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在霸秦的废墟之上,重铸炎汉!

+A -A

  尹烈对尉缭子这般态度,多少有些不够低调。

  甚至以两者的身份来说……

  尹烈这属于摆明了挑衅。

  毕竟尉缭子是前辈,尹烈是晚辈。

  论年龄,谈资历。

  尉缭子都要高尹烈很多……

  官职方面就更加不用说了。

  国尉屠雎被夷灭三族以后。

  始皇反手便把尉缭子重新提拔为了国师。

  没办法。

  一切都是为了大局。

  就像是通武侯王贲可以自请戍边,实则流放。

  但军武王家不能受到牵联,包括下面的那些中坚将领,也不能株连太广。

  不然大秦立马就会伤筋动骨。

  因为秦国本身就是军武集合体。

  如果一次性颠覆的太过彻底……

  无异于用鹤顶红给自己以毒攻毒,估计毒还没有攻下去,鹤顶红已经逼入心脉了。

  那么对于大秦的改革,就必须得一步一步来。

  国尉屠雎等人的鲜血,将会成为中原士卿阶层迁徙入关中陵邑的契机。

  同时。

  也让尹烈的大秦官制改革之设想,有了施行之前提。

  在琅琊公议之时。

  尹烈其实就已经借着提出反贪方案的名义,初步对官制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动。

  比如。

  九卿少府权柄过重,又能收山海池泽之税,也能统掌诸多国家级工程诸事。

  那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

  少府即代表着皇帝的内库,又管理着国家的工部事宜。

  内外不分!

  就会造成九卿少府的属官,拥有打着皇帝名义,借机贪腐的机会。

  即:尹烈想要在大秦施行内外朝制度。

  外加兼顾开设:内阁制度。

  至于明朝锦衣卫的监察制度。

  大秦已经有了,黑冰台现在权柄很大。

  不过。

  黑冰台的规模显然是十分有限的。

  也就是黑冰卫只负责咸阳帝都的内外事宜,对于九州三十六郡,并没有撒下多少暗装和钉子。

  那么这是始皇的遗漏和疏忽嘛?

  显然不可能。

  嬴政对于【集权】二字,有着本能一般的坚持。

  黑冰台无法扩大,本质上还是大秦现在可堪一用的人才着实太少。

  毕竟担任黑冰卫,不仅仅只是上战场砍人那么简单,最起码还得识字认字……

  单这一条。

  就把六七成的武夫、莽汉给刷下去了。

  当然。

  饭要一口口吃。

  路要一步步走。

  大秦在官僚制度的完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黑冰台现在很难布局向九州三十六郡,使得全天下都布满始皇的眼线。

  但最起码嬴政今日在早朝上,已经正式宣布了密折制度。

  这也是尹烈之前提议的。

  参考的是后世满清雍正皇帝的手段。

  麻烦的点是……

  密折制度一出,始皇以后的工作量恐怕得翻倍。

  现在已经是每天一石奏折了。

  如果再翻倍……

  肯定不行。

  因此。

  内阁制度必须得快些推出来。

  不然,尹烈真怕始皇别提前累不行了。

  君不见雍正皇帝……其实就是活活累死的。

  起的比鸡早。

  睡的比狗晚。

  整天还得面对各方势力出难题。

  雍正能活得久才是奇迹。

  好在始皇肯定要相对省心许多,即便有人想给始皇出难题,也都只敢在私下里搞点小动作。

  现在军武勋贵派系中的国尉屠雎等人被大清洗了一遍,皇帝的威严更上一层楼,庙堂之上近期肯定是没人再敢搞事儿了。

  最后。

  在大朝议上。

  尹烈试着提出了一下官制改革的谏言。

  结果……

  他立马遭至满朝诸公的针锋相对。

  没办法。

  现在尹烈确实比较遭人恨。

  关中的文武群臣都把他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立马拔之而后快,怎么可能还让他提议官制改革。

  至于尹烈的官制改革措施究竟有没有道理……

  其实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以后。

  道理已经是说不通的了。

  无论尹烈说什么。

  关中文武群臣都会激烈反对。

  反正就是挑刺嘛。

  总有理由的。

  这节奏很像是后世宋朝的改革派和守旧派之争。

  王安石变法有道理?

  肯定是有的。

  但守旧派同样也有道理。

  反正就是吵架嘛。

  彻底撕破脸皮以后。

  关中文武群臣再也不讲究什么道理、底线之类的。

  反正就是各种胡搅蛮缠。

  嬴政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身为皇帝……

  嬴政需要考虑到关中文武的情绪,如果一压再压……

  后续就不是在朝堂上吵架的事儿了。

  而是你死我活!

  因此。

  嬴政的态度就是斗斗嘴也无妨。

  既然翻不了天。

  那就先这样。

  后续再看情况进行调节即可。

  曜日东升向南。

  早朝结束。

  嬴政特地让尹烈留了一下,说了一些不要操之过急的话。

  现在需要先把南越外交诸事先稳住。

  明年再考虑官制改革。

  然而。

  尹烈却已经有些等不到明年了。

  因为他的容貌修复只有半年时间。

  现在时间快到了。

  过一天少一天。

  所以。

  尹烈必须得抓紧时间。

  趁快把自己想做的,全部都给做了,也算是不留遗憾。

  就这样。

  尹烈走出了章台大殿。

  他迎面便碰上了国师尉缭子。

  “年轻人……不,秦御丞。”

  尉缭子很平静的道:“官制改革诸事你就别想了,老夫绝不会给你在朝会上开口的机会。”

  “早知道国师大人不会给,没关系,我自会亲自去争取。”

  尹烈一边说着,突然他话风一转的道:“我在江湖上也有些人脉,有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想要请教国师大人。”

  尉缭子没有说话,而是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互相站在了对立面。

  但看得出来,尉缭子对于尹烈还是颇为欣赏的。

  这也是两人现在能够站在一起说话的真正原因。

  “听说国师大人这趟挂印出游,给了一人兵书,外加还点拨了一位项氏余孽,不知国师大人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尹烈认为,历史上的兵仙韩信,以及霸王项羽,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而这个人……

  一则是黄石公,二则是尉缭子。

  问题在于。

  从穿越者的角度来看。

  兵仙韩信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黄石公。

  尹烈很有理由怀疑……

  未来战无不胜的兵仙,实乃尉缭子培养出来的。

  因为当世除了武成侯王翦,也就只有尉缭子方有培养出兵仙的实力!

  “……”

  尉缭子面对着尹烈的灼灼目光,他始终平静无波的内心,眼下显然已经泛起了些许波动。

  尉缭子一直自诩行踪诡秘。

  神龙见首不见尾。

  结果……

  现在似乎尹烈把他之前所有的踪迹,都给摸透了!

  须知!

  这个事儿,即便倾尽整个黑冰台之力都做不到。

  尉缭子想要神游物外。

  就连第一尉长也只能表示干瞪眼。

  尹烈之所以能够洞察尉缭子,所依仗的自然不是江湖势力。

  而是尹烈自身作为穿越者的眼界。

  同时。

  尹烈其实也不能百分百的下结论,尉缭子就一定传授韩信,点拨项羽了怎么怎么样。

  但诈一诈,肯定还是无妨的。

  尹烈也相信……

  像尉缭子这种人物,应该是不屑于胡乱扯谎的。

  毕竟以其国师的身份。

  在江湖游历之时,随手点拨了某人几句,即便对方是楚国项氏余孽,皇帝也不会为此就治罪于尉缭子。

  毕竟当下来看,这着实不算个事儿。

  自然尉缭子也就没有扯谎的必要。

  半晌后。

  “看来秦御丞确实是隐藏的颇深啊!”

  尉缭子多看了尹烈几眼。

  尔后他转而道:“老夫游历之时,兴之所至,便会顺手点拨有缘人几句。怎么?秦御丞莫非要因为此事,到陛下那里弹劾于老夫?”

  “我只是有些不明白,想要请国师大人解惑罢了。”

  尹烈试探着道:“为何前辈在大秦一统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在大秦一统之后,却又打算……亲手覆灭大秦?”

  尉缭子:“……”

  兵仙韩信,霸王项羽。

  这两人只要一个尚存于世,对于大秦就永远都是个威胁。

  只要始皇薨世……

  帝国立马就要准备迎接中原的反扑和冲击!

  如此一来!

  尉缭子帮助韩信和项羽的目的……就只有一个答案。

  那就是尉缭子似乎并不想见证大秦之盛世!

  但这又有些解释不通。

  因为原本挂印退隐的尉缭子,又再度回到了咸阳,重新担任了帝国国师。

  综上。

  这才让尹烈产生了诸多疑惑。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尉缭子解答。

  对此……

  “年轻人,等以后时间到了,你自然就会明白的。”

  尉缭子笑而不答,转身便要结束今日之话题离去。

  奈何。

  尹烈却仍旧想要刨根问底。

  他真的是太好奇了。

  突然!

  尹烈想到了一个可以解释通的理论。

  “前辈,我明白你的所作所为之志向了!”

  尹烈望着尉缭子的背影,沉声道:“在你看来,想要结束春秋战国的五百年乱世,非极致的霸道不可为之!”

  “故,你选择了入驻关中,辅佐大秦东出一统。”

  “问题在于秦国能够以霸道一统天下,却无法用霸道长久的治理天下……你判断秦国必会盛极骤灭。”

  “好在九州一统的概念,皇帝毕竟还是埋于了九州万民的内心之中!”

  “遂,你又开始了进一步的布局,也就是回到中原,布局王道重新崛起……”

  ……

  尹烈上述的所有话语,用的都是传音的方式。

  同时。

  尹烈对于尉缭子的分析……

  都是源于历史原本的发展轨迹,进行的推衍判断。

  尹烈是比较相信……

  华夏的国祚一统概念之奠基,背后是有绝顶高人进行布局的。

  诚然始皇功绩盖世。

  但尹烈必须要说……

  嬴政在奠定华夏一统概念中,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完成了第一步。

  也就是以【秦政法】搭出了一个一统之架构。

  外加一统文字、货币、车辙,度量衡等等。

  毫无疑问。

  这个【一】是由霸道强行完成的。

  结果就是霸道遭受反噬,盛极而衰。

  王道重新归来崛起……

  嬴政是霸道。

  项羽亦是霸道。

  刘邦本质上则是走的王道路线……

  综上。

  便可看出。

  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

  需要极致的霸道强行推平天下,进而强行开创出一统的概念和框架。

  但霸道毕竟难以长久。

  所以。

  霸道在完成了九州一统的第一步以后,其本身的历史使命便已经结束了。

  后续就需要王道……

  不断完善华夏之大一统。

  从刘邦杀白马盟誓,外加干掉了所有的外姓诸侯王。

  再到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汉武帝……

  连着大汉的五代明君。

  再加上卫青、霍去病的横空出世,外战横扫无敌!

  这才让华夏由霸转王,直至成为了大一统帝制集权的完全体王朝!

  至此。

  尹烈开始给出定论,他道:“前辈,在你看来,极致霸道的秦国,已然时刻处在了即将崩溃的边缘。”

  “始皇终究是人,无以长生,遂当始皇薨世的那一刻,大秦帝国必将瞬间崩塌。”

  “届时!中原群雄并起,举世伐秦,王道必将会在霸道的废墟之上重生……并将重新延续未尽之一统!”

  “因此,你点拨的那位兵家青年,还有那个项氏余孽,其实都并非是兴之所至,而是早有谋划!”

  ……

  尹烈抬步近前,直到他与尉缭子重新肩并肩。

  尹烈判断……

  尉缭子之所以在点拨兵仙韩信之余,还帮了一把霸王项羽。

  原因很简单。

  像秦国这种极致的军国主义,如果想要彻底消灭殆尽。

  那就只有一个方式。

  以毒攻毒!

  即:用楚国项氏余孽的仇恨与霸道,将失去了始皇的秦国,彻底化为废墟。

  再用兵仙韩信在霸道的废墟之上,重新扶持起一个王道帝国……

  或许有人会说了。

  尹烈之前不是已经抓了刘邦嘛?

  事实上。

  尹烈觉得尉缭子此番挂印云游,除了点拨兵仙韩信,估计已经重新找好了新的【王道旗帜】!

  “前辈……”

  尹烈微微侧首,不再传音道:“你的谋划,与我的所图冲突甚大!”

  “你想在霸秦的废墟上重造一个王道帝国。”

  “而我要的却是把秦国由霸转王……即便因此会血流成河,我也会一往无前,不惜一切代价!”

  ……

  说完。

  尹烈抬步超过了尉缭子的身形,径直离去,只留下了一个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背影。

  尉缭子:“……”

  尉缭子面色已经平静,但他的心中……却早已因为尹烈之言,掀起了惊涛骇浪!

  因为尹烈竟然把他的所思所想,全都彻底勘破殆尽了!

  对于这样惊世骇俗的年轻人……

  尉缭子也莫名的生出了一个感觉,那就是大秦后继有人!

  似乎秦国还能够抢救一下……

  ……

  请收藏本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第132章 在霸秦的废墟之上,重铸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