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回京了

+A -A

  朱允炆本以为还得等些时日,才能够启程回京的。

  没想到,还没几天呢。

  虎威营便收拾行囊,准备拔营了。

  正和黄子澄还有齐泰疑虑着,便有军卒站在了门口。

  “殿下有令,即刻回京,二皇孙收拾一下吧。”

  “为何这么突然?”

  虎威营是朱允熥的,管好朱允炆的吃喝拉撒睡就算不错了,可没理由还为他答疑解惑。

  “二皇孙收拾吧,一炷香后启程。”

  军卒话不多说,扭头就走。

  至于帮忙收拾,想都别想。

  “二位先生看呢?”

  没从军卒口中得到答桉,只能求助黄子澄和齐泰了。

  “肯定是朝廷急召,不然不能如此着急。”

  “对,不是京中有事,就是定远有变。”

  两人一番分析,给出了答桉。

  至于究竟是啥事,只能具体打听了。

  没用多久,那军卒重新出现。

  “拔营了,走吧,二皇孙。”

  军卒招呼,三人起身离开。

  过来的时候,是为速战速决,解决盐匪的。

  因而,并没带啥随身之物。

  被俘虏后,能保命就不错了,哪会有东西置办。

  到后来,虎威营打来,他们也仅限温饱。

  除了有床新被子,添了些洗漱之物,再没啥东西了。

  所以,人走就行了,根本没啥可带的。

  从盐匪老巢出来,没走多远,便碰上了朱允熥一行。

  两方会师后,浩浩荡荡往京中而去。

  见到罗毅,朱允炆直奔过去。

  罗毅是老朱的人,见了罗毅,也算是变相在朱允炆一事上交了差。

  朱允炆被虎威营看着,早就憋屈的不行了。

  哪怕搭上罗毅,总也能强上不少。

  “罗侍卫亲自到定远,是所谓何事啊?”

  朱允炆微微一笑,神态亲切。

  罗毅行伍出身,对朱允炆徒有其表的亲切,自然不会轻易买账。

  “传旨。”

  朱允炆身份摆着,不能不搭理。

  简简单单两个字,算是做了回答。

  “给允熥传旨?”

  “是。”

  太想知道旨意的内容,哪怕明知罗毅言简意赅,是不想搭理,也仍打破砂锅,往底追问。

  “是为何事?”

  迫于朱允炆身份,不能不搭理。

  但不是所有问题,都需仔细相告的。

  “旨意是给三皇孙的,二皇孙不该找臣打听。”

  找朱允熥打听,也得朱允熥愿意说。

  当然,若是好事,朱允熥或许会说。

  可对于朱允熥的好事,朱允炆还不愿听了呢。

  问不出来,只能不问。

  一路上,睡一睡,躺一躺,很快便回了京。

  才刚一下船,便直接去了乾清宫。

  不管咋说,毕竟是奉老朱旨意出去的。

  回了京,有必要第一时间,先和老朱复命。

  见到老朱,朱允炆双膝一软,率先拜下。

  “孙儿没能剿灭盐匪,还反被俘虏,给皇爷爷丢脸了,请皇爷爷责罚。”

  一口气说完,跟背书差不多。

  紧随其后,黄子澄,齐泰双双拜地。

  “臣没能尽好协助之责,请陛下治罪。”

  主动认错,本想博得好感,挽回形象。

  奈何,老朱压根不买账。

  “杀了你们又有啥用,能换回咱将士吗?”

  “一千人,伤亡超八成,光是战死就有五成。”

  “咱这辈子大小打过战役数千场,就从来没这么憋屈过。”

  “以多败少也就罢了,竟还是败在成不了啥气候的盐匪贩子的手里。”

  “丢人不丢人?”

  老朱恶龙咆孝,黄齐埋头认罪。

  “臣等罪该万死!”

  朱允炆伏倒在地,抖如筛糠,话都没敢说。

  “此事往后再议,你们先回吧。”

  一直沉默的朱标,起身站起,挥挥手打发走了三人。

  三人悄悄抬头,瞥了一眼老朱。

  老朱脸色黑的厉害,但却并没阻止的意思。

  这才纷纷站起,一熘烟逃离。

  老朱气场太强大,站在老朱跟前,压力太大了。

  朱允炆三人离开,朱允熥这才开口。

  “老二全须全影带回来了,我先回去了。”话不多说,朱允熥起身就走。

  否定他的成果,把他的战果给了别人。

  这事儿搁谁身上,谁都接受不了。

  “站住,咱让你走了吗?”

  老朱吹胡子瞪眼睛,喊住了朱允熥。

  朱允熥驻足转身,微微一笑。

  “皇爷爷,还有啥吩咐?”

  笑容敷衍,傻子都能看出。

  “你就没啥要和咱说的?”

  老朱不苟言笑,沉声出言。

  “定远的事情,沉吉秀应全盘告诉皇爷爷了。”

  “至于其他的,还有啥可说的?”

  “功大过,还是过大功,不全凭皇爷爷一句话。”

  “反正再有下一次,孙儿还会这样做的。”

  “皇爷爷是打还是罚,孙儿当孙臣的,不敢有任何怨言。”

  说是不敢有怨言,怨气明明很重嘛。

  朱允熥气鼓鼓的,老朱脸色倒松展了。

  “过来,让咱瞧瞧。”

  老朱招招手,想亲近一下朱允熥。

  哪成想,朱允熥竟不给面子。

  “孙儿累了,孙儿告退。”

  朱允熥俯身拜别,求老朱放行。

  现在的朱允熥憋着一肚子气,老朱倒有些幸灾乐祸。

  旁边的朱标瞅着这祖孙两,只剩下无奈了。

  “既如此,爹,那就让允熥回去吧。”

  老朱有别的意思在,朱标也只能劝,并不能像往常那样,直接定夺。

  “走走走。”

  又瞅了气鼓鼓的朱允熥片刻,老朱这才挥手放行。

  一直到朱允熥离开,老朱的笑容,才肆无忌惮挂在了脸上。

  “这小子,脾气还挺大。”

  “不过,狼心狗肺的也厉害,把咱一片苦心全当驴肝肺了。”

  老朱都不生气,朱标自无需多劝。

  附和着老朱,微微笑着。

  “连儿臣都不理了,这气短时间怕是消不下去了。”

  老朱手撑在桌上,冷哼一声。

  “这狗脾气,不知随了谁?”

  随谁不随谁的,那不显而易见。

  老朱轻咳一声,随之出言。

  “先不说那小子,你家老二你打算咋处理?”

  在这事儿上,朱允炆过错可不小。

  那么多军卒,折损在他手里。

  总归有所章程,不然的话,也没法对死在定远的军卒交代。

  “这个事情,儿臣也有错。”

  “儿臣高估了他,也高估了黄齐二人。”

  “本以为,有黄齐二人相辅,哪怕不是完胜,至少解决这伙盐匪并不算难。”

  “哪成想,竟会是这么个结果。”

  “如此看来,文人领兵,确实不可取。”

  不管咋说,那都是自己的儿子。

  若非迫不得已,哪个父亲,愿意轻易放弃自己儿子。

  朱标把心中所想,与老朱交流了一遍。

  对朱标的想法,老朱多会支持。

  在子弟的教育问题上,老朱更不会过多插手。

  “你这一番苦心,希望能奏了效。”

  “行了,你想好了,那就办去吧。”

  当天晚上,临下值,朝廷便下了旨意。

  “黄齐二人辅左不利,罚俸半年,各降两级。”

  “朱允炆指挥失误,解除护卫武装,端起之内不得再设。”

  “朱允熥处置不当,功过相抵,不做处罚。”

  随着旨意的下达,几家欢喜,几家愁。

  黄齐二人,朱允炆是高兴的。

  自被俘之后,他们就不敢想后果。

  按老朱那脾气,仗打成这样,少不了要掉脑袋。

  现在,死罪脱免。

  还只不过是,罚俸和降级。

  这较之于他们的心理预期,可要强上太多了。

  至于,朱允炆那更高兴了。

  训练了一千人的护卫,都被他给败光。

  要是马上重新配备,那才说不过去。

  虽说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全都白白浪费。

  但,相较于他的过错,真不算个啥。

  现在又不到最后,留给他的机会,可还多的很。

  没必要因一时得失,就此灰心丧气的。

  当然,这话是黄齐说的。

  他二人自选择了朱允炆开始,那便只能和朱允炆一条道走到黑了。

  请收藏本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123章 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