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不听老人言

+A -A

  另一边,朱允炆跟着赵勉转了一天。

  不管赵勉是处理公务,还是会见僚属,朱允炆一直都紧随其后。

  有看不懂听不明白的,时不时还会问上几句。

  只是,毕竟赵勉能空出的时间有限。

  一直到下值之时,朱允炆还有几个要问的问题没来得及没问。

  朱允炆随之出言,提出去赵勉家里坐坐。

  先不说朱允炆身份摆在那儿,就是一般人提出要来家里做客,那都不能说拒绝就拒绝。

  赵勉应允后,和朱允炆结伴回家。

  自从在户部历练,朱允炆便多次去赵勉家中拜访。

  早就轻车熟路,熟门熟院了。

  赵勉家中,妻子刘氏已备好了饭。

  三碟素菜,外加一碗米饭。

  见到朱允炆随同赵勉回来,直呼饭菜太寒酸。

  非坚持着,要再做几道。

  最后还是朱允炆,强硬拦了下来。

  “赵夫人,你若如此,那我下次就不来了。”

  “赵尚书下值,我还来打扰,已够不好意思。”

  “要是为了我再另设饭菜,那我更不好意思了。”

  朱允炆一般来拜访的时候,多少都会带着礼品。

  这些东西,足能抵过这一顿饭。

  也是为了显亲近,因而凡碰上赵勉一家吃饭,朱允炆多会一块入座。

  时间紧迫,一边吃饭,一边还能再问几个问题。

  “二太孙太客气,那妾身就失礼了。”

  “饭菜都备好了,那就落座吧。”

  刘氏父亲刘三吾,是翰林学士。

  书香门第出身,举手投足间,尽显端庄得体。

  椅子拉开,又摆好碗快。

  之后,招呼来家丁伺候。

  她则准备退出餐堂,把空间让给朱允炆和赵勉。

  有朱允炆在,刘氏上桌也不合适。

  “赵夫人,这菜挺多的,你扒拉一些走。”

  刘氏温婉一笑,回道:“妾身厨房预留了些出来,二皇孙慢慢吃,妾身先走了。”

  从餐堂出来,刘氏并没去吃饭。

  转头回了自个儿房间,招呼来了贴身婢女。

  “做的那几套蜀锦衣服,都取回了吗?”

  婢女弯腰拱手,做了回应。

  “取回了,奴婢找了生人,分几次去取的。”

  刘氏往梳妆台前一坐,拿着胭脂开始打扮。

  “全都拿来吧,把老爷的那套也拿来。”

  “再通知后厨,按菜单把席备上。”

  “宫里落锁之前,二皇孙总要回去。”

  吩咐下达,婢女行动。

  前面餐桌上,朱允炆一咀一嚼,尽显优雅得体。

  左一快右一勺,一边问,一边吃。

  自坐下后,除了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没停止过。

  相较于朱允炆,赵勉就不同了。

  他要回应朱允炆问题,说的话是比朱允炆多。

  但即便是朱允炆提问间隙,赵勉都没咋动快。

  “赵尚书,吃啊!”

  朱允炆自己吃的香,又冲赵勉催促了几句。

  “大概是受凉了,臣胃有些不太舒服。”

  “没啥胃口,殿下吃。”

  听赵勉这么说,朱允炆放下碗快。

  “要不找太医,过来瞧瞧?”

  “我去找皇爷爷,请卢院正过来。”

  以赵勉的身份,若真需要太医。

  不管是求老朱恩智旨,还是直接去太医院,寻个太医帮忙,基本都没啥大问题。

  由朱允炆转述,岂不多此一举。

  “老毛病了,缓缓就好了。”

  “没啥能治的方子,不用麻烦卢院正。”

  既都这么说了,朱允炆就没再坚持。

  吃完了饭,又请教了几个问题。

  之后,又叮嘱赵勉,要实在不舒服,或告假,或请太医后,别自个儿扛着,便直接离开了赵家。

  大门合上,刘氏一身蜀锦衣袍,迈着婀娜多姿的步子,从后搂在了赵勉脖子上。

  “老爷,妾身这衣服如何?”

  赵勉脸上堆着笑,一把把刘氏搂在了怀里。

  “衣服好,人也好。”

  刘氏坐在赵勉腿上,凑在赵勉跟前。

  “老爷就会捡好听的,诓骗臣妾玩。”“妾身给老爷也备了,老爷一会儿去试试。”

  “老爷没吃吧,妾身吩咐后厨备席面了。”

  “好在听老爷的,额外备了些。”

  “不然的话,二皇孙过来,都没法弄了。”

  说话的功夫,刘氏从赵勉怀里站起。

  “老爷等着,妾身去拿。”

  没有多久,赵勉和刘氏均一身上等蜀锦,重新坐在了餐桌上。

  能坐十几人的桌子,满满当当摆满了美味佳肴。

  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刘氏拿着陈年佳酿,倒了两杯出来。

  “老爷,喝酒。”

  夫妻两人,杯碰杯。

  之后,这才一饮而尽。

  旁边伺候的婢女,至少达十几个。

  要吃哪道,只需抬抬手,便婢女夹到碗碟。

  其骄奢程度,远非老朱所能比。

  老朱坐拥天下,富有四海,这辈子都没这么享受过。

  “老爷,乔永合一死,两淮那儿的盐务也就断了。”

  赵勉一口干掉杯里的酒,把杯子放到婢女跟前。

  “断了的好,乔永合要不死,招供出啥谁能知道。”

  “乔永合开不了口,贪墨就只是他一人。”

  刘氏和赵勉碰了碰杯,一脸的开心。

  “如此来看的话,还要感谢三皇孙。”

  夫妻两个推杯换盏,酣畅畅快。

  朱允炆从赵家出来,便直接回了宫。

  哪里会想到,赵勉夫妻当着他的面不动快,只是为等着这一桌美味佳肴。

  走到东宫门口,正赶上朱允熥出门。

  朱允熥不吃朱允炆的伪装,私下没人的时候,朱允炆也就卸下了伪装。

  看到朱允熥闷头进门,早没了之前的热切。

  朱允炆不搭理他,朱允熥倒主动开口了。

  “老二,你等等。”

  听到招呼,朱允炆这才扭头。

  “有事?”

  朱允炆板着脸,冷冰冰问。

  “没啥大事,就是想提醒你一句。”

  “人还是得有些识人之明,多长个心眼没啥坏处,一些人看着良善,实则私下比谁都毒。”

  “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朱允熥含湖其辞,大致说了些。

  虽说的不清不楚,朱允炆倒反应了过来。

  “你说的是赵尚书吧?”

  “我在户部历练有几天时间了,和赵尚书朝夕相处,赵尚书是何许人,我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赵尚书被皇爷爷破格提拔,深受皇爷爷器重,你把赵尚书说的一无是处,言下之意是说皇爷爷识人不明?”

  “还是说,我在户部历练,跟着赵尚书学本事,你嫉妒了?”

  人说黄齐方,是建文三傻。

  但,最大的傻子,又何尝不是朱允炆。

  只要稍微清明些,就不会说出这话来。

  “行行行,你厉害。”

  “你爱咋想咋想,我不说了。”

  抬起手挥了挥,朱允熥扭头就走。

  乾清宫中,罗毅正与老朱父子,汇报着富明实业挂牌时的盛况。

  本身参加的人是没多少,但那新奇的玻璃窗户一出,可是立马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

  随着这些人的口耳相传,富明实业的名字,也在短短一天时间之内,传于了京中的大街小巷。

  有的人为一睹那玻璃窗户,竟还亲往富明实业参观。

  更有的人,为了能进到里面,还下了订单。

  凡是被吸引过来的,势必是感兴趣的。

  下个订单,也不算亏。

  “那小子就安分不下来,一弄就是大动静。”

  “蓝玉那些人,都去了?”

  老朱顿了顿,这才询问。

  “去了,都带了礼。”

  “挂牌结束,凉国公等人走了后,三皇孙便安排于实,一一送回礼了。”

  知道老朱想要知道的东西,不用老朱单独询问,罗毅便先行做了回答。

  “算那小子,知道分寸。”

  “没和那些人牵扯不清,搅和在一块。”

  “都这个时辰了,那小子回来了吧?”

  “赚了钱,腰杆硬了,都不说来看看咱。”

  话音才落,门外有声音响起。

  “皇爷,三皇孙求见。”

  请收藏本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129章 不听老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