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使大人不会干这种事情的,其实,真实的情况是神使大人不会挖井,正在琢磨。
洗菜,洗脸洗衣服产生的污水和雨水会通过另一条管道排出城区。
出水口就在公共厕所的外墙。
公共厕所也建在城墙北边上,粪便池在城墙外部,挖了个大坑,往东就是芋头田,每年春天化冻的时候,这样也方便施肥。
为什么不建在东南,南边呢?因为春天的时候刮东南风,和南风,会有味道的。
而冬天冷的时候,会刮北风,东北风和西北风,那时候,厕所就冻住了不会有太大的味道了。
神使大人一边建设一边交给首领们这些基本的知识。
族长大人就带着三十个捕猎的好手在荒原上捕猎,今年务必要捕猎到马,争取每人配上一匹马。
有了马,路才有意义。
还有驴,女人们需要驴皮熬阿胶啊。
荒原上春天又迁徙回来一群群的野马,野驴,野猪,狼,羚羊,黄羊,大型的猛兽还没露面。
部落里本来的牛羊鸡都到了繁殖的时候,纷纷下了小牛,小羊,鸡蛋。
神使大人又抽时间教给女人们挤奶,给老人和五岁以下的孩子添加营养。
但是,老人却都喝不了牛奶,喝下去难受,乳糖不耐症。
改喝羊奶,又嫌弃羊奶膻气,都让给孩子们喝了。
族长大人的少年特工队,也参加繁重忙碌的农耕,制陶,烧砖,捕猎,修建堡垒,制作车辆,种植草药,等等繁重的工作中去。
每天晚上回到大屋的时候,再上课,听神使大人和族长大人还有一些师兄弟的授课。
因为天气暖和了,大屋里实在不能烧陶了,就搬迁到山脚下和砖厂在一个地方烧陶了。
只在做晚饭的时候用一次这里的地火龙,去去夜里的寒气,白天都挪到外面去了。
因为天气暖和了,很多勇士根据分配的任务,就在当地扎了帐篷,就地生火做饭,晚上并不回来了。
大屋里大部分是孩子,和未成年人,孕妇,产妇,老人。
神使大人也是在有课的时候,有事的时候,会骑着雪白威武的花花回来一趟,日常就住在堡垒工地,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等堡垒建设好了,会在堡垒建设一个高炉,把成品的铁制品直接送回驯龙谷,就不用那么麻烦运铁矿石了。
因为炼铁是属于高度机密的工作,必须有一个坚固的堡垒,不容易被敌人攻陷的地方才安全。
黑山现在只是一片帐篷区,离大本营也远,不安全,现在先不考虑建高炉的事情,等以后真的发展到市镇了,可考虑建工业基地。
所有的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紧张忙碌的进行着,巫医阿姆找到神使大人:“我们到了进行春日祭奠的时候了。”
何清欢微微一愣,随即笑了;“我来了竟然一年了呢。”好忙。
也好,春日祭奠是个好事情,总要有点事情来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很多南方的大家族都会搞自己的聚会,就是借着这个由头,大吃一顿,一圈人说说笑笑,即使多年不见的老弟兄也借着这个吃喝的机会,断了的亲情,友情也可也再次链接起来。
好事情,以后每年都接着春日祭奠,大吃一顿吧。
当下就提了几件重点:一是就在去年人兽大战牺牲的烈士墓前进行,表示怀念和尊重。
二是,把去年交代留下的猛兽的骨头全部堆积在墓前两边,做成猛兽京观,表示给烈士守灵陪葬。
第三件事就是,要准备全族一千四百口人的饭菜,全体休息大吃一顿。
这件事交给巫医阿姆全权处理,从流程,地点,菜色,人员调配。
巫医阿姆双眼放光,还从来没有这样进行过春日祭奠呢,规模宏大啊。
好兴奋,好激动,肯定能办好。
何清欢想到一千多口人吃饭怎么吃啊?
小月山的竹子还没利用呢,就是春天女人们去挖了好多竹笋回来炒肉吃,调剂了饮食,补充了营养,竹子还没砍过呢。
马上组织女人去砍竹子,女人们也分配到砍刀,是菜刀,一刀多用啊。
自从有了菜刀,女人们的战斗力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经常在挖野菜的时候就砍死只兔子给加菜。
砍竹笋更是不在话下,这个春天又在竹林里逮了不少的竹鼠回来养着,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子们跟着女人出去的时候,背着小筐,负责给饲养的牲口去弄饲料。
除了吃奶的孩子,和躺下不能动的老人,整个部落里没有闲着的人,产妇也背着筐,里面放着孩子一起出去采摘,更不要说孕妇了,直到生的那一刻,都在劳动。
很快女人就扛着竹子回来了,春花负责编制部,领着几个女人跟着神使大人学习。
先把竹子破成四片,再用菜刀,破成小薄片,然后开始编制一个正方形的格子稀疏的筐。
扣过来,就是南方长街宴用的方桌,把陶碗,陶盆放在上面,盘腿坐在地上,很舒服,比在地上吃饭舒服多了。
而且编制的稍微有一点喇叭口,这样就可以一个扣一个的摞起来,不用的时候不占地方。
携带也很轻便,即使用烂了还可以当柴火烧,天然绿色无污染,绝对的环保材料。
神使大人指导他们会编了之后,就骑上花花,赶回堡垒工地去了。
只等春日祭奠那早晨回来就可以了。
大本营的女人和孩子们就像蚂蚁一样把竹子从小月山砍回来,筐里背着竹笋,肩上扛着竹子。
编了不到二百个竹桌子,随后就开始准备当天的饭食。
所有的人都得到三天后回大本营去参加春日祭奠的消息,安排了当日值班的人员,余下的都兴致勃勃,盼望着参加这样盛大的春日祭奠。
第67章驯马和春日祭
白伏城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春天刚生的小马,被部落里的勇士抓到了五只,而且,妈妈也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也跟着一起被抓来三只。
部落里有牛奶,不怕喂不活那两只小马,一起栓在牲口圈里,先去去野性,习惯有人喂养的生活。
再说里面也有牛,小牛,羊,小羊,都是吃草的动物,心情不像只抓住一只那样,那么激动,暴躁,尥蹶子,耍脾气。
小马可好驯服的多,白伏城专门安排了他的学生里比较聪明的几个孩子去负责喂养那几匹马,培养感情啊。
由石匠的儿子石晨光负责这个十几个孩子的小小的骑兵营。
两个孩子负责一匹马,喂草,饮水,刷毛,骑上去试试。
每天和马儿吃喝在一处,培养感情,甚至有的孩子太喜欢小马了,晚上都搂着马脖子睡。
小马多可爱啊,丝滑的毛,柔软温热的肌肉,又黑又大的眼睛,长长的眼睫毛,还有脖子上的鬃毛,给扎上一排小辫子,好喜欢。
小马也没有什么马生经验,刚生下来没几天呢,因此对这些照顾他的小人类,没什么戒备之心,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了。
但是有妈妈带的小马就不行了,整天躲在马妈妈后面,白伏城过来看马的时候,石晨光告诉他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白伏城说:“把马妈妈和小马白天分开,但是,还可以看到,晚上再把小马还给马妈妈。”
于是,孩子们奋勇当前,把母马拽住,把小马牵到外面的宽阔地带,真是人仰马翻了一阵,
最终小马还是和养熟了小马在一起和小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母马在牲口棚里哀鸣着,不安的走动着。
小马就在外面和小孩子一起追逐,刷毛,玩耍,母马看着,也没什么嘛,放心了。
晚上小马回来了,母马伸舌头舔舔自己的宝贝儿,嗯,好多小人类的味道。
小马没几天就在外面玩疯了,在外面可以撒欢啊,奔跑啊,和别的小马一起追逐啊。
每天一开马厩的围栏门,小马就迫不及待的出来了。
母马就站在围栏里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在外面撒欢,和小人类玩耍。
就这样慢慢的被驯养了,相信不久就会骑上马在荒野里奔跑了。
而我们的族长大人,已经开始骑着小孔出门了,小孔长的可比花花大多了,打小就带着牵引绳,背带,因此换上背人的类似于马鞍的东西的时候,也没有多大的抗拒,再说,白伏城骑上去,对于小孔来说,也没有特别的重,已经习惯了。
花花现在倒被小孔超过去了,还没有他高,驮着妈妈到处去,也挺开心。
因为花花的后背是平的,按上虎鞍,平稳,所以让何清欢骑了花花。
小孔的是两只前爪在胸前缩着的,后背就相对要陡一些,快速奔跑起来就颠簸,就像现在旅游景点,骑鸵鸟,不安稳,所以就让白伏城骑了。
虽然有些时候闹小脾气,都想和妈妈一起出门,但是因为被栓上了口笼子,一拽,不高兴也得按着爸爸的意思前进了。
到了荒原上,可以肆意奔跑,去追逐那些马,牛,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