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观脸色有些微红,笑道:“就是因为臣从前对皇上……不太忠心,所以才不敢和皇上说。”
赵楹笑道:“你也是被人利用,朕不怪你,以后诸位爱卿有什么事直接和朕说就是了。”
这时工部尚书曹季驯道:“皇上既如此说,那臣也不怕得罪人,便说句实话了。自从皇上登上大宝,自然是万众归心。但臣等办事却总是不那么太痛快,有些人总想压制臣等这些以前和皇上不太亲近的人。臣如今已年届七十,用不了两年就告老还乡了。但他们几个还年轻,总这么着,他们再有本事也无法施展啊。”
赵楹道:“老曹你的话朕明白了,朕也知道老谢这个人是有些倔。所以朕今天没叫他,也是想和诸位爱卿好好聊聊。”
杨潮笑道:“皇上不然换个首辅吧。我和老谢十几年的朋友我也要说了,在座的臣等五人,除了臣以外,谁没受过老谢的气?”
赵楹笑道:“那亭溪你说谁做首辅合适呢?”
杨潮道:“这是皇上决断的事,臣不敢多嘴,但是皇上可以循□□太宗的旧例啊。”大燕开国后,吏部都是在其他五部之上,□□太宗朝的吏部尚书十有□□都是首辅。
严鸾只得接话道:“谢大人是咱们上司,亭溪你这样妄加议论不太好。”
杨潮笑道:“在皇上面前说几句闲话有什么要紧?”
严鸾道:“老谢是对我们几个有点成见,但还没到因人废事的地步,他在新泰年间已经是次辅,如今做首辅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杨潮笑道:“那有人在新泰年间还是太师呢,为什么做不得首辅?”
严鸾听到这话脸上已是红一阵白一阵,半笑半恼的道:“亭溪我知道你和皇上是自幼的交情,你单独密奏皇上的时候,哪怕说我谋反呢,我听不见自然就管不着。可是现在我坐在这呢,你别总拿我打趣。”
杨潮忙端起酒杯,对严鸾道:“是我说错话,这杯酒权当我和你赔罪,我干了,你随意。”一口气把酒喝干,又对赵楹道:“皇上,臣可是字字肺腑,以后未来首辅要是为难臣,您可得替臣做主。”一句话说的众人都笑了。
赵楹笑道:“几位爱卿的意思朕听明白了,首辅的事情朕一定好好斟酌。”
几人走后,赵楹对严鸾道:“老谢不得人心到这种地步了?”
严鸾道:“也不是,他们都是人精似的,还不揣摩着你的意思说吗?”
赵楹道:“你倒看得通透。”又笑道:“之前在武昌,真是太委屈你了。”
严鸾一愣,笑道:“何出此言啊?要说委屈也是你委屈,这天下十几年前就该是你的了。”
赵楹道:“从前在武昌,觉得咱们两个日日在一处,便是神仙般的日子。现在想来,其实那时什么都给不了你。”
严鸾道:“你是不是说首辅的事,我真不想……”
赵楹道:“我知道你不想,就只怕到时众望所归,你想躲也躲不了。这事以后再说,都一更了,睡吧。”
赵焘到吏部理事的第三日,严鸾将张主事和赵焘叫来自己的值房,道:“二殿下的档案整理的怎么样了?”
赵焘拿了自己整理的簿子交给严鸾。
严鸾翻看了几页,道:“怎么每个人的都是不全的?这个的籍贯只到省,没有县和乡;这个没写年龄;还有这个,我都知道他是盐课提举的儿子,你却没标注。”
作者有话要说:大年初三,日更
☆、第四十四章兄弟相见
第四十四章兄弟相见
赵焘分辩到:“朝廷取士是取德取才,和籍贯、年龄、出身有什么关系?”
严鸾笑道:“二殿下说的不错,但是了解的清楚些更能人尽其才。比如籍贯,二殿下可知,同乡之间是最易结为朋党的,所以籍贯一定要标注清楚。”又对张主事道:“你没和二殿下说要把这些都写清楚么?”
张主事道:“是卑职的疏忽,卑职原想等二殿下整理完,卑职一并更正再呈交大人的。”
严鸾道:“你将二殿下当做一般来吏部的新人就好。”又翻了翻那簿子,道:“这效率也太低了,三天就只有这几个。老张你陪二殿下把所有资料补齐。”
赵焘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跟着张主事回了主事值房。
到了傍晚,严鸾去看赵焘的进度,却见只有张主事一个人在干活,赵焘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喝着茶水在那里坐着。
严鸾道:“老张,你怎不让二殿下自己动手?”
张主事忙起身对严鸾施礼道:“回大人,这本就是卑职的工作,二殿下不习惯做这种琐碎杂事……”
严鸾道:“剩下的让二殿下来做,我也在这里陪着二殿下。”
赵焘有些不忿的道:“礼部给的资料本就是不全的,我如何做?”
严鸾道:“那就去礼部问,若再没有,就去国子监、或者到各省的会馆去问。”
赵焘道:“今日已经这个时辰了,我明日再做吧。”
严鸾道:“二殿下应该知道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再者我看了,这些缺失资料应该是散落在礼部给的公文中了,你仔细些,可以整理出来,我今日就陪二殿下整理完再走。”
赵焘无法,只得硬着头皮拿起簿子,去和礼部给的公文一个个核对。
曹小川这时却来了,给赵焘和严鸾见了礼,对严鸾笑道:“严大人,皇上一直等您用晚膳呢,您快过去吧。”
严鸾道:“我有些公文没处理完,你回去和皇上说今日我不去乾清宫了。”
曹小川看了看赵焘,已经明白了几分,便对严鸾笑道:“大人这话我可不敢回,要不我在这伺候二殿下,严大人去陪皇上用晚膳吧。”
严鸾也知道曹小川回去不好交差,只得道:“也好。”
严鸾陪赵楹用过晚膳,便着急回吏部。赵楹道了句:“我真不知道你在这些小崽子身上浪费精神干嘛?”就也一起来了吏部。
因为是晚上,本来当值的人就少,赵楹也没让人通报,便和严鸾直接走了进去。结果离得老远便听见赵焘气急败坏的声音:“曹小川你不过是个狗奴才,就仗着严鸾的势如此欺我,我今日就把你送到大理寺,治你恶奴欺主之罪。”
曹小川笑道:“二殿下说奴才是狗,那奴才就是狗。不过奴才是皇上的狗,二殿下想要治奴才的罪,也要禀明皇上才行。”
赵楹推门进到值房,值房内的几人都颇意外,忙跪下见礼。赵楹对赵焘道:“没出息的东西,这么简单的差事都办不好,还有脸在这大呼小叫。身为皇子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懂,严大人的名讳是你该叫的么?”
赵焘不敢说话,只跪在那微微发着抖。
赵楹又对严鸾道:“朕说你白费功夫你还不信,走吧,跟朕回乾清宫。”
严鸾道:“皇上先回去吧,臣有些公文没处理完,今晚也要留在值房。”
赵楹看了严鸾一眼,自己回乾清宫了。
严鸾扶起赵焘,看他满脸的泪水,便掏出自己的帕子,递给赵焘道:“二殿下先擦擦泪。其实那些都不难做的,我陪二殿下一起做好不好?”
赵焘赌气道:“我不做了,反正父皇一直就不喜欢我,我做什么都是白费。”
严鸾道:“二殿下,这世上没有父母不喜欢自己儿女的。皇上对二殿下,不过是爱之深责之切。”
赵焘低头道:“真的么,严大人?你是最知道父皇心意的。”
严鸾道:“当然。那日皇上还和我说,三个皇子中,二殿下的诗文最好。”
赵焘苦笑道:“父皇已经许久没有看过我做的诗了。严大人,你为何一定要我做这些琐事?”
严鸾道:“二殿下,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些看似小事,想做好也要很多功夫。我刚到吏部的时候,也做过这些。来,我陪二殿下一起做。”
待整理好一个簿子,已经到了三更天。严鸾对赵焘道:“二殿下快回宫休息吧,明日午后再来好了。”
赵焘道:“严大人不回乾清宫么?我们正好一路。”
严鸾略有些尴尬的道:“这个时辰,怎好打扰皇上?我就在值房歇一会儿,左右也快上朝了。”
赵焘道:“严大人如果不嫌弃,就去我的重华宫里歇一会儿吧。”
严鸾笑道:“那更不成了,后宫禁地,岂是我一个外臣能擅入的。二殿下不必理会我,快回去歇着吧,”
第二日,严鸾退朝后回到吏部,赵焘已经在那里做事。
过了几日殿选,赵炜中了三甲第六十七名。赵炜面有惭色的对严鸾道:“我不争气,枉费了先生的辛苦栽培。”
严鸾笑道:“同进士也很好,现在六部五寺有好几个要职的官员,都是同进士出身。”
等了不到十日,赵炜便接到吏部通知,得了宛平县令的官职。严鸾晚上回府,照例先去赵炜的院里看赵炜的儿子赵墨。严鸾边拿个拨浪鼓逗弄赵墨,边对赵炜道:“炜儿,我没把你安排到各部院,你没不高兴吧。”
赵炜笑道:“我感谢先生还来不及呢,我知道先生是怕我见到那些达官显贵难堪。”
严鸾道:“其实你就算做了这个县令,也还是有很多机会见到之前的旧交,你怕么?”
赵炜道:“有先生在,我不怕。”
严鸾笑道:“好孩子。”
这日赵焘正在吏部跟着张主事将各地方上报吏部的公文作分类处理,忽然见到赵炜到吏部办事。忙迎上去,笑道:“大哥,恭喜你了。”
赵炜一笑,道:“不过是个七品县令,有什么好恭喜的?”
赵焘道:“七品县令也是大哥凭本事考来的。”又低声道:“做县令总比我每天给文书分类好玩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