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A -A

  字原来不一定是合在一起的名词,道法“自”“然”,是说它自己当然如此,它的自体当然是如此,不要再问了,不能问下去。等于宗教讲的一样,不要追问上帝是谁造的,信就得救,不要问,再问下去

  问不到底了。

  所以道法是“自”“然”,自己当然如此谓之自然。我们现在读《老子》的人,因为受了几千年后日本人借用《老子》的自然观念,翻译自然科学名词的影响,所以我们一提自然,说这个风景那么好,那是自然的,人要到自然里头走走,于是自然就代表空气、代表了空间。人怎么会到自然里头走走呢?这一些自然的观念同老子的自然毫不相干,名称给他们借用错了。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效法谁?道就是道,它自己本身必然一定是如此,有一定的规律。‘所谓自然不是肓目,刚才再三强调,自然非常有规则,一步不能违反。所以魏伯阳真人在《参同契》里告诉我们,道家修炼神仙之道,如科条之不可违。等于法律、科学的定律没有办法违反一样。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做工夫,说身体这里动,那里麻,就认为任督二脉一下子就通了“那是超越了自然,不可能的,那是假通。气脉假通是很容易的,因为那是感觉不是真通。真正的通有它的相,一步有一步的象征,一步有一步的作用。所以体、相、用有它不能违反的定律。就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想会讲话走路,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先报告到这里、,这还牵涉到人体生理、生命的关系,先休息一下再说。

  生命的卦变无根的树人欲能平吗逆流而上

  我们讲传统的道家是指秦汉以前,就是周秦时的道家,那时儒道诸子百家并没有分家。换一句话说,传统的道家在秦汉以前的,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所谓儒家孔孟思想是道的一部分,其他如名家、法家乃至于兵家、军事哲学,都出自道家,连医家、农家以及诸子百家,都是由道家而来。所以到清朝时,纪晓岚奉命搜罗中国的书籍编成《四库全书》,关于道家的这一部分,他有八个字的按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综罗百代”是所有中国文化的一切,都包含进去;“广博”形容非常大,非常渊博;“精微”等于是说道家是科学的、严谨的、微妙的。

  生命的卦变

  刚才我们提到’在医学方面必须要懂十二辟卦,以及乾坤坎离的应用。我们上其他课的时候也提到过,现在再重复一次。人的生命,由母亲第一天怀孕开始,一直到出生,是属于乾卦。乾卦是个符号,代表生命的完整性,没有男女之分。我们讲《易经》的六爻卦,下面三爻称为内卦,上面三爻称为外卦,这个六爻卦的应用是很妙的。我们老祖宗知道宇宙的应用法则,用只在六位的范围,到第七位要变去了,第八位是返本还原,还原就变另外一个东西了。这些前面也提到过。

  生命的开始是以乾卦做代表,然后这个数的问题来了,男性以八为基础,女性以七为基础。双数谓之偶数,也就是阴数;单数谓之奇数,就是阳数。《易经》之中,数的道理只在十个数字范围打转,一增一减,就概括了一切。单数的一、三、五、七、九,这五位是阳数,五在中间;双数倒数回来,十、八、六、四、二,也是五位,六在中间。《易经》的数理里头有很多的东西,我们现在不是专讲这个,以后再单独介绍。那么为什么说男性的生命用八来代表?假使男性属于阳,为什么他的数又变成阴呢?女性属于阴,为什么数又变成阳呢?

  这些道理牵涉很多,就是阴中有阳、阳中又有阴的道理。一个东西到了极点就要变化,所以阴极就阳生,阳极就阴生。宇宙万有的现象界都是相对互用,这个变化在《易经》有一个名称叫互变。但是万变中间有个不变的原则,就是道。现象和用互变,所以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男性外表看是阳,其中又有至阴之精;女性应该属于阴,但其中有至阳之精。《易经》讲阴阳坎离,这些道理都不是呆定的。我曾经向诸位介绍过,孔子在《易经系传》里讲过,“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所以研究《易经》学问的,千万记住不能把一个法则呆板地用,不要认为是不能变动的。事实上,其中的变化太多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重重无尽。

  人的生命在出生以前,属于内卦的范围,内卦也叫先天。生下来以后,女性以七数为基础开始计算,男性以八数开始计算,就是后天。中国医学根本的一本书,就是《黄帝内经》,其中讲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什么叫“天癸”?癸就是中国文化天干最后一位,五行里头属水。譬如今年是癸亥年(一九八三〉,这个亥字在十二地支是最后一个,也属水。所以有人随便讲阴阳八卦,把今年下雨特别多讲成是因为癸亥年的关系。这倒不一定,但是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二七而天癸至”,是说女孩子十三四岁第一次月经来,就开始不算童子了。月经没有来以前男女不分,都称做童子。男性要到二八一一十五六岁这个阶段,开始变成少年,这个时候男童两个乳房会发胀发痛,起码有两三天之久,但是生理的转变男性没有女性的明显。此外,女性的生理周期为什么叫月经呢?因为它是像月亮圆缺一样有周期的,以四七二十八为一个周期。

  女性到了二七一十四岁前后天癸至,乾卦破掉了,先天的生命变化,开始了后天的生命。当然这个六爻的卦象也变了,上面三爻还是乾,下面三爻最底下的一爻由阳变阴,就变成了巽卦。这个六爻合起来是天风妮卦(圍〉,就是纯阳里头第一步开始变,阴来了。接着以七年为一个周期,三七二十一岁再变,把第二爻又变成阴的,就是变成天山遯卦(!);四七二十八再变一爻,变成天地否卦(荞〉;五七三十五又变了,变成风地观卦(!!),这时外形也变了,人已到了中年。我们中国文学老句子,“人到中年万事休”,是说人到中年就差不多了,走下坡路了。到老年要赶紧修道,不修来不及了。

  普

 &>
  变

  花

  受物理现象的限制

  生命逐渐消

  耗

  0名象卦龄年

  画画画麵麵躍園画釀麵麵坤男女

  睡画編雜讓瞻

  瞧耀地山

  剥56?

 &>
  ?

 &>
  画釀画瞧瞧豳画纖地风观48

  ?

 &>
  ?

 &>
  藝讓瞧藝麵麵地天否40

  ?

  (bp;3335?

 &>
  麵釀塞曠山天遯32

  ?

 &>
  ?

 &>
  11*111睡讓风天妮24

  ?

 &>
  丁

 &>
  乾1614

  修道升华〔突破现象界的限制,夺天地之造化〕

  生命的两种变化(长生或不亡以待尽〕,代表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功能“::表示生命已受的损害。

  ^由生理着手’借吐纳、药物等方法’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1卧心刚射手’致虚极守静驾,或等而下之如守穷……是。

  法方

  名象卦

  乾

  睡91

  1111*1

  110111天泽夬

  園翻幽画天雷大壮

  幽讓画誦天地

  泰

  画讓幽画讓國画圓泽地临

  幽豳画囊瞩矚雷地

  复

  幽睡

  (bp;釀

  麵睡囊睡釀讓坤

  六七四十二山地剥卦(旨目),身上的阳气,由父母禀赋带来的生命能只剩一点了,像银行里的存款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是后天用的。这个卦上面只剩一点阳能,一个阳爻了。在男性就是相当于六八四十八。人到中年痛苦悲哀经验多了,看得多了,没有时间烦恼,也没有时间高兴了,就要学庄子讲的,“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只有一阳还留着,以道家来讲,趁这个时候赶快修,不然就不行了。

  无根的树

  到了七七四十九,经期就要停止了,现在医学叫做更年期。男性也有更年期,男性是七八五十六岁。以前有一位上将,他现在过世了,好多年前,有一次见到他,我说我看你身体好多了。他说,老师啊!你晓得医生把我怎么治啊?他给我打双性荷尔蒙!他当时还骂这个医生乱搞,都七十几了还有什么荷尔蒙不荷尔蒙!医生说,报告长官,你就听我这一次,打一针试试看好不好?结果他就打了,这一打下去接得好舒服,精神好了百倍!男女性的禀赋中间有些不同,所以以道家来讲,女性修道要在卦气未尽,七七四十九以前就要下手修持。所谓下手修持,并不是说明天报名学打坐,己就算修道了,好像盘盘腿或者念念佛就会把卦气拉回去了,没有这回事,不是那么简单,修道可不容易喔!所谓天元丹,是要懂这些法,地元丹就要了解一切医药,人元丹则在自己本身。

  道家有位祖师爷叫张三丰,我看过他亲笔写的东西,在成都的青羊宫,碑有七八个吧!我看了佩服透顶!那真叫做神仙笔迹,每一个字不是横,不是直,那个笔画都是圆圈,真像是太极拳,可是都看得清楚。他的文学著作好得很,写过一本《无根树》的词。《无根树》是比喻我们的生命是没有根的,随时会死亡,所以必须要把根栽起来,这是修道的工夫。中间有一句“下手速修犹太迟”,劝人赶快修道。他说年轻人早早求明师下手修都恐怕来不及了,等到卦气完了再来修,更来不及了!这样一讲,我们就都很悲哀了,到了

  ;一定年纪以后怎么修道?不是说不可以,一口气没有断以前都可以,但是比卦气没有完的人困难,需要多加两倍的工夫。所以在卦气未绝、没有断,还没有到更年期以前,就要开始专修。不是说打打坐念念佛就叫做修道,这个声明在先。

  因为道家这一套修持的方法太不容易了,所以学道家的有个术语,叫做“得诀归来好看书”。其实神仙丹经道书上,修持的路线、方法都教了。等于我常常告诉学佛的同学们,佛把修行的方法,在《大藏经》里毫无隐藏地都教给了我们,显教里头都是密教!只是大家看不懂而巳。所以道家的书你也可以看啊!不过我有个主张,近一百年来关于道家修炼的著作不能看,尤其是现在有些年轻之辈写的,问题太多了。我必须要向诸位抱歉,因为我好像很狂,也可以说傲气,我年轻时候非秦汉以上的书不读!就那么傲!好像后人见解学问有点靠不住。再到后来更狂了,非周秦以上的书不读!因为发现周秦以后的人,有许多见解也靠不住。花了那么大工夫读了一部书,结果是错的!你说这个多痛苦呢!所以非周秦以上之书不读,尤其是佛道两家的书。现在出版也发达了,乱写书,害死人不要本钱的。这个要注意因果啊!像我们一辈子写文章不敢乱写一个字,这是秉承传统文化精神,老师和父兄都严厉地告诫我们,文字杀人不见血,但犯的杀戒比害死十条命都厉害。乃至叫我们教书都要小心,怕断送人家的慧命,比杀人家性命还要可怕。

  父兄告诫我们还有一件事,不要做官。“一代赃官九代牛”,如果做贪官,九辈子都要变牛还债,所以不敢做。我

  们小时候背的《朱子(柏庐〉治家格言》,“读书志在圣贤”,并不是为了做官;既然做了官,“为官心存君国”。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说参同契 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