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

+A -A

  黄龙真人忙解释道,“子牙,并非玉鼎他不近人情,而是我与他都非人族。叁圣大师避世已久,要进火云洞拜谒他们,只能是人族生灵或保有人族血脉者。再者,九凤瘟毒一门在外面虎视眈眈,若没有玉鼎在城中坐镇,只怕清源的法术阻隔不了敌人多久。”

  玉鼎真人这才觉察自己方才走神了有些失礼,当下也点头解释道,“子牙有所不知。这叁圣大师,系天、地

  “那我们现在谁能去那火云洞求药?”姜子牙发愁了。

  “戬儿,此事非你莫属。”玉鼎真人转向杨戬。

  杨戬果断道,“谨尊师命。只是……那殷洪?”

  黄龙真人叹了口气,“纣王两位王子,当年被抓干净杀绝,幸好被广成子和赤精子两位师兄所救,带走收为徒弟。没想到这人一下山就勾结邪神,助纣为虐,此事着实可疑。师尊等全力护持封神榜,无法猜知其心意。我已派人送信至太华山邀其过来清理门户,万一这殷洪冥顽不灵,自然该由赤精子师兄亲自处置。为防万一,我请了慈航文殊等同门下山,帮我等做个见证。”

  听其这么说,自己暗自担心的玉虚宫师兄弟分化倪墙又见端倪,姜子牙不免心情沉重。杨戬哪吒等人见师长神色,也知道此事不同寻常,不敢插话。

  玉鼎真人说道,“事不宜迟。哪吒,你和我去城墙上防守。戬儿,这份是到火云宫的路线图,你可尽快去。”

  杨戬接过玉鼎刚刚匆匆刻画的路线图,行了个礼,一转身就不见了。

  玉鼎真人带着哪吒来到城墙上,施了道法术,将杨戬留下的灵草大汉加固。又一捏剑诀,祭起斩仙剑,那巨剑在空中快速旋转,化作万千小剑,银蛇般在空中盘旋,空中剑气森冷,忽然“唰”的一声,小剑群又分化成四个剑中剑阵,阵口朝下,足有五六个木桶口粗,分守在四个城门上空,若有谁敢冒然冲进来,必然给其一个万剑穿心的滋味!

  与此同时,玉鼎的本体现化出青玉巨鼎法相,在城中若隐若现,下定地纲,上冲九霄,竟是以自身为阵眼,镇守西岐城。

  哪吒见玉鼎师叔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喝彩道“好”!

  玉鼎见他羡赞之意明明白白的流露在白嫩小脸上,心道,“确实是个可人疼的,难怪戬儿喜欢。可惜身犯一千八百杀劫,便连太乙师兄也救不了他。”

  吕岳带着周信等人来到西岐城外,眼看城墙上不仅

  “好大的架势,居然是霸道的斩仙剑!”

  他对上玉鼎真人的眼,自己虽然不惧,但是若论单打独斗,门徒们却决计不是哪吒和玉鼎真人的对手,可不想折在此处。观望半晌,终于悻悻的说道,“我们回营。”

  “可是……”殷洪急了。

  “怕什么,等过个几日,城中人自然绝户了。”吕岳对自己的独门秘术还是很有信心的。他见殷洪优柔寡断的样子,心中后悔,早知道就不听信那申公豹的花言巧语了,认为千里迢迢来扶持这嫡二王子,可以捞个护国神鸟当当,以国运加身,成就不坏金身。现在自己丢了一个头,以一城人的性命博弈,此番若是失败了,只怕连自身神格都无法保住!

  他却不知道,申公豹早就投靠了天帝张可闻,哪里会真心为朋友考虑!——天帝皇权之术,其根本在于制衡天地万事万物,不管正邪,只要是修真高明之士,乃至远古漏网之鱼的魔神,都在他的网罗制约范围内。

  ~~~~~

  火云洞。

  风后转动着两个火球般的眼珠子,上前笑道,“洞外来了一个孩子,自称阐教门下三代弟子,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徒,姓杨名戬,求见神农爷。我看他生得好,又似乎有几分面熟,遂忍不住让力牧出手探了一探……”

  正位上坐着两位帝君,一名头生双角,身披皮毛,另一位身穿帝服,冠冕悬珠,正是华夏先祖,伏羲与黄帝两位帝君老圣人。

  黄帝责备道,“你也是太过无所事事了。一个小辈而已,万一力牧出手过重,岂不是误了人家事儿?”

  力牧也随后跟进来,笑道,“轩辕爷不用担心,臣未能将其击退。只是我还发现件趣事儿,这年轻人虽然自称蜀国人士,却是天仙之资,额上隐现天目,只怕和九霄天庭那位脱不了关系,只是不知为何这块美玉会遗落在人间,又拜在三清门下……”

  风后和力牧皆是黄帝得力手下,上古贤相名将,黄帝知道其行事自有分寸,然而听到对方竟然不惧力牧,以及疑似和天庭有关之外,还是有些意外,转头看向伏羲天皇,说道,“皇兄,你看这……”

  伏羲虽然相貌粗陋平常,重瞳

  ~~~~

  杨戬听到风后传唤,并未践越阶次,而是先正衣冠,在洞前倒身端正下拜,进入殿室后,又在正座前三拜九叩后,方才开口将所求说了一遍。

  伏羲见他沉稳清雅,笑道,“真是个行贵知礼的好孩子。凡间民众受瘟疫哀哭,神农一早身心有感,已去紫芝崖寻找治愈良药,此去当有收获。”吩咐左右侍官将其送去紫芝崖上。

  杨戬叩谢其恩。

  三皇之主,伏羲开蒙,神农尝百草,轩辕黄帝则是其中最好战的,率领人族对抗异族,靠武力强行统一各大部族,击败魔神蚩尤兄弟于涿鹿之野,此刻见杨戬言行毫无差错,有意为难他一难,说道,“小子既然是天仙一族,为何不直接去寻占据凌霄宝殿的那位帮忙,想必那位会很高兴给阐教这个人情。为何反而奉师命前来我们火云洞,扰我等清静?”

  杨戬注意到对方用的是“占据”一词,显然对张可闻不太待见,又见他能看破自己出身血脉,亦无所畏惧,躬身拜启道,“骨骼血脉,受之父母,杨戬不敢隐蔽,只是我确实自有苦衷,今生今世,不愿与天上扯上关系。三位帝君,系华夏始祖,德庇天下,溢美三界。我身为炎黄子孙,若行违心之事,不尊师命,岂不是有愧于俯仰天地堂堂男子汉?”

  黄帝见他虽自承是天仙皇族一脉,态度却是不卑不亢,言行自律,坦然尊重自身那一半人族渺小血统,很是喜欢,遂指点道,“上古人中龙凤曰大巫,然而纯血巫族只重修身不修元神,虽然强横于一时,以我人族繁衍之力,最终精血却未能在后代中广泛流传下来。你既有幸同时承天目之威和大巫血脉,此后应当善加修行,不可过于偏颇肉身,须知阴阳平衡,如水流月相,身心通透,方为圆满王道。”

  杨戬修习九转玄功日久,进展迅速,对于元神魂魄的修行的确是不够的,这却是玉石得道的玉鼎无法指点的,只因七情六欲是人族天性独有,只能靠他自悟。如今被黄帝点醒,得此机缘,心下顿悟,默默咀嚼了一番,又拜地谢恩。

  待他走后,风后忍不住上前说道,“轩辕爷,这

  黄帝笑道,“如果将来张可闻真敢趁火打劫,威胁此子,我自会出面。大地上无主之地甚多,并非他一人独夫说了算。你也知道我喜欢这孩子,实在不行,就在九州江山给他一块封地算了,当然,前提是他能得天地认可,行仁德泽被天地……”

  三皇圣人,行得大功德人族大气运在身,本不可随意出言分封嘉奖众人,一旦出口,几乎必定成真。即使是开玩笑的虚话,也多半会以其他形式应验。

  众侍官听得咂舌,想这小子颇有造化,竟得了这位脾气最不好的帝君的青眼。

  第107章

  杨戬并不知道因自己的优秀,入了两位人族帝君的法眼。

  他跟随侍官来到紫芝崖,只见千山万壑,五色斑斓,春夏秋冬四季胜景,层层叠叠,在眼前走马灯般缓缓流转,仔细一看,竟是无数个分割成方形空间的花圃在空中转动,每个花圃内种着不同的植物,有些花圃内枝叶覆盖着厚厚一层积雪,有些则是迎面一股热浪袭来,显然每个花圃自成一个小世界,温度湿度皆不一样。

  道路两旁的树上草丛间,则不断有些花精小参仙,好奇的探出脑袋来看他。

  他是听哪吒师弟提过太乙真人以芥子空间种植丹枫星露茶的手段的,然而自己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么自成一体的庞大药植世界,仿佛一座无边无际的立体花园宇宙。——记忆深处母亲瑶姬曾告诉他的,某个关于自己少女时代游历到一个遥远大花园的经历故事,忽然被激活了。——他不由痴痴站定,多看了几眼。不知不觉间,身边侍者已然离开,只见一名牛首人身的老者迎面走来,笑道,“来者是客,坐。”

  随着他的话语声,地上长出数棵树苗,这些树苗缠绕在一起,发芽抽茎,生枝开花,最后繁花落尽,瞬间只余下一座树木残躯天然形成的遮荫凉亭,药香袅袅,奇巧古朴。圣人手段,果然与众不同。

  “炎帝陛下,因九头瘟鸟散步疫毒,一城百姓无辜受罪,小子奉师尊玉鼎真人之命,特来求药,望陛下大发慈悲,救治我民众于水火……”杨戬这才知道对面这和蔼老者竟是圣人,忙拜伏在地,谨慎告罪,将来意说了一遍。

  神农氏虽然长相有异常人,神情却很是和蔼,他摆摆手道,“不必多礼。”上前亲自将杨戬扶起,仔细端详道,“能进火云洞,你应是我炎黄后人无疑。只是你看起来,实在有些像一位天上的故人啊……瑶姬那小姑娘和你什么关系?”

  杨戬恭敬的答道,“回陛下的话,家母嫁入蜀国杨家之前,闺名正是瑶姬。”

  神农眯起眼,有些怀念,“原来竟是你母亲,瑶姬本当得镇守一方帝君之职,奈何嫁与凡间,竟然只得一子,一转眼她的儿子竟也这么大了。

  杨戬听他对自己母亲离开天庭选择父亲之事,似乎很不以为然,很想反驳一句“我母亲并不后悔”,然而还是不多言,只是双手接过茶杯,仔细品味此茶,入口极苦,如同烟熏火燎,然而片刻回甘悠长,并没有多么香气扑鼻,然而品味过后,滋味却是让人念念不忘。

  神农微笑道,“此茶名为“人间”,你母亲也曾很喜欢。”

  杨戬重任在身,隐约觉得对方有意拖延时间,忍不住轻声说道,“我幼时听母亲讲过游历天下的故事,其中也提到过神农爷的大花园,我没想到,有幸亲自来拜谒陛下花圃,竟是在一城百姓性命攸关之际……”

  神农听他似有疑己之意,也不恼火,微笑道,“小子果然通透,可惜过于犀利了。九凤为争正神之位,擅自入世涉足大劫纷争,你若不来求药,对于人间大势发展真会有影响吗?”

  杨戬一怔,他天性坚忍务实,从未怀疑过自己当下的使命。

  神农缓缓说道,“自我人族出现在世间,便是善恶相随,纷争不断。除去外族虎视眈眈,人族一向擅长内斗,也是族群不旺的根本原因之一。当日为积累部族实力,轩辕那小子选择以杀止杀,排除异己;我则醉心于育粮积田,治病救人。眼看世代积累,方成如今人族大兴。我等选择不同道路证道成圣,却依然无法说服对方,人族江山一代代兴亡交替,我等无法亲临人间左右局势,不得不眼看人族生衍之地再度成为四方神圣逐鹿的战场,你可知道为何?”

  “请陛下指教。”

  “万事万物,皆有其因果。而世间人行善不赏,行恶不罚,轮回未立。我等洞察因果,却无法左右事态走向,故此仙道三千年一小劫,一万年一大劫,而人族世代皆在劫中。因此,九凤入世,百姓苦,然而若是无灾无害,百姓更苦。”

  听到最后一句,杨戬面露惊讶之色。

  神农料他不懂,起身取出一个玉瓶,吩咐道,“九头瘟鸟传播的疫毒,名为传染之疫。此丹共有三粒,一粒救武王宫眷,一粒救姜子牙诸多门人

  杨戬想起姜师叔说日后要离开西岐的伐纣之路,灵光一闪,诚恳的说道,“若是事后瘟鸟一门卷土重来,我们该如何防范,祈望陛下垂怜,指点对策。”

  神农微微一笑,“果然是个聪明周全的儿郎。你来……”

  他领着杨戬来到花圃前,那不断旋转的庞大空中花园在他们面前停下,神农从土中拔起一根伞形碧草,说道,“此物名叫柴胡草,不仅可解瘟鸟疫毒,还可用于寻常发汗解寒热,预除疫症。你回去后,命人将其种于沙质草甸或阳坡疏林下,自有所得,你也算是完美完成师门重任。”

  这时一只蛐蛐儿飞到柴胡叶片上,扬起触须好奇的对着杨戬,神农微微一笑,将它轻轻放回在地面上,说道,“世间有虫,有的狰狞,有的有趣。人为万灵之长,然而在天地看来,生命无论贵贱,人族并非比虫族更高一等。未来有一天,当我族人口膨胀到一定阶段时,对这天地造成的祸害远胜于一只小小瘟鸟,到时候你或可明白我今日对你所说的,望你公正行事。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盼你早日得悟。”

  杨戬心下巨震,应道,“是,多谢陛下赐教。”

  ~~~~

  杨戬带了丹药和柴胡下山。黄龙真人大喜,连忙安排解救姜子牙和军民。

  一番折腾后,众人相继痊愈,连中了瘟门邪术的金木二吒龙须虎雷震子也好起来了。

  就在玉虚众人庆幸大难不死之际,杨戬刚想赶去城墙,忽然听到后院厨房里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我的儿,我的儿……”

  黄龙真人百忙中问道,“是谁在哭?”

  双胞胎金毛童子中的弟弟火速飞过来,急惶惶的说道,“师父,你快点来,哥哥他疯了!”

  杨戬见状,急忙赶过去。原来是厨娘的儿子没能撑到杨戬取丹药回来,已经死了。厨娘抱着自己死去的孩子,不肯让众人带出去火葬,蓬头乱发,哭得几乎要晕厥过去。

  “娘……”那名被弟弟认为已经发疯的金毛童子喃喃唤道,忽然仿佛做了决定,一低头要往厨娘儿子的身体里钻。

  金毛童子里的哥哥面上兽纹隐现,咬牙道,“不对。她就是我娘!”

  “一个个的都不让人省心。”黄龙真人赶过来,见状叹息道,“身为母亲,她对自己的孩子永不放弃。这些天为了活下去所做的努力,金毛童子都看在眼里,对他们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娘亲了!”

  小一点的金毛童子迟疑的说,“厨娘脾气不好,经常骂小柴,可是她会做很多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省给小柴吃,给他穿的衣服虽然破旧,却是保暖的。小柴生病了,无人顾上她,她就自己煎药煮粥,拼命的活下去,带着儿子一起生活。我也觉得,她会是个好娘亲!”

  杨戬没想到竟会发生这样的事,神魂不灭的妖兽竟会羡慕做一个凡人。他迟疑的看了看黄龙真人,问道,“如果妖兽魂魄进入已死的人族孩童躯体,将来这具身体老死之日,兽灵还有可能回来悟道修真吗?”

  黄龙真人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可难倒师伯了。我也不确定。金毛童子本就是灵智有损的幼兽妖灵,如果夺舍到人族幼童躯体上,也许将来还有回归向道的一天,然而更大的可能性是妖灵在这个过程中泯灭灵性,最终与躯体融为一体,彻彻底底变成一个凡夫俗子……”

  杨戬略一犹豫,转头问金毛童子哥哥,“你愿意承担变成一个普通凡间小孩的后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