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秦公!!

+A -A

  第125章秦公!!

  人之将死。

  直接摊牌。

  屠雎对始皇的弃霸唯王,他表现出了强烈的痛心疾首之感!

  在剧烈的情绪波动之下。

  甚至开始让屠雎失去最后的理智与体面。

  屠雎认为始皇并非对霸道不认可。

  而是对他本人有偏见。

  也就是他所犯下的携天命倒逼皇权之极罪案件,不得饶恕!

  问题在于……

  屠雎瞧着尹烈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啊!

  他是携天命倒逼皇权!

  尹烈是当众刺君妄上,同样也是不可赦之极罪!

  正所谓乌鸦不笑猪黑!

  他和尹烈都是一路货色!

  这就让屠雎对始皇的偏袒,更加不忿……

  对!

  就是不忿!

  之前有很多次公议辩论,若非皇帝过早的表态,尹烈根本没有任何可能获胜!

  比如在云梦行宫……

  皇帝过早的对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表示了正解之态度!

  进而导致整场公议辩论的节奏优势,迅速全面倒向了尹烈。

  屠雎对此事极端的耿耿于怀!

  因为当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被始皇所认可之后。

  屠雎极力推崇的典田军功制度,再想问世就会变得难度倍增。

  毕竟徭役关乎到帝国的基建大建设,尹烈有着相对的正当理由。

  可屠雎却坚定的认为……

  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严重破坏了军功爵位制度,使得军功阶层的根本利益被触犯。

  这是不可容忍的。

  奈何。

  云梦行宫的公议辩论之时,国尉屠雎并不在场。

  蒙武与麃公对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根本说不出一个反驳的所以然出来。

  那么左相李斯呢?

  毫无疑问!

  对于李斯而言,其是不愿看到帝国的军功阶层,持续膨胀做大的。

  当然。

  李斯恐怕也做梦都没想到……

  尹烈最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甚至于破悉了东郡陨石案的真相,即将掀起一场对整个军武勋贵派系的大审判!

  王座之上。

  嬴政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国尉,于你而言,王道和霸道之分,就真的那么重要么?”

  嬴政身为皇帝,对应的时期,他便会启用合适的国策方针!

  他并不会畏中原王道如虎!

  或者换一种说法便是……

  只要王道于帝国的治世时期是有益的,嬴政就为认为崇霸兼王不会有任何问题。

  哪怕未来大秦真就变得王道盛行了!

  难道就说明大秦被中原的山东六国重新篡夺了么?

  不可能啊!

  只要王座上的皇帝仍旧姓嬴!

  大秦就永远还是嬴政想要的大秦!

  除非有一天发生了田氏代齐那种事儿。

  毋庸置疑!

  始皇绝不认可,他会从骊山王陵中爬出来,从地狱中归来,也要重新夺回大秦的国祚与旗帜!

  “当然重要!”

  屠雎一字一顿的道:“而且是无与伦比的重要……陛下!不再以霸道为基的帝国,将不再是老臣所誓死效忠的帝国!”

  说完!

  “嘭!”

  屠雎应声单膝跪地的道:“王道盛行,儒家理念遍布的大秦,于老臣而言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存实亡……老臣宁愿为旧时代的关中大秦,殉葬!!”

  最终!

  屠雎还是展现出了三公国尉的荣耀和体面!

  对于屠雎来说。

  死亡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死的毫无意义!

  可如果他的死,是代表着霸秦旧时代落幕的符号!

  屠雎表示,他将感到无上荣幸!

  因为。

  这就是他所梦寐以求的归宿!

  这就是他对于大秦的信仰与荣耀!

  这就是他的忠诚……

  “准!”

  嬴政大手一挥,同意了屠雎所请。

  紧接着。

  嬴政起身道:“屠雎,朕眼中的大秦,现在已经与你不同!”

  “王道也好,霸道也罢,只要于大秦的盛世发展有益,朕皆可用之!”

  “关中也好,中原也罢,朕已是九州的皇帝,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九州万民,凡是臣服于秦者,便都是朕之子民!”

  “所谓的断代殖民,军事奴役,中原农奴,百越人矿……朕以为断不可为之!”

  “因为我等皆为炎黄后裔,同宗同源!”

  “唯有极端的特别情况下,方可动用极致的霸道政策,比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在嬴政看来,关中、中原与百越统归九州之整体,都属于农耕文明。

  顶多就是百越现在显得更加蛮夷落后一些。

  但只要农耕文明的意识形态是统一的,未来可以划归于大秦的版图之中。

  嬴政就会选择一视同仁!

  没什么好鄙视的。

  毕竟他大秦当年也给周王室放过马……

  没办法。

  在国民局势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和立足!

  回到此刻。

  大殿正中。

  尹烈轻声道:“国尉,很遗憾,你终究还是看错了陛下。吾皇早已不是关中的秦王,而是九州的皇帝!”

  嬴政身为始皇帝,眼界就不可能是狭隘的。

  其乃天生帝王!

  政治敏锐度都是直接拉满的程度!

  纵观华夏的上下五千年。

  共计有四百二十二位正统皇帝,以及一位女皇。

  嬴政绝对做到保三争一!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宋朝的赵匡胤其实是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

  奈何。

  赵氏的窃国之举,仍旧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

  在尹烈看来……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乃是第一档次的帝王!

  当然。

  或许有人会提到明太祖朱元璋,老朱开局一个碗,硬生生将华夏国祚重新拨乱反正!

  这样的剧本路子,让嬴政去走一遍……嬴政开局也得端着碗,缓上一缓。

  这谁顶得住?

  只不过……

  明太祖朱元璋在对大明朝的顶层国策设计层面,着实是差上不少。

  嬴政之所以牛逼,是因为百代皆行秦政法,万年咸用始皇心!

  嬴政确立了华夏大一统……最初始的那个一!

  而汉武帝则是通过对外战争的强势胜利,彻底奠定了华夏大一统王朝的意识形态!

  唐太宗李世民就不用说了,尽管私德有瑕。

  但老李是真的能打,天策上将,天可汗,都是独一档的名号。

  更重要的是……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盛唐之盛世景象!

  乃是整个华夏史上的一个巅峰!

  综上。

  对于嬴政、刘彻和李世民,究竟谁能担当华夏帝皇之首。

  尹烈个人仍旧站始皇!

  只因嬴政就是那个奠定了最初大一统意识形态的【一】……

  没有嬴政,后续汉唐之盛世,便都是空话罢了。

  ……

  至此。

  东郡陨石案彻底真相大白。

  尹烈与军武勋贵派系的争斗,也以他的全面获胜,暂且告一段落。

  屠雎求仁得仁,当场被下进了死牢!

  由尹烈亲自押解……

  嬴政原本是想派别人去做此事的,比如专门办脏活的中车府令赵高。

  但尹烈却主动揽下了押解屠雎,外加带队施行大清洗审判的差事儿。

  尹烈并不怕得罪人!

  毕竟他该得罪的早就得罪光了!

  始皇出于维护尹烈的目的,总想给尹烈留一些余地和后路。

  可尹烈非常明白!

  他什么都可以有,唯独不能有后路!

  商君不死,秦惠文王的位置就坐不稳。

  尹烈若有了退路……

  那他重新一手缔造而出的大秦,就会因为上下臣民无法宣泄的怨气,出现些许变数。

  若想获得重生。

  就必须得先有人化作灰烬。

  就像历史上的强汉从暴秦的灰烬中崛起!

  尹烈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那他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地牢中。

  尹烈与蒙武一起把屠雎送进了死牢。

  屠雎没有任何的反抗……

  尽管屠雎在武道实力方面非常的强悍,但这种时候的负隅顽抗,已经毫无意义。

  “尹烈,伱赢了。”

  屠雎坐在长凳之上,道:“以南征为饵,武侯为钩,本公愿赌服输……但,你我最终的结局,绝不会有太大的分别!”

  屠雎没有再跟蒙武说过一句话。

  显然。

  屠雎对蒙武的选择,定然是极其失望的。

  说白了。

  这场尹烈与屠雎之间的博弈!

  就看蒙武会站在哪一边!

  蒙武站谁,谁就能赢!

  屠雎赌的是蒙武想要让军武蒙氏,再度成为大秦第一军功世家豪门!

  而尹烈赌的是……蒙武对始皇的忠诚!

  毫无疑问!

  尹烈赌赢了!

  所以屠雎才会说那句……愿赌服输!

  “国尉,你我的结局,一定会有很大的差别。”

  尹烈淡然的道:“你有三族千余人,麾下旧将遍布朝野,门生故吏散落九州天下。”

  “国尉,你的倒台……势必会让整个大秦为之震动!”

  “当然,军武勋贵派系如果不经历一场大清洗,中原士卿阶层就算被迁徙入了陵邑之中,恐怕也当不了浊官。”

  “因此,为了大秦的新政国策,国尉你的血……必须得流!”

  ……

  军武勋贵派系的大清洗审判。

  势必会进一步造成大秦官吏的严重缺额问题。

  好在尹烈在此之前,已经与始皇进行了详细的商讨。

  具体的解决方案便是……

  先把中原最愿意配合迁徙国策的士卿阶层,引入旧城陵邑之中,并允给他们浊官的晋升途径。

  唯才是举!

  德行方面只要别有大毛病就行。

  如此一来。

  尽管国尉屠雎的倒台会让整个帝国为之震动!

  但只要始皇尚在,九州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顶多就是有些郡县会出现行政宕机。

  但这个问题也好解决……

  那就是对军武勋贵派系的大清洗审判,尽量不牵扯到基层的官吏。

  对于郡县高官,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绩情况,施行戴罪立功,亦或者戴罪当差……

  总而言之。

  尽可能的保证帝国三十六郡的正常行政持续。

  这时。

  “呵呵!”

  屠雎冷笑道:“尹烈,你欲损关中老秦人之利,以资中原之敌民也!”

  “你以为扳倒了本公,就能够万事大吉了么?”

  “纵然你有陛下的偏袒,可你奉行的王道……注定会与整个关中对立,亦如昔年商君!”

  “而本公的鲜血,必然会让矛盾彻底激化,很快就会达到无可调和的程度!”

  “到时候……你觉得陛下真的会放任关中臣民怨气滔天而起,转而依旧会偏袒于你么?”

  “陛下的心中,永远都只有九州之大局!”

  ……

  屠雎身为军武勋贵派系的核心人物。

  他在关中是极具名望的!

  那么他的死……

  必然会让尹烈进一步成为众矢之的!

  须知!

  屠雎的头上,还有着一位国师尉缭子!

  “国尉,看来你最大的毛病,就是……识人不明!”

  尹烈扯了扯嘴角,道:“你看错了陛下,也看错了武侯,更看错了我秦烈!”

  “想要让中原士卿阶层入大秦担任浊官,从政治层面绑定中原和关中的联系……就必须得有一个名义由头!”

  “而你这个三公国尉的鲜血,便是我亲手创造的最佳契机!”

  “帝国基层官吏的进一步缺额,就必须引入中原士卿阶层担任浊官,这件事是关中文武无论如何都得让步的!”

  “待到把此事促成之后,毫无疑问,关中从上到下的重臣民众,都会因为我损了关中老秦人之利,以资了中原之敌民,恨不得食吾肉,寝吾皮!”

  “可未来即便我死了,中原和关中的政治维系之局势已成。”

  “中原士卿的浊官派系会迅速朝着左相李斯,儒家派系,以及长公子扶苏靠拢。”

  “届时,木已成舟,断难更改!”

  ……

  尹烈的国策谋略核心首先是始皇的意志!

  再就是长公子扶苏……

  扶苏乃中原与关中的联系之桥梁!

  更是大秦国祚将来之希望!

  只要有扶苏在,中原士卿的浊官派系,就不会是无根浮萍,轻易被关中文武反攻倒算。

  当然。

  为了防止关中文武派系重新朝着其他公子靠拢。

  最好是始皇早定太子,确立好储君之位!

  届时!

  关中文武派系九再没有旁的任何选择!

  始皇钦点之储君,昭告九州天下,此乃通天之法理性!

  谁敢有半点不臣之心,甭管你扯出什么冠冕堂皇的清君侧旗帜,都是妥妥的谋逆造反!

  举世难容!

  “当然,关中七百万臣民的滔天怨气,总得有个宣泄口!”

  尹烈负手道:“以我之血,步商君之后尘。人死政存,百代皆行,也不失为秦公之名!”

  周有周公!

  秦有秦公!

  不争一世争百世,尹烈的志气更大,他要争的是万世之名!

  屠雎见状,也不由得喃喃出声相问道:“秦烈……你不惜一切代价,真的只是为了那些虚名么?”

  “国尉。”

  尹烈转身朝着地牢出口走去道:“我与你一样,亦是为了大秦!我与你也不一样……因为我还为了华夏的万代永昌!”

  屠雎:“……”

  蒙武:“……”

  什么叫格局?

  这就叫格局!

  屠雎尽管与尹烈乃是无可调和之政敌,但他也不得不承认……

  尹烈这样的人,着实可怕!

  “武侯。”

  屠雎最后开口道:“你不觉得你选的这个小辈,动则大秦千秋,华夏万代,有些太装了么?”

  蒙武点头:“嗯,秦御丞确实有点装。”

  尹烈:“……”

  ……

  请收藏本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