉,这都形成条件反射了吧?
“难怪朝中一直秘而不宣,如今大战在即,江南道这个粮仓出了这么大一件事,便是为了稳定军心,陛下也不得不令人按下此事。”唐玄奘看了看吴家夫妇,“接下来,或有不法商贩搅弄粮市,还望岳父岳母善自珍重,莫要蹚这潭浑水,咱们这位陛下,可不是个好脾气肯吃亏的性子。”
吴昀和江簌点了点头,夫妻俩对视一眼,眼神中非但没有沉重,反而透出淡淡的羞耻:“那个,小猴子啊,有个事情昨天忘了跟你说了,家里这摊子买卖,接下来的一年可能要你多辛苦一下了,你娘,刚查出有了身孕。”
吴箜:“!!!!!!”
第151章
江南道可能有妖孽作乱、滋生水患这件事,最后还是被新上任的“小龙王”敖烈给揽去了。
这厮最近沉迷搜集信众&香火,一听到江南道可能有妖孽出没,搞事情就算了,搞的还是他们龙族最拿手的水患,这还得了?抢人业务,犹如杀人父母啊!立刻便迫不及待地带着敖青去江南道揍妖去了。
最关键的是,这可是能一举挽救数十万人的大功德!
这一刻,敖烈无比感谢当年绿了他的万圣公主。
如果万圣公主没有绿了自己,他就不会被贬到鹰愁涧,不会成为唐玄奘的徒弟,更不会因此与满心满眼只有自己的敖青相识相爱,也自然不会有这样能一举收割数十万百姓供奉的大功德……他再也不恨万圣公主了。
真是感谢当年不嫁之恩啊!
然而,因为这件事情,最近朝堂上反对西征的声音又大了起来,理由无非是江南道今年粮食减产已成定居,老百姓都快饿死了,李二陛下你这个当皇帝的不想着救济灾民,反倒穷兵黩武,打仗是能随便打的吗?西域辣么远,沿途不知道要征调多少民夫粮草,老百姓粮食本来就不够吃,你还要人家从牙缝里挤出救命的粮食替你打仗?人干事?
这回连魏征这老头子都坐不住了,带着一帮御史,和缺钱缺粮的户部联手,跟兵部掐了起来,朝堂上一时间乌烟瘴气,掐得比前线还凶残。
朝堂上的纷争,对于长安城的富贵闲人们并没有什么影响,尤其是吴家,当家主母再次怀孕,吴父在家陪着高龄产妇,家里的生意,便都交到了吴箜手里。正好之前他和唐长老在西域搜刮了不少好东西,吴箜便把蝎子精叫了过来,让她先帮自己把新铺子开起来,等朝廷上吵架吵出了结果,到时候再决定家里的商队往哪里走。
吴箜原本的计划就是家里的商队跟着大唐西征的路线走,唐军打到哪里,他们的商队就跟到哪里,现在和唐长老商量了一番之后,反倒是拓宽了他的思维:他完全可以在长安和附近大的州府多置办些铺子,然后把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种放到西域去,做好的成品便能当做“西域进口商品”输送到大唐,众所周知,那啥,同样的东西,胡商们总能把价格炒到同类商品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正好还能给那些战死或者在战争中致残的将士和他们的家属一个再就业的机会。
不过,吴箜也不确定现在家里的铺子还有没有适合拿来开新店的,想了想,让人去把蝎子精姐姐请了过来。
“郎君要的新铺子,预备开在东市还是西市?”蝎子精暗暗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发现自家在长安城的铺子终究还是不够多,顿时皱起了眉头。
原本按照她的想法,自己洞府里藏了那么多金银珠宝,拿出来换成铺子多好?偏偏吴昀和江簌不肯,非说那些都是能当传家宝的古董,自己家又不是穷的揭不开锅,没必要把这些卖了就可能买不回来的古董拿出来。
蝎子精素来强横霸道惯了,生平第一次遇到吴昀和江簌这样真心为她考虑的,说不感动是假的。但,有时候蝎子精总觉得吴昀和江簌考虑问题太过仔细了些。
“东市罢,之前我和舍人从龟兹带回来许多寒玉,你再去给我寻摸几个擅长雕琢玉石的老师傅,咱们开个珠宝玉石铺子。”吴箜吩咐道。
那些寒玉一直存放在他的个人终端仓库里,自从上次个人终端突然蓝屏之后,吴老板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仓库里的东西哪天突然丢了,这次回来就全部转移到吴家的库房里去了,整个长安城根本没人知道,吴家那市价只有不到三百金的三进小宅子里,竟然藏着那么多价值连城的玉石!
吴箜非常怀疑,他爸最近借口在家陪他老娘保胎,很大原因其实就是想亲自看守这笔巨款。
甚至连吴箜自己,也是回到长安城之后才知道,他和唐长老无意中在龟兹买下来的那些寒玉,到底是多大的一笔巨款。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考虑到玉石大量投放到市场上的贬值,还有粮食减产带来的粮价上涨等因素,光是这些玉石卖出去的钱,就足够李二陛下养兵三年了。
东市的铺子不是那么好找,主要是这片地方属于长安城的核心b,能够在这里置办铺子的,都是不差钱的主儿,而且大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还算比较清明的,不像某些朝局动荡的年代,动不动就砍掉一大批高官的脑袋,抄家灭族什么的,因此,寻了几日,竟是一个合适的也没有,气得蝎子精差点动了歪脑筋,想着要不干脆制造点意外事故好了,总有人家为了救命愿意卖铺子筹钱什么的。
幸好吴箜及时找到了合伙人。
赵王妃听说江簌也怀孕了,特意命人送了贺礼来,闲谈中听说吴箜最近正在东市寻个大小合适的铺子,准备开个专门卖龟兹玉石的珠宝铺子,立刻便命人来请了吴箜去赵王府。
宇文将军是个女儿控,赵王妃成亲那会儿,虽然宇文家条件一般,但因为她要嫁的是李二陛下的亲儿子,宇文将军生怕女儿嫁妆少了被妯娌们瞧不起,咬咬牙便卖了两个庄子,在寸土寸金的东市给女儿置办了一个铺子,如今这铺子只卖些胭脂水粉,问题是东市附近居住的都是豪门贵妇,这种人家用的胭脂水粉很多都有自家内坊制作,即便是自家没有的方子要到市面上买,也多去相熟的铺子,做熟客生意,属于收益稳定但也没多大暴利的行业。
从前赵王妃都是按部就班地经营,不过,自从和吴家结了干亲之后,赵王妃十分羡慕江簌赚钱的本事,再加上她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做母亲的,谁不想给孩子多一点保障?赵王妃没有婆婆(赵王生母早逝),没事便叫人请江簌到王府陪她说话,听说吴箜想在东市开个玉石铺子,灵机一动,便想拿她那个不赚钱的胭脂铺子练练手。
吴箜还以为赵王妃口中“不赚钱的小铺子”是地段不好或者面积太小呢,等到了地方一看,尼玛~这可真是暴殄天物啊!这铺子上下两层差不多得有两百多平,后面还带个小院子,再一看,这附近住的都是长安城数得上名号的高门大户,就这种黄金地段的铺子,一年纯利润才不过百金……吴箜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
赵王妃下定决心想和吴箜学习一下经营之道,便将这铺子连同后院一起打包入了股,都是一家人,吴箜也没打算占她便宜,而且,有赵王府这块招牌在,铺子开业之后也能省了好多麻烦,便直接给铺子折算了三成的份子,别看三成不多,吴箜自己估算过,如果铺子一年的利润有两万金的话,三成股子就有六千金的分红,相比之前一年一百金的利润,那可是一口气翻了几十倍!
他会这么算不是没有道理的,唐人多怕热,眼下即将入夏,到时候长安城酷暑难耐,龟兹寒玉触手寒凉,又不像冰块那般容易融化,入夏之后价格便水涨船高,这也是他和老爸为什么宁可提心吊胆守着这座宝山也不肯轻易出手的原因了。一块小孩巴掌大的寒玉,从龟兹买回来再加上雕工的话成本不过十金,转手就能卖到百金,而且玉石这玩意儿价格浮动很大,运气好遇到个不差钱的主儿,卖个几百金也不是不可能。
从赵王府出来之后,吴箜又顺道逛了逛东市,买了点这个时代的老太太们可能喜欢的礼物,预备明日和唐长老一同去探望殷老夫人。
“你只给祖母预备些礼物便好,那家人,无需费心。”提到自己的便宜舅舅,唐长老没什么好感。
可能亲戚之间就是这样,远香近臭,从前不曾相处过,而且他一直在庙中修行,和殷家舅舅也没什么利益冲突。
但,这一切在唐玄奘取经归来、还俗为官之后,慢慢就变了味儿:殷家舅舅毕竟只是过继来的嗣子,唐玄奘却是殷老夫人嫡亲的外孙子,而且生母不幸早逝,更是让殷老夫人对这个外孙倍加疼爱,唐玄奘成亲的时候,殷老夫人更是将自己从前的嫁妆体己中,最值钱的都拿了出来给他娶媳妇。
虽然唐玄奘推拒了一些,但对于殷家舅舅而言,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只以为殷老夫人太过偏疼外孙,他们这些外人,终究是差了一层,对殷老夫人也不如从前那般体贴备至了……虐待是不敢的,殷家舅舅继承的爵位还是靠的殷老夫人,且如今唐玄奘在朝为官,还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傻子才会想不开跟他撕破脸。
但唐长老是谁啊?重活一世,他将仅剩的几个亲人看得比命都重,回到长安城之后,便悄悄在殷老夫人院子里安排了两个眼线,殷家舅舅对老夫人的怠慢,和夫妻俩背地里的那些抱怨、算计,他早就听到不想再听了。
祖母很重要,可是,吴箜也很重要,唐玄奘不想为了那对糟心的便宜亲戚委屈了自己人,看到吴老板在那儿拿着礼单清点送到殷家的各色礼品,便忍不住出言提醒他:整个殷家他就只认老夫人一个亲人,至于其他人?稍微敷衍一下好了,反正他们也不敢因为这个给他们脸色看。
能混到中书舍人这个位置,整个长安城的闲散勋贵们,没人会傻到想不开得罪唐玄奘。长安城的权贵们,哪家没一两个纨绔子弟?万一得罪了圣人眼前的红人,被唐玄奘逮着机会在陛下面前告上一状,那还能落得甚么好处?
“算了,祖母还要在殷家养老,咱们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再说了,能花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叫问题。我听闻你舅舅膝下还有一子一女,他们若是真聪明,就该好生侍奉祖母,今后子女的前程,说不得还要求到你这个外甥头上呢。”吴箜随手将礼单递给一旁伺候的小厮,拉着唐长老让他帮自己挑选玉石雕琢的样式去了。
大唐的土豪们喜欢什么花式的玉雕,他可没有唐长老清楚。
“对了,咱们要收容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这事儿要不要和皇帝打个招呼?别到时候我们出钱出力,反倒被皇帝猜疑,我听说古时候的帝王都要修行什么帝王心术,听起来怪可怕的。”吴老板对这个时代的规则了解的也不是很清楚,这事儿还是得问唐长老。
“此事不急,陛下胸襟宽广,也曾领兵作战,对将士们素来体恤。”唐玄奘并不打算现在就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准备,都要等一个恰当的时机,等到前线战死、伤残的将士越来越多,朝廷无力承担的时候,便是他们出手的最好时机,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为老丈人换个爵位。
听到唐玄奘念叨着给他爹换个爵位,吴老板不禁一阵黑线:这家伙怎么回事,一天到晚惦记着给老丈人升官?
“岳父大人若是没有官职,你们家那些铺子哪里保得住?”唐玄奘倒是看得很通透,还不忘提醒吴箜,“你得空陪我回去一趟,我欲在朝中替岳父大人谋一个实缺,户部正巧缺了两个仓部员外郎,仓部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凡事都有定例的,较其他诸部清闲得多,让岳父大人去挂个实缺,今后岳母若是替你添了个妹子,做爹的有个实缺,嫁娶也比寻常人家好得多。”
吴箜:“……”朝中其他官员升官是为了封妻荫子,他们家唐长老倒好,没有子可荫,干脆荫老丈人去了。
第152章
唐长老刚说要给吴爸谋个户部的实缺,就有人给他送借口来了。
当年唐玄奘和吴老板路过通天河陈家村的时候,曾经资助过村里的几个少年去西域诸国游学,没想到那几个孩子竟然真的有传回消息的。
而且,还是一个可能会让李二陛下欣喜若狂的消息:高昌王麹文泰在暗中收拢高昌周边其他小国势力,不知所为何事。
不知道高昌王要干什么不要紧,李二陛下手底下的细作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唐长老上辈子可是亲眼见证过大唐铁骑踏平高昌这段历史的,只是没想到,这一世似乎和上辈子不太一样,高昌竟然足足熬到了现在才有了异动。
这个叫做陈双鱼的孩子是跟着吴家商队来到长安城的,确切的说,他一开始甚至不知道这个商队和吴箜的关系,只知道要来长安城金山寺找玄奘法师,正好蝎子精率队回长安城喝喜酒,因为赶着回来,送给吴箜和唐玄奘的贺礼便叫人在后面慢慢跟着,陈双鱼便是在路上遇到了商队,这才跟着一起回到了长安城。
见到两位恩公,陈双鱼有些激动,他真的没想到,他这辈子竟然能来到传说中的大唐长安城,而且,他的恩公之一,据说现在已经是大唐皇帝身边的红人了。陈双鱼游历西域诸国,早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眼前只有一条通天河的渔村少年,他隐约能猜到,自己这次带回来的那些情报,应该对恩公有很大的用处。
唐玄奘带着陈双鱼连夜进了宫,直到第二天傍晚才挂着两只黑眼圈回来,陈双鱼被留在了宫里,这样重要的细作,李二陛下是不可能放他留在宫外的。
“他一个人留在宫里没事吧?”吴箜挺担心陈双鱼的,这孩子离家闯荡,不远万里来到大唐,家里人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多担心呢。
“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他留在宫外才危险。放心吧,陛下一定会护他周全的。而且,留在宫里,也是他自愿的,这孩子是个有成算的。”唐玄奘怕吴箜不明白,简单把陈双鱼的想法跟他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陈双鱼冒险从高昌一路跑到长安城来,为的不仅仅是报答唐长老对他的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走进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一步登天的大唐皇宫,为唐王立功,哪怕只能因此得一个小小的官职,对于陈双鱼来说,就已经算是改编家族命运的壮举了。
能够察觉到高昌国的异常举动,还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情报可能对来自大唐的唐长老有用,在陈家村等不到他们,竟然敢只身一人跟着商队来长安城找人,此子未来当不可限量。
果然!没过几日,长安城便传出高昌国主笼络周边国家,试图独占大唐通往西域其他国家商路的消息,这还得了?
如果说之前朝中还有人反对李二陛下西征的话,这个消息一经确认,朝中上下几乎是全票通过:必须要打到高昌国主跪下唱征服不可!
此时正是大唐贞观年间,朝中许多重臣都是跟着李二陛下在马背上征战过来的血性汉子,李二陛下说我想一统西域,可能还有人要劝几句,人家又没招惹你,每年还纳贡呢,干嘛无缘无故要去吞并人家?可是,现在连高昌这样的弹丸小国,竟然都想暗搓搓搞事情了,还垄断西域商路?你咋不上天呢?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姑息!否则的话,长此以往,哪个国家还会给大唐纳贡?
作为此次带来高昌重要情报的唯一目击证人,陈双鱼得到了李二陛下的重点保护,毫不夸张地说,连太子李承乾身边的侍卫级别都没他高,虽然只是暂时的,但也足以证明,陈双鱼赌对了。
而且,这小子真的很鸡贼,他不但带回了李二陛下想要的西征借口,还带回了一路上从高昌往东所经过的大小城池的路线图!虽然没有军事布防图,但有了这个图,他想要的东西,李二陛下应该不会让他失望的。
“那就要赶紧重整商队了,这次跟着大军往高昌走。”吴箜没想到李二陛下行动力这么超前,刚结婚还没过完蜜月呢,便急匆匆召集了蝎子精等妖,准备组织商队跟在唐军后面捡漏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