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A -A

  元珩扬唇看他:“你希望我早日封王?”

  玉黎点点头:“权力好比杀人之剑,咱们可以握在手里,但不让它出鞘杀人,只用来防身。这叫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以免自己成他人鱼肉。”

  元珩笑了笑,凤眸光华流转:“好,你若是想要,我便取来给你。”

  ……

  隔了两天,章武帝果然又将七个皇子都召集了起来。

  这七个皇子中年纪最小的元珩也已经十六岁,都是可以接触政事、开始议政了。

  只见章武帝的启徽殿中,七位皇子以雁阵分别坐在两旁,衣衫颜色式样不尽相同,但都各自反应出各自的性格气度:

  太子阴柔深沉,明黄色的太子蟒袍加身,不仅没有衬托出他的阳刚之气,反而愈发令他阴柔内敛,像是蛰伏深潭中的一条危险狠毒的蛟龙一般。三皇子静王元珉俊毅英气,但野心勃勃,一身玄色的圆领蟒袍,令他威势沉沉,甚是令人忌惮。五皇子康王元琦穿了一身暗绿色的回字纹锦衣,糅合艳丽贵气的五官上带着傲气,一直拿眼角斜睨对面的元瑛。元瑛坐在元珉下首,元琦的对面,身着一身黛蓝色的云气纹对襟褂子,他本就成熟俊美,这一身愈发显得他温润稳重,君子如玉。八皇子元瑞坐在他的下首,穿着一身鸦青色色的窄袖锦衣,乌发悉数束起,若不是他身上的贵气,倒像是个将军。七皇子元玿坐在他对面,与他的为人一样,衣衫和颜色俱是普通的褐色锦衣,十分低调。坐在元瑞下首、元玿斜对面的,便是九皇子元珩了。他穿着一身殷红的斜襟蟒袍,这暗红色与他的与世无争甚是匹配。

  “今日把你们都叫来,是有件非常重要的事要问一问你们的意见。”章武帝坐在上首,见七个儿子都不说话,又道,“你们大约也知道,梁州一事非常紧急,迫在眉睫,朕有心想派一个信得过的重臣前去赈灾、调查,但朝中文武官员派系纷争,今日早朝争了许久也没有结果。”

  看了看七个儿子的面上表情各异,他又道:“今日有大臣提议,既然无法定夺人选,不如就由一位皇子代替朕前去。朕思前想后,也觉得此法甚妥。一来你们每个人朕都是信得过的,二来此次案子也可以考验你们办事能力。此去,若是做得好,朕定然有嘉奖。你们之中,谁有意向,愿意担此重任?”

  皇子们面面相觑,还是宁王元瑛先开口,他看向太子,微微笑着道:

  “父皇,二哥身为太子,又是我们这些弟弟们的兄长,理应当仁不让。更何况二哥向来能力出众,想来必定不会辜负父皇之期望。”

  章武帝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归于平静,问道:“那依老六你的意思,是推荐元琛去?”

  闻言,太子死死地望着元瑛。

  元瑛正色道:“父皇圣明,不过儿臣不仅想推荐二哥去,还想和二哥一道去,可以为二哥分忧,并向他学习,见贤思齐。”

  此言一出,大为众人所不料,众人都是一副意外的模样。

  太子元琛先是略一怔忡,随即微微敛起了漂亮上扬的丹凤眼,眉眼间俱是不屑……他知道,元瑛怕自己推荐他去,因此先下手为强,又为了不给父皇留下不怀好意的印象,又毛遂自荐,提出和他一起去,如此,自己若是再提让元瑛去,便不合适了。

  但若真要他和元瑛一起去,他却是万万不肯的,他一直视静王和宁王和眼中钉肉中刺,要是得和他一道去梁州,还不如叫他去死。因此,立刻转头看了右手边的康王一眼。

  康王元琦见自己的太子哥哥一脸吃了苍蝇的恶心模样,连忙对章武帝开口道:“父皇,太子哥哥是国之储君,要他冒险前去并不合适,否则还令百姓讥笑我们几个弟弟无能,什么都要太子哥哥出头。”说着,瞥了宁王一眼,道,“六弟才能出众,方才之话不过是自谦罢了。依儿臣所见,六弟去是再合适不过了,更何况,户部尚书谢寻谢大人乃是六弟嫡亲的舅舅,若由他二人一同前去,岂不美哉?”

  一直作壁上观的静王听了,立刻附和道:“五弟说得是,六弟才能出众我们有目共睹,他成熟稳重,办事向来牢靠,由他去救恤百姓、查明贪墨,是最合适不过了。”

  两人一唱一和,倒是让宁王没有再推却的余地了。

  太子见状,立刻对着章武帝恭敬地笑着道:“父皇,既然弟弟们都觉得六弟去最好,不如就让六弟和谢大人一同去吧。”说着,不等章武帝回答,便对宁王道,“六弟,此次既是你展示才华能力之机,也是锻炼你的时候,你少年封王,还不曾有所建树,此时正是让那些质疑你的人无话可说之时,对吧?”

  太子此话说着,软硬兼施,恩威并重,说得极是巧妙。

  章武帝看向宁王,心中也甚是认同此观点,元瑛凤王已有一年多时间,但是还并未有什么大的建树,底下也有大臣质疑的,此次正好可以让他去锻炼一番,让这个封号实至名归……章武帝如此想着,正要开口说什么,就见坐在最下首的元珩站了起来,他“啊啊”的说了几句,随即向章武帝比划了一下。

  太子和康王等人甚是轻蔑地看着他,心想,你一个哑巴,凑什么热闹!

  元瑛却是仔细看着他,待明白过来,有些诧异地问道:“九弟,你的意思是说,你想去?”

  元珩点了点头。

  “我反对!”康王先站了起来,面上带着激动和些许不屑,“父皇,九弟他说话不方便,怎样布置事务?怎样安抚百姓?派一个哑巴前去,难不成让天底下之人笑话我皇室无人么!”

  元珩凤目隐忍似的看了康王一眼,随即转身出去了。

  章武帝还以为他被元琦说得伤了心,谁料到他很快就进来了,身后还跟着他的贴身侍卫水龙吟。

  然后便见元珩用唇语对水龙吟说了什么,水龙吟点了点头,对章武帝及各位皇子道:“陛下,各位殿下,九皇子殿下说,他虽然不能说话,但有属下替他发声,列位皇子在京都都有各自职务,只有他觉得一直闲散,故而想为陛下尽些微末之力。”

  章武帝方才就看见了他隐忍的表情,知道他虽不能讲话,但自尊心甚强,绝不会任由别人看不起自己,更不必说因为不能说话而做个废人。

  因此,不等太子等人说什么,他便开口道:“既然你主动请缨,父皇便准许你前去,不过到时候父皇会再加派人手与你一道前往,你不许拒绝。”

  元珩喜上眉梢,对着皇帝躬身行了一礼。

  太子没能将宁王排挤出去,又觉得章武帝实在太过偏爱元珩,虽然元珩是个哑巴,但也令他十分不爽,因此恨恨地睨了元珩一眼,心中谋划着,得想个办法将他除去。

  宁王元瑛心知元珩是为了自己,才主动请缨的,不由得心中感激,只是此时不是说话之时,便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元珩对元瑛微微笑了笑,样子甚是乖巧真诚。

  ……他可算是完成皇子妃给他的任务了,只是他心中也有纠结之处……他若要去梁州,要不要把黎儿也带上呢?

  若是不带,他们新婚燕尔,他实在放不下他。若是带上,此去定然凶险,更何况是去赈灾,条件必然艰苦,他也舍不得他吃苦……

  到底该如何呢?

  第109章“二十四孝”好夫君

  回到自己的泰玺宫中,元珩发现玉黎并不在,询问内侍,内侍说他出宫去了,大约是去青桐书院找祁六一了。

  元珩便有些兴味索然,埋头进了内殿,正想歇息一下,就看见他书桌的案上放着一本《梦溪笔谈》,里面露出一截大红色的流苏穗子来,他打开一看,便见那是一张书笺子,用来做标记的。而玉黎正的那一页,便是记载了《范文正荒政》一事。

  他正看得入神,便听门口有动静,他抬头一看,便见玉黎身披斗篷正往内殿里进来,见他回来了,便道:

  “我这几日写了一篇关于赈济救灾的文章,恰巧陆先生有空,就拿去给他看了。”一边让碧笙服侍自己将斗篷取下,一边道,“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今日父皇可是找你们商议去梁州赈灾一事?”

  元珩点了点头,又朝他比划了一下,玉黎便知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那便好。”玉黎说着,回头挥退了碧笙,又看了看窗外,见无闲杂人,这才问道,“太子和静王是不是推荐宁王前去了?”

  元珩见他走到自己身边来,便拦腰一把拉住他,让他坐到自己腿上来,低声道:“是了,他们兄弟俩一唱一和,甚是同心呢。不过被我搅黄了,如今心中大约正恨我。”

  玉黎微微蹙了眉,眸中含着忧色,道:“我们若是去,一路上得小心一些,谨防他们作妖。”

  元珩闻言,挑眉问道:“我们?”

  “对呀,我们。”玉黎微微笑起来,看向元珩,眼神非常笃定,“你我新婚燕尔,你难不成还想甩掉我自己一个人去?”

  又说:“难不成想着去路途猎艳?”

  元珩抱着他的手越紧,嬉笑道:“世界上哪有比黎儿艳的人?我就是想猎,也是猎黎儿这小妖精。”说着说着,面上正色起来,道,“只是路上凶险,再加条件艰苦,我舍不得你吃这个苦,我宁可你待在宫里等我回来……”

  玉黎见他一双丹凤眼灼灼地望着自己,目中没有半分作假,深情地模样都不自觉让人脸上发烫。他道:“你忘了?我未回玉府之前,都是和欲雪住在光明寺的,那里的条件又能好多少?再说了,咱们一起去,无论什么艰难险阻,总归是在一起……若是你一个人去,我也放心不下。”

  元珩眨了眨丹凤眼,不无得意:“我就知道黎儿心中有我。”

  方才他看见《梦溪笔谈》,便知玉黎已经在想赈灾的法子了,知道他定然是要和自己一同前去的。

  “现在你我是夫妻,我心中无你,还能有谁?”玉黎点了点他饱满的额头,“哼,得了便宜还卖乖。”

  元珩伸手捉住他的手,放在红润的唇边亲了一口,又问道:“那今日你去给陆先生看文章,陆先生有说什么吗?”

  玉黎笑了笑:“陆先生说,‘你这文章太过实用了,不如直接送与户部的谢寻看吧!’”

  元珩亦跟着笑起来,说道:“我家黎儿做什么都像模像样的,单做个皇子妃是屈才了。”

  玉黎故意反问他:“那我做皇子妃屈才,做什么才不屈才?”

  元珩见他近在咫尺的小脸笑意盈盈,俏皮可爱,忍不住一手按住他的后脑勺,几乎是口对口地笑说道:“做王妃就不屈才了。”

  说完,就吻到一处去了。

  ……

  元珩禀告给章武帝之后,就准备和玉黎一起启程前往梁州了。

  不过他们带着赈灾的钱粮,目标甚是明显,因此章武帝还特意让他们带了一支四百人的军队,另外随行的,还有户部尚书谢寻和御史令霍臣,其子霍璋领着那四百人军队,也算是当了一回小小的将军。

  元珩与玉黎也没耽搁,赶在八月十五这一日清晨便出发了,梁州离京都甚远,但他们须在半月之内赶到,丝毫不得拖延。因此只得昼夜兼程得往西南方赶路。

  其他人俱是骑马,只有玉黎是坐马车,但他也没好到哪里去,马车非常颠簸,第一天赶路他坐了一天的马车,被颠得整个人都晕头转向的,等到了晚上住驿站坐在床上,他都感觉自己好像还在晃动。

  元珩让人取来热水,准备亲自给他洗脚,但见他一脸茫然,双眼似乎还晕着,顿时被他这种迷糊的模样迷住了……玉黎平常甚少有这种迷糊娇憨的模样,就像一只刚刚睡醒的小猫,双眼朦胧,一脸茫然无害,实在是可爱得紧。

  因此,脚也不洗,坐到他边上就抱住他亲。等他吃了许多豆腐,玉黎才有些回神似的,清醒过来:

  “嗯?你做什么呢?”

  元珩嘿嘿一笑,起身蹲在他边上:“伺候你濯足。”说着,替他脱去鞋袜,将他的那瓷白纤瘦的双足放入木盆中,温柔地揉搓,“坐了一天的马车,乏了吧?我给你捏捏脚。”

  玉黎坐在床上看他,面上有些讶异,须臾又看向他给自己揉捏的手,忍不住红了眼眶。其实元珩大可不必如此,虽然贴身伺候他的碧笙没跟来,但是侍卫下人多得是,他堂堂九皇子,太后皇帝心尖上的人,怎么能替他做这等事……

  而且他俊美的脸上一脸认真,丹凤眼中还流露出几分欢欣和温柔,好像做这件事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一样……

  “明天你偶尔出来,坐我马上一起走一段,不会闷也不会颠簸得慌了,只是不能多骑,你大腿那里的皮肉细嫩,稍微磨蹭一下就要发红,上回你着急去救祁公他们,骑了那么一会儿马,大腿间就蹭破了皮……”元珩说着说着,抬起头来去看他,却见他正笑着掉眼泪,立刻愣了,“怎么了?”

  玉黎忙拭去泪水,道:“没什么。”又笑起来,打趣他道,“人说侍奉父母要‘二十四孝’,难不成你对待妻子,也要‘二十四孝’么?”

  元珩闻言,居然还很认真地想了想,随即一本正经地说道:“对妻子‘二十四孝’可简单多了,你瞧,只要你一哭,我就心里难受,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你喜欢的你想要的东西都送给你。你一笑,我就心里欢喜,也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珍宝都捧到你手心里,给你擦身洗脚,我都觉得是我在占你便宜,可对待父母……你让我去给我父皇洗脚试试?”

  玉黎“噗嗤”一声,破涕为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琢玉 分卷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