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A -A

  “这法子好!我怎么没想到?这样,我明天再让人去账上取几千两银子给你送过去,但凡长安城世面上能找到的书籍卷册,都给我抄一份过来!”银子没了还能再赚,这些珍贵书籍要是能保存到几百上千年后,随便拿出去一本都能换无数银子好不好?

  “何必将银子抬过去?倒是白白便宜了朝廷,借着我的手赚了好名声。”没想到唐长老却一反常态计较了起来,“你叫人单独刻个吴家藏书楼的章子,上面印上二两、三两、五两的数额,今后但凡有人替咱们抄书,便给他们盖了印章的单子,叫他们自己去吴家铺子里领银子,若是不要银子,换成柴米油盐也可。”

  “对!就该这样,顺便也能给咱们家铺子打个广告。”吴老板美滋滋地接话道,“到时候整个长安城的读书人,都知道咱们吴家的藏书楼,对了,我再在铺子里张贴些寻书启事,谁家里若是有咱们藏书楼里没有的书册,只要誊抄了全本过来,便可以兑换银两,如果不要银子的话,就许他进藏书楼抄书一个月,能抄出来多少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吴老板虽然是个学渣,但也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尤其是这个时代,普通底层老百姓十有八九都是文盲,而历史书上所谓的“寒门子弟”,实际上却大多都是衣食无忧的地主阶级,又或者说是世家大族眼中的暴发户,空有钱财而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即便是这些富二代,想要通过求学改变命运也极难,除了名师难求之外,书籍流通面窄也是很大一个原因。

  这年头谁家里若是有一本古籍,那是恨不得藏起来当传家宝的,寻常人家根本就不会拿出来给人借阅抄写,新嫁娘若是能从娘家带几本手抄的珍贵典籍,那在婆家的地位,绝对比生个儿子还要有面子。

  吴箜这么做,一来是因为老爸老妈喜欢搜集各种古籍,二来也是想让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在普通人没办法行万里路的时代,读万卷书也是不错的出路。

  最重要的是——

  “唐长老,我觉得我们之前的思路错了,自己努力奋斗那是憨子,咱们应该努力支持大唐文化教育事业,替你的陛下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到时候别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了,说不定能发展到七十二功臣也不一定。”

  “到那时,大唐人才济济,你再鼓动你们家陛下时不时的给他们灌一点正能量的鸡汤,鞭策大家共同为大唐崛起而拼搏奋斗。我们嘛,就开个全国连锁的书店,负责给大家传播正能量。”

  这才是吴箜想要的大唐盛世嘛,大家都努力学习,他来负责发作业,完美!

  唐长老有些无语地看了他一会儿,片刻之后,认命地摊开奏折。

  不管是求书还是开书店,涉及到文化产业,就等于是和整个大唐最顶尖的世家大族杠上了:说白了,这些世家大族,很多人家几百年前就是国内知名家族了,所倚仗的无非就是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

  而现在,吴箜竟然想打破这个藩篱,让一出生就站在终点的世家子弟,和那些寒门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简直就是在挑战大唐豪门世家的权威!

  如果换成其他任何一件事,唐长老都不可能纵容吴箜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只是,这件事情除外。

  因为唐长老比任何人,包括一时兴起提出了这个大胆建议的吴箜还要清楚,一旦打破了这个藩篱,对于大唐乃至整个华夏的未来,会是怎样一个跨时代的蜕变!

  唐玄奘也知道,整个大唐如果有谁最想做成这件事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就是李世民。

  而且,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还不能由吴箜这一介布衣来起头,要做,就得让李二陛下这个皇帝打头阵。至于他和吴箜?以李二陛下任人唯才的性子,至少不会把他们俩这个创意剽窃了然后一脚踢开。

  利国利民、传万世美名的必须是李二陛下,至于大唐国立连锁书店?

  就算不能全资,让他们夫夫参个股总是可以的。

  唐玄奘这一写,就从掌灯十分一直写到了快半夜都没停笔,奏折只是一小部分,他还一边思考一边写,把整件事怎么操作、中间可能会遇到什么阻力、如何应对等等都罗列了出来,看得吴箜头晕眼花。

  “哎,早知道这件事情这么麻烦我就不说了,害得你熬夜。”吴箜打着哈欠叫了伺候的小厮进来,让他们去厨房让厨子做点宵夜过来。

  “你们把宵夜送过来就早些换班歇着去吧,跟同屋的人说一声,就说我说的,明日许你们半日假,多睡一个时辰再起来。”看着两个个头还没他高的小厮,吴箜暗暗叹息一声,这个年纪在他们那里还正是读书的时候呢,在这里,都已经是能给家里赚钱的顶梁柱了。

  因为家里有个随时可能会被召进宫的中书舍人,唐家的厨房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是有人值班的,听说两位主子都在书房忙到现在,腹中饥饿,顿时困意全无,使出浑身解数,大半夜的,楞是给整出了一桌足够宴客标准的宵夜来。

  小点心是蜂蜜羊乳做的布丁,这是吴箜陪嫁的厨子拿手甜点,吴家不外传的招牌菜式;汤羹是熬了一天的羊肉汤,撒了点胡椒粉和香葱,底下铺了一层切得薄如竹纸的清炖羊肉,喷香扑鼻;另有吴箜爱吃的羊肉馅儿的水煎包、火腿煨笋干、鞭笋炒雪菜毛豆,唐长老爱吃的羊肉白菜包子、清水河虾、干烧鸭子。此时人们吃饭还不习惯饭后吃水果,而且夜深了,吃生冷的在肚子里也不利于养生,厨子便给配了吴箜常吃的大麦茶。

  “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再写吧。”吴箜强行把唐长老从书桌前拉了起来。

  “也罢,今日就先写到这里,有些事情我还要再思虑清楚,再与陛下说。此事你一定要守口如瓶,哪怕是岳父岳母那里,也最好不要提。”

  这件事情做好了,那就是能够流芳千古的,毕竟关系到的是全天下读书人的福祉,史书是谁写的?还不都是那些读书人?哄好了这帮人,李二陛下还担心自己不会流芳千古、成为读书人笔下的千古一帝吗?

  这件事太有吸引力了好不好?尤其李二陛下本人还是一个本质上比较虚荣的皇帝,他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去攻打西域,差点都被魏征那老头给喷死了还死扛着,还不是为了能够靠着开疆拓土的功劳名垂千古?

  现在有这么一个不需要花费多少人力财力,就能收割一大批读书人好感度的大好机会,他就不信李二陛下会不心动。

  唐长老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怎样让李二陛下另外找人提起这件事,唐玄奘不想让吴家任何一个人来当这个出头鸟,但是,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的。

  绝不能便宜了李二陛下这个抠门老板!

  第二天早上,唐玄奘照例一早爬起来去上朝了,吴箜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慢悠悠地爬起来,吃了个早午饭,继续回娘家去,给吴爸当免费劳动力。

  没办法,谁让他娘老蚌怀珠了呢?他爹现在一门心思陪孕妇待产,吴家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也不可能真的一股脑交到管事的手里,幸亏吴箜是男子,即便成了亲,也能继续回“娘家”料理生意。

  江簌的肚子比同月份的孕妇大了不少,大夫已经摸过脉了,推测应该是双胎,吴昀紧张的不得了,恨不得跟个大内总管似得,到哪儿都扶着江簌这个老佛爷,看到吴箜回来,立刻高兴地招呼他:“小猴子你回来的正好,我记得星网上有卖孕妇吃的止吐维生素糖,快去多买点,你娘昨晚喝汤的时候有些犯恶心。”

  吴箜顿时一阵无语,他觉得自己之所以变异成了学渣,一定是他娘当初怀他的时候,亲爹表现得太蠢,以至于影响到了他的智商。

  幸好他的个人终端还能用,而且维生素糖这种保健品也没限制买卖,吴箜看了看自己的账户余额,又看了看保健品的保质期,干脆一口气买了上万件各种功能的保健品,维生素、鱼肝油、胶原蛋白、褪黑素、蜂胶、螺旋藻、葡萄籽、大豆异黄酮、鱼油、卵磷脂等等,一件的数量从10包到100包不等,这些保健品以前在星盟一般人都很少吃,因为每天的营养液基本都涵盖了这些必备的营养元素,买这些的大多是需要星际远航的,因此包装非常方便,都是独立小包装,吃多少拆多少,不容易变质。

  难得上网,吴箜还抽空去孙悟空的粉丝站追了一下他最近的行程。

  孙悟空现在可以说是娱乐圈炙手可热的人气新星了,让同期的艺人心塞的是,这货不但因为长得好,吸引了一大批颜粉,而且特别让人无语的是,就这么个沙雕的艺名,竟然还吸引了一大批爷爷奶奶粉。

  人气偶像上升期,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并不仅仅是粉丝的数量,还有粉丝的消费能力,单纯从这一点来说,孙悟空的粉丝消费能力,不但能吊打同期艺人,甚至连很多前辈的数据都比不上他。

  这方面,作为孙悟空粉丝团的首席氪金毒唯,杜院长真是功不可没。

  他老人家不但应援的时候出手大方,还是孙悟空在娱乐圈的资源大牛,最近这位大牛更是非常牛叉地给孙悟空弄到了星盟成立两百周年贺岁大片的角色,这个角色对演员武术功底要求非常高,需要扮演的是当年地球大爆炸时期,带领先遣队创立了星盟第一个生活区的古武修真世家少主,角色本身在星盟就很有号召力,甚至还有很多以他为原型的小说和电视剧、电影。

  因此,这个角色一公布,别说是对家的粉丝了,就连孙悟空自己的粉丝,都忍不住为爱豆捏了一把汗。

  这个角色太难把握了,演的不好,被群嘲是肯定的,这会儿站里的几个大粉就在和其他粉丝制定应对策略,反正先谦虚就对了,务必先把孙悟空这次扮演战神的机会吹捧成对已故战神的致敬,这样即便后期演砸了,到时候也可以说是战神光芒太盛,孙悟空这个粉丝也没办法还原嘛。

  看来任飞对孙悟空的粉丝站管理的还算用心,最起码这几个领头的大粉做事公道理智,简单来说,就是专心事业、拒绝撕番。

  吴箜没有看太久,因为陆翁已经带着各处管事的,捧着账本进来了。

  家大业大,每个月一次的盘账,真的是生不如死。

  第157章

  晚间,回家没看到吴箜,唐玄奘干脆打包了家里厨子做好的几道拿手菜,直接来吴家蹭饭了。

  吴昀和江簌对唐玄奘这个女婿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唐玄奘也给他们夫妻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李二陛下要在弘文馆下设立一个大唐国立印书局,因前朝并无这个部门,李二陛下大手一挥,新设了一个职务叫做督书郎,正四品的品级,令设辅佐的少书郎三人,少监七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唐玄奘在中间说了什么,李二陛下竟然让吴昀做这个督书郎,而且,这个新设立的部门特殊的地方还在于,虽然是挂在弘文馆下面的,但却直接对太子殿下负责。

  也就是说,李二陛下非但是想要借这个机会青史留名,还想让太子殿下也跟着沾沾光,而前世那个备受李二陛下宠爱的魏王李泰,这次却完全没有被允许参与到这个新部门的运转之中。

  “可是你娘亲怀了双胎,我若此时就任,你娘亲他……”吴昀对做官其实没什么兴趣,他更希望能够陪伴江簌走过怀胎十月最艰难的这段时光。

  “岳父大人不必忧心,这国立印书局要筹办,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况且,朝中宿儒大家不少,岳父大人这督书郎一职能不能坐得稳,只怕还有得吵呢。”唐玄奘笑着摇了摇头。

  “那就不做了,我看这督书郎月俸也不高,咱们家又不缺钱。”吴箜撇嘴道。

  “圣人给的,即便不要,也不该由岳父大人推辞。”唐玄奘品了一口吴家特制的养生花草茶,慢悠悠道,“这可是正四品的品级,寻常下级官员,只怕终其一生也爬不到这个位置,岳父大人能得了最好,便是不能,也要叫陛下心生愧疚,若是能从印书局里分得些纸墨的生意,又安稳又长久,岂不是白赚的?”

  唐长老做起生意来,丝毫不比吴老板差。而且人家专攻政府采购的大单子,一单谈下来,运气好的话,三代人都不愁吃喝了,实在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那就让他们吵去,圣人吵赢了,我便去做官,若是朝臣们吵赢了,圣人必然会有所补偿。”吴昀看着唐玄奘,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欣赏,“说是补偿我,只怕想出这法子的是你吧?只不过圣人还要你在身边备咨询,一时放不得你,只能先委屈你做这个中书舍人,便宜倒是都给我这个老丈人占了。”

  只能说唐玄奘吃亏就吃亏在没有子嗣,否则的话,这么大的功劳,起码能给儿子换个荫职。

  “都是一家人,谈什么便宜不便宜的?再者,我与吴箜身份特殊,也不能在这长安城待太久,少则数年,多则十余年,只怕就要想法子外调了,到时候岳父岳母若是不能与我们同去,岳父大人能在朝中有个职务,对吴家也是有好处的。”

  “为什么不能在长安城待太久?”江簌忍不住捏紧了手心。

  难不成,儿子变成了齐天大圣,还有什么别的隐藏任务不成?

  “也不是什么大事,岳母大人也知道的,我与吴箜都非寻常凡人,吴箜如今乃是妖猴之身,我也吃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喝过观音菩萨的杨枝甘露,虽不知延寿几许,但容貌若十余年未变,旁人只怕也要起疑心了。”唐玄奘笑道。

  “原本回长安城,也是我的一番执念,总想着既然出去一趟,侥天之幸,得以平安归来,总要为东土的百姓们做些事情。只是,我虽愿倾心报国,却绝不愿为报国而拿吴箜的身家性命做赌注。还请岳父岳母体谅,至多十年,我与吴箜,便定然要远离长安城,避开朝廷耳目了。”

  “所以,你之前三番五次、拐弯抹角的帮我升官,就是为了防着这一天?你这孩子……”吴昀不赞同地瞪了唐长老一眼,“这长安城是有金山还是银山?值得我和你岳母为了这些许家财,连自家孩子都不要了?”

  “就是!你们若不得不离开长安城,我和你岳父自然也是要一同离开的。说实话,其实我早就想去西域看看了,从前在史书上只能零星看到一些关于西域诸国的记载,若是能亲眼看一看那些孕育过西域文化的地方,我与你岳父不知道有多高兴呢。”江簌已经把儿子弄丢过一次了,怎么可能再和儿子分开?这地方连个人终端都没有,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吴箜在外面遇到什么危险,只怕是连和爹娘说最后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她怎么敢放他单独离开?

  “我就说吧,爹娘不会让我们单独离开的,我看你就是想的太多了,咱们先踏踏实实在长安城住上几年,等你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到时候随便找个借口,就说想去外面游历好了,咱们一家跟着一起到处游山玩水去,反正咱们家有的是银子。”吴老板大包大揽道。

  唐玄奘无语地看了他一会儿,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反而是吴箜这样想得少的人,更能看透世事。

  “那便听岳父岳母的,待我将从西域带回来的那些东西都交出去,咱们一家便行走江湖,过逍遥自在的散仙日子去。”重活一世,唐玄奘可不想像前世那样青灯古佛、苦修一生,还不如学那山间的逍遥散仙,纵情山水、无拘无束。

  因为江簌怀有身孕,一家人也没聊太久,看着宵禁的时间也到了,唐玄奘和吴箜干脆就留宿在吴家了,陆翁趁机又取了些账本塞到他屋子里,看得吴箜一阵头大。

  “你那舅母不是总念叨着家中生计艰难么?我看我家里还有几桩买卖收益还不错,就是繁琐了些,不如明日我便将这些买卖送予舅母吧?舅母闲居后宅无事,给她找点事情打发一下时间也好。”吴老板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殷家舅母。

  “你呀~罢了,给舅母找点事情做也好,省得她一天到晚闲着没事,给祖母找不自在。”唐玄奘笑着摇了摇头,虽然他知道以祖母的彪悍,不可能被这么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儿媳妇给辖制了,但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整日勾心斗角的也令人烦躁,祖母毕竟年纪大了,还是清净些好。

  于是,第二天,吴箜便和爸妈说了一声,把吴家手里那几个利润不高、丢了又有些可惜的鸡肋产业都清点了一下。

  别看吴家来长安不过数载,发展的产业却不少,这里面有利润较高的珠宝、服饰、美妆、香料、餐饮产业,也有不怎么赚钱、只是拿来养人的产业,比如说纺织、蚕桑、养殖等等,吴箜找了找,从里面挑出了两个养鸡养鹅的庄子,一个纺织棉布的作坊,外加几个杂货铺子,准备拿去给殷家舅妈找点事情做,能不费力气赚点钱当然好,退一万步说,万一赔本了,到时候再收回来做别的,殷家舅妈丢了这么大一个脸,今后还敢对他和唐长老的事情指手画脚么?

  吴箜一点也不担心殷家舅妈会拒绝这桩合作,这对她来说几乎算是无本买卖,庄子、作坊、人手甚至是销路都是吴家早就打点好的,如今缺的,不过是个能耐心打理这些琐事的职业经理人,而且吴箜出的报酬也不低,杂七杂八算下来,只要严格按照吴家现在的规矩经营,一年分到手三、四千两银子的纯利总有的。

  千万别小看这三、四千两银子,此时的大唐,银子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寻常百姓人家,一个月二两银子就能过得非常好了,即便是殷家这样已经走下坡路的大户人家,一个月生活费也不过几十两,三、四千两银子抵得上殷家所有田产一年的收成还有得多,殷家舅妈不动心才怪。

  果然,听说吴箜“因为照顾怀孕的母亲、忙不过来”,只能找人帮忙照看一下家中生意,吴家又没甚么亲戚,便只能来麻烦她,殷家舅妈笑得一双眼睛都眯缝了起来。

  她可不认为这是甚么负担,就像吴箜说的那样,反正是一桩无本的买卖,赔了也不是赔她自己的银子,若是用心经营,赚到的银子还能分给她,简直就是给她送钱来了。

  “如此,便劳烦舅母了,明日我便亲自来接舅母去铺子和作坊里看看,让管事的都来见见舅母,今后这几处便辛苦舅母了,咱们家的规矩,各处月钱每个月上旬结清,盈余的分成三个月一结,舅母虽是自家人,但月钱该给还是要给的,不知一个月二十两银子可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