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A -A

  ,不一会儿,剪出了好几双鞋样子。厨房中飘出饭菜的香气。姚黄嗅了嗅,是蘑菇炖鸡的香味,似乎还做了红烧肉,还有蒜茸蒸丝瓜和炒土豆丝,这在几年前不敢想的吃食如今成了寻常,不说姚家天天能吃到,就是清水村的其他人家也都能常常吃到肉。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对姚家满是感激。

  “娘,我们回来了。”小可包子这一年来长高了不少。白白胖胖的十分可爱,他的性格也活泼不少。

  “小姨,你回来了?”看到姚黄,小可高兴地扑了过来。

  姚黄一把接住小可。“小家伙又长肉了。今天学了什么啊?”

  “今天学的是《论语》第二章《为政》。”小可回答道。

  “哦,那你都会背了吗?”

  “当然。”小可扬起小脸骄傲地说道,“小姨。我背给你听。”

  说完,从姚黄的身上溜下来。背着手,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背了起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背完后,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姚黄,小脸写满了“求表扬”。姚黄拍了拍手掌,称赞道,“小可真聪明。”确实聪明,虚岁四岁的小孩子都能被《论语》了,哪家孩子能够做到?

  姚红把菜端上饭桌,对几个人道,“赶紧洗手,吃饭了。”

  饭桌上,姚红对闻人千叶道,“今天又有人到村子里面收购粮食了,价钱比上个月涨了一成,我没有卖。”

  “没有卖是对的,这个世道要不太平了,多存点儿粮放家里可以救命。若真是乱世到了,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粮食。”闻人千叶点头赞成。

  “真的要不太平了?”姚红担忧地问道。

  “我前段时间写信问了谨枫,从他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夏国的老皇帝病重,几个皇子都在争夺那个位置,有可能发生内乱。我们这边的皇帝早就想着开疆拓土增加自己的功绩了,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如今皇上在征集粮食,所以民间的粮价才会上涨。而且他还在征召新兵入伍,也就是我们这边偏僻,消息还没有传到这里来。”闻人千叶锁着眉头,平静生活才过了多久啊,又要被打破了。

  “那是强制征兵吗?”姚红担心,害怕闻人千叶被带走。

  闻人千叶道,“半强制,每户须要出一个成年男子入伍,若不想入伍,需要缴纳五十两银子的赎身金。”

  “还好,”姚红松了口气,“我们家的钱够付那什么赎身金了。”

  “夏国离安平郡这么近,如果打仗了,我们这里肯定会受到影响。”姚青放下吃了一半的饭碗,插言道,“不说夏国的军队会不会打到我们这里,光那些逃避战乱的流民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姐夫,我们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村长大叔,让他组织村民们在村子外面做一些防备设施。”

  “行啊,小弟,书读多了,这见识也增长了。”姚黄拍着姚青的脑袋夸奖道。

  “二姐——”姚青无奈地拍开姚黄作乱的手,“我说正经的呢,不要拍我脑袋,会长不高的。”

  “没事,多喝羊奶就能长高!”

  “二姐,我在说正经事儿。”

  “我也在说正经事啊。”

  “行了,你们姐弟别斗嘴了,听你们姐夫怎么说。”姚红赶紧阻止跑题跑到天边去的弟弟妹妹。

  闻人千叶笑眯眯地看欣赏完姐弟三人斗嘴,方道:“三弟说得不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有败兵和流民蹿进村里烧杀抢掠,再组织大家反抗就来不及了,只要要有个防备才是。不过,这件事情也不着急,现在夏国的皇帝还没有短气,短期内,仗还打不起来。”

  姚青得意地瞟了姚黄一眼,‘看,姐夫都表扬我了!’

  姚黄做了个鬼脸,‘小样!’

  征兵的消息没有传到安平郡,除了粮价上涨外,安平郡没有其他异常,人们的生活照旧。只有一些年纪大阅历丰富的人从中看出了不寻常,暗中积蓄粮食,甚至有人筹备离开安平郡,迁徙到其他郡去。就姚黄所知,百味居的齐家据说已经全家搬迁到了京城。而寻常的百姓们则以前怎么过日子现在依旧怎么过,完全感觉不到一场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很快,日子进入了七月。七月除了女孩子最为盼望的乞巧节外,还有祭祀鬼魂的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或是盂兰盆节,是各家各户上坟扫墓、祭拜祖先的节日。“八月十五人团圆,七月十五鬼团圆”,传说中地府会在七月十一这一天陆续放出地府中的鬼们与亲人团聚七月十五这一天更是大开鬼门,放出所有的鬼到人间玩乐。人们通常会在十一到十四这一天给先人们烧纸,十五这一天就不能烧了,因为烧了的纸钱只会便宜那些孤魂野鬼。

  姚红在十一这一天带着全家人给父母烧了纸,其后就不准三个小的晚上再出门。平时吃过晚饭后,姚青会带着小可与村里面的男孩子们去河边游泳,如今也被禁止了,两个小的只能打井水来驱除夏季的燥热。

  “二丫、二丫——”张巧姐站在院子外面大喊。

  “什么事?”姚黄从屋子中出来,手中拿着小锥子和针线,她正在帮姚红纳鞋底。

  “快点儿走,我们看热闹去。”张巧姐急着招呼姚黄,也不进院子。

  “什么热闹?”姚黄好奇地问。

  “隔壁村章家的元喜撞鬼了,他爹娘请了玄清观的道士抓鬼,我们快去看热闹。”张巧姐飞快地道。

  “哎?等我一下。”姚黄急忙跑进屋子,放下针线,又对姚红报备了一声,飞快地跑出院子,跟着张巧姐朝邻村赶去。姚黄穿越了这几年,又修了仙,从小被灌输的无神论观念被完全打破了,但她一直没有亲眼看到过鬼魂的存在,对此非常感兴趣。

  隔壁村是清远村,离清水村只有五里路,两个丫头很快就到了地头。农村里面没有秘密,清远村的村民都聚到了章家门外看热闹,清水村的许多村民也挤在人堆里,姚黄看到自家弟弟和二虎子一群孩子坐在章家院子附近的大树上,伸长脖子往里面看。

  “小青!”姚黄喊了一声自家弟弟。

  “二姐,你来了?”姚青急忙招呼自家姐姐,“姐,这里视线好,到这里坐。”

  姚黄看向张巧姐,张巧姐赶紧摇头,她是大姑娘了,怎么能做爬树这么不淑女的动作。

  “不用了,我们站在人群中看就可以了。”姚黄拒绝了弟弟的好意,拉着张巧姐走向人群。://bp;第六十六章驱鬼

  爱看热闹是人之天性,如果不是附近就只有清水和清远两个村子,来看热闹的人肯定会更多,两个女孩子根本挤不进人群。提供提供姚黄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发现离屋子最进的围墙边还有一个空挡,便拉着张巧姐走到墙边,又搬了两块大石头垫脚,与张巧姐踩在石头上,扒着墙头往院子里面看。

  下载

  “二丫,你的力气可真大!”张巧姐看到刚才两块石头轻的起码也有三四十斤,姚黄却轻易将他们搬了起来,力气大得让她匝舌。

  “我学了,练出了粗浅的内力,所以能轻易地搬动石头。”姚黄笑着道。

  “真好!我也想跟闻人先生学武的,可是我娘不让说女孩子只要会针线会做饭就好,学武功都是男人的事儿,不让我学武功。”张巧姐郁闷地道,“我好羡慕说书人口中那些女侠们,好威风的。二丫,你以后也会成为女侠吧?”

  “不会,我不喜欢混江湖,我更喜欢村子里面平静安定的生活。我学武功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为了去江湖上争强好胜。”姚黄摇头道。

  “你的想法怎么跟我娘似的,没有一点儿年轻人的活力。”

  姚黄只是呵呵地笑。咱外表虽然年轻,但内在可是一个成年人想法当然跟你们这些小p孩不一样。

  “章元喜怎么撞鬼的?”姚黄好奇地问道,她伸着脖子往院子里面看去,院子里面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事件的主角和玄清观的道士则没有看到。

  “据说那小子十五的晚上还跑出门,冲撞了好兄弟。被孤魂野鬼缠身了。”张巧姐说道。

  “他娘怎么会允许他十五晚上出门?”姚黄问,长一辈的人最敬畏鬼神。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早早就会上床睡觉,更不允许孩子们晚上出门。就算门外有人叫他们的名字也不会答应。因为老人们说那是孤魂野鬼在找替身,谁要是答应了,就会被鬼捉走。

  “是他自己偷偷跑出去的。听说他和村子里的几个小子打赌,证明自己胆量大晚上跑到村尾的荒地去拿一件东西回家。谁知道真的就招惹上鬼魂了。”张巧姐说道这些消息都是从方月娘那里听来的。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姚黄释放出自己的神识朝着屋子里面看过去,屋子里面有十几个人,其中一个身穿道袍的中年道士,身边跟着两个道童,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脸色灰白双眼发直。一副中邪的样子,应该就是章家的元喜。

  姚黄直直地瞪着章元喜的背后,这个世界真的有鬼啊!在男孩子的身后附着了一股黑雾,凝结成一个模糊的人影,五官看得不是很清楚,只能看到其伸在嘴巴外面长长的舌头——是个吊死鬼。

  中年道士拿着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朝着章元喜的身周辟砍着,吊死鬼很狡猾,躲避着道士的桃木剑。但本身扒在章元喜的身上,一步也不离开,让男孩子的脸色越来越差。

  不过,吊死鬼的动作再快。还是有所疏忽,被桃木剑砍中了好几剑,身上的黑雾被砍落了几丝。颜色变得淡了几分。吊死鬼忍不住发出刺耳的鬼叫声。姚黄看了看张巧姐和四周,发觉他们都没有听到这声鬼叫。倒是姚青微微皱起了眉头。似乎鬼叫声让他感觉到了不舒服——成天沐浴在灵气充足的生活环境中,姚青的身体被灵气洗涤。有开天眼见到鬼的可能。

  中年道士同样皱起了眉头,看来他也听到了鬼叫。中年道士从怀中掏出一张朱砂描绘的黄符,姚黄认不出那是什么符,不过能看到符文中流动的淡淡灵气。看起来,这中年道士有两把刷子。

  吊死鬼看到中年道士拿出黄符,立刻从男孩子的身上逃了出来,慌张地朝着门外蹿出去。中年道士暴哼一声,咬破舌尖,一口血喷在黄符上,黄符发出一道夺目的金光,朝着吊死鬼飞去。

  只听得一声尖锐的鬼叫,吊死鬼被金光冲散,整个黑雾在空气中化为虚无。

  “咦?”姚黄听到弟弟惊奇地讶声,刚才的景象他也看在了眼中。

  随着吊死鬼的离开,章元喜一下子晕了过去。章父和章母吓得赶紧扶着儿子,一叠声地询问中年道士,儿子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仙园逸事 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