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A -A

  而此刻引得人忧心未已的姜映梨过得却很是底座。

  被抓到这里不知名的地方后,景王除却第一天,后面没再出现过,就是于信也没怎么见过了。

  她被禁锢在这宽大的落里,虽然牢笼也着实豪华。

  青石铺就的小耳径蜿蜒于花木间,整齐的假山流水淙淙,清脆悦院。

  院中四季花木俱全,此时正值秋日,红枫璀璨,秋海棠引得蜂蝶起跹,甚是美丽。

  每日清晨,便有侍女送来温热的洗漱水,还有精致的早膳——各色糕点、精美小菜,甚至还有一碟鲜嫩的时蔬,色彩缤纷齐备。

  中午和晚上的膳食也如此丰盛,估计宫中的御膳也不遑多让。

  需要什么物品,只消向那些面无表情的守卫提一句,第二日便如约送来。

  姜映梨要过医书,次日便送来一摞珍贵的孤本;她想研习药理,不消半日,各色药材便摆满了案几;她随口翻转想看话本,转眼间,京都里最新最热的话本子便送到了她手里。

  日子久了,姜映梨竟也习惯了这种般的生活。

  每日在院中漫步,赏花鱼,读医书,调配丹药,好不自在。有时她站在小楼上远眺,只能看见群山跌宕,令人恍若住在仙山。

  若非心中始终惦记着沈隽意等人,院落外时时有人把守,她也明白自己不过是囚笼中的金丝雀,这简直是如神般的生活。

  午后,姜映梨坐在走廊下,手里捧着一本医书,神色有些恍惚。

  暖阳下的风拂过脸庞,她忍不住伸了个懒腰,放下书本,望着院内肆意灼烧的红枫出神。

  “景王到底想做什么?”她喃喃自语,目光注视着不远处如石像般的守卫身上。

  那些守卫类似雕塑,任凭她如何询问,都是闭口不言。

  他们只是在她提出物资需求时稍稍点头,其余的时候则像是不存在一般。

  景王调教得的确是很好。

  此时,恰逢姜映梨百无聊赖地在院中踱步时,忽闻脚步声响起,抬眼望去,只见于信大步走进院子,一身青衣,稚嫩的娃娃脸上,清冷如常。

  “于信!”姜映梨眼眸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你可算是来了!我都快憋出病来了!”

  于信似乎对她的热情有些意外,脚步略顿,但很快恢复了常态,淡淡道:“姑娘看上去气色很好,哪有半分病容?”

  姜映梨翻了个白眼,“身体没病,心里有病!这般圈着我,景王到底意欲何为?”

  于信在亭中石凳上坐下,示意她也坐。

  待姜映梨落座,他才慢条斯理地道:“你当真心实意入主子麾下,自能得到自由。”

  阳光透过树冠洒下,姜映梨叹了口气,眼底略过不耐烦,手指轻轻敲着石桌,发出清脆的响声。

  “强扭的瓜不甜,景王何必绑在我身上,天下多是好大夫。”

  于信抬眸看她,眼神如水般平静,却又蕴含着不容抗拒的坚定。

  “瓜甜不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

  这句话冷硬得如同一块顽石,重重地砸在姜映梨心上。

  她愣了片刻,眼中的光彩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嘲讽。

  “我明白了,景王他是没病,是脑子有病。”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迹清晰。

  于信的表情瞬间冰冷,周身似乎散发出一种寒意。他猛地站起身来,身躯挺拔如青松,眼神锐利如刀剑。

  “姜姑娘,慎言!”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不许污蔑唾骂殿下。”

  午后的阳光投在他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将他的面容一半的笼罩在阴影中,目光冰冷得令人恐惧。

  姜映梨没想到他这般忠心,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站起身来,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那让他自己来跟我说。你们把我关在这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就算是金丝笼子,也让人发疯的。”

  “你——”于信凝视着薄唇,目光在她脸上驻足片刻,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冷冷地望着她,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警告,“殿下自有安排,得空自会来见你。”

  “但你最好识趣些,殿下性情是好,可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

  闻言,姜映梨眯了眯眼,眸中闪过一抹精光,微微侧头,午后的阳光在她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掩饰住了她眼中的试探。

  “景王不在此处?”

  于信不语,修长的手指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精致的白色瓷瓶,瓷器表面约可见青色的暗纹,仿佛蛇鳞般闪烁着冷冽的水晶。

  他将瓷瓶轻轻推到姜映梨面前,“解药。”

  姜映梨微微扬眉,指尖轻轻触击瓷瓶,轻轻一触凉意从指尖扩散至心底。

  “解药?”她的声音中带着不加掩饰的异样,惊诧问道:“我身上到底是什么毒?为何我毫无感觉?”

  作为学习西医出身的她,对中医亦是有些了解的,但现代的体系里,并不包括各种奇毒,所以对此确实了解有限。

  但以她的医术,竟然完全探不到自己体内有何异常,这令她困惑不已。

  什么样的毒素能够潜伏在里面,却又不露痕迹?

  有时候她甚至怀疑,于信是否真的下了毒,抑或只是一场用来控制她的骗局手段罢了。

  于信站神色依然平静如水,语气不疾不徐:“你最好喝下去,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姜映梨虽然跟他接触的时间不多,也晓得他自有小心思,但却也的确没有说过谎言。

  这个认知让她的手指微微颤动。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拨开瓶塞,借助阳光向里望去,只见里面盛着一团翠的绿色液体瓶,如同初春的嫩叶,光线下泛着微妙的荧光。

  姜映梨忍不住又看了眼于信,对方面无表情,她想了想,最终将瓷瓶送到唇边,小心翼翼地啜了一口。

  入口的质感柔滑,如同最上等的酸奶,却又带着果冻般的弹性和弹性,绿色液体里却蕴含的玫瑰香气,入喉时,却又是汹涌的苦涩。

  姜映梨轻轻咂了咂嘴,“……味道很丰富。就是太苦了!”

  于信望着姜映梨皱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声音依然平静,却带着几分调侃:“大夫也怕苦?”

  “大夫也是人!”姜映梨轻哼一声,下巴微微扬起,“最讨厌那些认为大夫就习惯该苦味的人,我们研究药理是为了治病救人,又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味蕾。”

  于信没有跟她多加纠缠,只是淡淡地起身,转向朝门外走去。

  姜映梨见状,心头一紧,“等等!”

  她喊住于信,眼眸一转,扬声道,“我想通了,我要见景王。”

  于信的脚步微微一顿,背影挺拔如松,他回头淡淡道:“我会替你传达的。”

  姜映梨抿唇,继续追问:“那我什么时候能见到景王?”

  “主子有空,自会召见你。”

  说罢,于信跨过门槛,步履沉稳,很快消失在门口。

  门外侍卫如常矗立。

  姜映梨叹了口气,回到了石桌旁,重新坐下,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石面,眼前是那精致的白瓷瓶。

  她拿起瓷瓶,小心翼翼地倒出里面的残液,阳光下,那绿色的液体泛着奇异的玻璃,仿佛深潭中的水藻,神秘而诡异。

  “这质地倒是像极了急支糖浆呢!”她嘀咕自语。

  而此刻,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内,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景王难得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一袭月白色锦袍,静立于文武百官之列,面容沉静如水。

  然而朝堂之上的气氛却如同暴风雨前的平静,尖锐而沉重。

  朝堂上的龙椅,皇帝端坐着,面色平静地扫过下方跪着的何尚书及其同僚。

  何尚书一大早就纠集了几位朝中重臣,此刻正跪在殿中,声泪俱下地弹劾谢若微。

  他须发微白,却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激发着不甘与惊。

  “陛下,谢指挥使,他以查案为由,带走微臣的子侄,结果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何尚书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字字铿锵,句句泣血。

  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洒落进来,在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文武百官站在各自的位置上,或低头沉思,或窃窃私语,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等待事态的发展。

  “我那子侄子的姐姐,生得花容月貌,嫁为人妻,谢若微见猎心喜,就抢掠了……”

  何尚书的声音带着颤音,眼中似有泪光闪烁,“还有这些年,谢指挥使渡公务,没少寻私仇,打压同僚,欺辱百姓。”

  大殿内的气氛越发凝重,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劣迹斑斑,还请陛下降罪,还我们朝廷一个清明!”何尚书说到激动处,猛然叩首,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青石地板上,发出一声闷响。

  皇帝微微皱眉,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

  今日本是为了萧疏隐请功,他心里正琢磨着如何给这位功臣怎样的赏赐,安抚军心。

  没想到转眼间,朝堂就变成了弹劾谢若微的战场。

  在场的各位大臣们屏息凝神,目光不时地在皇帝、何尚书和站在一旁的谢若微之间游移。

  谢若微面无表情,眼神深邃如潭,看不出情绪变化。

  皇帝轻叹一声,眼神复杂的看向何尚书。

  虽说谢若微平日里确实嚣张跋扈了一些,但对于皇帝而言,这样的人反而好操控。

  他出身镇国公府,再加上他乖张的性格,皇帝每次驾驭他时,心中总有一种隐秘的成就感——看,连谢家的子弟也要在自己面前俯首帖耳。

  当然,平日里谢若微闯祸,皇帝也一直愿意给他兜底。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爱卿,这或许有些误会……”皇帝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质疑的威严。

  何尚书似乎料到了皇帝的反应,猛地打断道:“陛下,我的子侄就可当证人!谢若微就是想欺凌我那侄女……”

  他的声音激动得几乎变了调,脸部的表情就像一块被扭曲的布,皱纹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今天何尚书是抱定了主意,无论如何都要从谢若微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老臣知道陛下信任谢若微,但此人狼子野心,手段酷烈,实不是良人。”何尚书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激烈,“这些年他借助陛下的宠爱等,可没少行那鱼肉百姓之事。”

  大殿内的气氛越发凝重,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文武百官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帝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

  “陛下啊,还请您为老臣做主啊!”何尚书再次重叩首,声音中带着几分哀求,也带着几分绝绝。

  站在一旁的景王微微抬头,眉眼轻轻一动。

  这一切与他无关,却又叫他见了这场好戏,心中开怀。

  “这……”皇帝的目光忍不住落到旁边吊儿郎当的谢若微身上,有些无奈道:“谢指挥,你有何话说?”

  谢若微也是颇为无语,他指尖摩挲着掌心,抬头看向何尚书,懒懒散散地问道:“何尚书,你哪个侄女?叫何玲瑶那个?她不是没成亲么?再说,就她那点姿色,那大饼脸跟你有的一拼,便是送到我跟前来暖床,怕是连我的暖床丫头都比不得。”

  “你也未免太污蔑我的品味了。”

  “你——”何尚书被他气得嘴角抽搐,“当然不是阿瑶!”

  何玲瑶是他弟弟的女儿,现在到了京中,他也是好生将养的,怎么能让谢若微去污蔑。

  “那你又从哪里认了个侄女?”谢若微偏了偏头。

  “姜映梨,这名字你可听过?”何尚书咬牙道,“她乃是我侄儿的姐姐。”

  姜映梨?

  这个名字一落,萧疏隐和景王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落到了何尚书身上。

  景王是没想到,姜映梨竟然这般能惹祸,人在他手里,居然还能在朝堂上听到她的名字。

  还有,她何时跟谢若微和何尚书扯上关系的?

  她不是成亲了么?

  至于萧疏隐,他挑了挑眉,视线在何尚书身上逡巡,扯了扯唇角。

  请收藏本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