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A -A

  “挺好卖的,我们的草莓清甜、大个、好看,拿出去哪里都有面子,预定的人很多,光是这个月,我们的营业额就有差不多九千。不过草莓苗渐渐老了,现在结的果没有以前多,我们得早点准备种下一茬植物,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规划?”

  “我这边暂时没有,现在已经不是播种种瓜果蔬菜的季节。”许鲸拿出计划书,“先前种的西瓜,茄子,辣椒等长得怎么样?”

  “早的茄子,辣椒等已经挂果了,再有一两个星期就有比较大量的收获,可以给已经预定的客户送货。西瓜那边也已经开了花,估计没几个星期就能结出大西瓜来。我们这些种的早,市场应该还没跟上,价格比较理想。”

  许鲸有心想种水稻,这是他的老本行,但是水稻的话,要付出的劳动力很多。而且客人对水稻的需求一般比较大,十斤二十斤的米就不好往外卖了。

  水稻作为基础性的主食,卖不出去几个钱,到时候又浪费人力又浪费地,可能会亏本。

  许鲸原本只想到要种瓜果蔬菜,等回了家一做饭,看到手头的作料,立即想起还有姜葱蒜等可以种。

  这些调料产量不少,价格挺高,要是种得好,卖出去应该也能卖到不少价钱。单卖不好卖也不要紧,作为搭头送给客人,客人们也很高兴。

  他们的草莓田现在只剩五亩,这五亩用来种姜葱蒜也不算太大量,而且他们可以种大葱,大葱直接当成蔬菜来卖,要是品质好,应当也会很受欢迎。长江中下游综合服务中心虽然在南方,但是经过末世大混乱,这里住着的北方人还是挺多,也不乏喜欢吃葱的人士。

  许鲸过去跟曹域明一合计,曹域明也没意见,“行,就听你的,我们种一茬姜葱蒜看看市场的行情。要是好卖的话,以后我们再种,不好卖,我们也就当探探路了,只要不会亏太多就不要紧。”

  他们种的菜品质很好,客户粘性很高,只要能种出来应该就不会亏到哪里去。

  许鲸将这边的事情都交代完,跟着交流队的人一起飞去过。

  这世他第一次坐飞机,坐的还是军机,飞机就那么一点大,交流队的人都在这里,许鲸混在一帮大佬中间还有点紧张。

  交流队一共二十个人,许鲸最小,上面第二小的队员最起码都是研究生,其中不乏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等大佬,只有他一个本科生混在中间瑟瑟发抖。

  好在他学历低,年龄差得也有点大,研究生都已经二十五六,他才十八,直接小一辈,那些博士生导师等更是他的父辈或者爷爷辈。

  看他年纪小,队里有什么事都爱差使他去跑腿,对他也是真的照顾他,问什么都有人告诉他,就算没有尽心尽力地详细跟他说,也会给他指条明路,让他去翻某某书或者某某论文。

  他们的飞机飞了二十八个小时有多,尽管机厢还算宽敞,能把椅子放斜简单睡一睡,坐那么久基本不得动弹,大家都很累,一到国,大家已经没什么心思去交流或者赏景,办好入住手续之后,就在房间里先补起了眠。

  这次出来交流他们的经费不算宽裕,每个人都住双人房,许鲸刚跟他们混熟,跟谁都不大熟悉,最终领队安排他跟那个研究生住一起。

  研究生就是华国综合大学的研究生,也算是许鲸的直系师兄,都是同一个专业出来的人,授课老师有所交集,两人聊起天来一会儿就混熟了。

  师兄姓严,名叫严明心,跟他的姓氏不同,他本身挺和蔼,本人不太多话,许鲸问了他就肯答。

  许鲸年纪轻,平时又熬夜熬惯了,累得跟牲口一样也没什么感觉,恢复得很快,只睡了三个多小时,他又神采奕奕。

  他们要倒时差,许鲸醒来的时候刚好下午三点,交流队年长一些的学者们估计草草吃一点东西直接睡到明天早上,精神头才能缓过来。

  许鲸睡不了那么久,他怕睡多了,晚上睡不着,醒了就干脆起来,在桌子上找了一点东西吃,然后又从书包里抹出一本论文集,继续看了起来。

  严明心也劳累惯了,许鲸醒了没多久,他就接着醒了。他抬手打了个哈欠,问:“你怎么起的那么早?不困了吗?”

  “还好,我在家睡的也不多。师兄,你饿不饿,我再叫点东西吃吧?”

  “有点,我去洗漱一下,你叫几个三明治过来。”严明心掀开被子下床,“你醒了多久?有出去过吗?”

  “没有多久,我醒来后就一直坐在椅子上看书,没有出去。”

  严明心松了口气,再次嘱咐道:“那就好,你要出去一定要跟我说,千万别一个人私自出去,这里人生地不熟,要是出了什么事就不好了。”

  他们来之前,团长已经三令五申千万不能落单,就怕国或者其他国家逮着机会生事。华国人一向谨慎,出门在外,大家都把这份谨慎刻在了心头上。

  许鲸其实有些饿,他已经吃点心吃了很久,这些点心吃下去的时候能饱,不一会儿又饿了。他总觉得没有肉,没有油水,肚子里不甘心。不过出门在外,很多事情都求不来,许鲸只好把这份需求放在心里,回去之后让齐云至给他做好吃的,好好吃一顿。

  服务人员很快就给他们送了一盘三明治过来,许鲸和严明心一人分了三个,占据书房的一角,各自看起论文来。

  严明心这次能来沾了他导师的光,严格来说他也不够资格,除许鲸外,他年纪最小,资历最轻,又已经是研究生,初步踏上科研这条路,明天一去交流,谁都可能问他一两句,要是他答不出来,才叫丢脸。

  许鲸原本还想拉他去问问团长,能不能出去走一走,逛一逛,见他这模样,只好熄了心思,全身心地看他的论文去了。

  他这次来到不像交流,像专门找个地方闭关看书,效果比以前还好几分,许鲸敢肯定,尽管他请了一个多星期假,回去期末考试,他依旧能排在前列。

  两人简单的吃了三个三明治,屁股上被缝在椅子上了,一口气看书看到晚上十一点,简单洗漱完后才互道晚安,重新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

  第二天,两人六点半就起了床,洗漱好收拾好东西去下面的自助餐厅边吃自助早餐边等其他队员下来。

  国这边给他们派了一位导游,眉高目深的国人,华语很流利,态度也很亲切。他们专门包了一辆大巴车,在交流期间,无论去哪,都由这辆大巴车上他们过去。

  他们参观的第一站就是国某个现代种植工厂,每个人都穿了防护服,戴上帽子,穿上鞋套,才被允许进去工厂里参观。工厂里工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机器在干活。

  许鲸简单观察了一下就发现他们的反w射线装置更小巧,看起来更先进。工厂里其他设备也很先进,像补光、控温、浇水、补营养液等装置都有微电脑控制,用不着人手。

  这间工厂种植的菜品还挺多,每种菜都长得挺好,叶片翠绿,茎秆挺拔。许鲸悄悄用木系异能去探,这些菜蕴含的能量很多,一点都不比他们研究基地种在室外的那些差。

  大家跟着导游走,看到感兴趣的地方会特地停下来观察。其实他们光在外边看,看不出什么,只能看出这间工厂的菜长得挺好,这些菜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好,是不是什么新品种?其中运用了哪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种菜的营养液里面又添加了什么东西?他们一概不知道。

  许鲸看完了菜去看队里的其他人,许多人脸上或深或浅地带了羡慕之色。有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还伸长脖子去看人家营养液里养着的菜,似乎想努力钻到里面去看个究竟。

  许鲸瞬间有些心酸,一步差步步差,他们华国还有许多地方人连吃饱都成问题,这边现代化水平已经很高。

  要是华国的局势好一些,不那么乱糟糟,整天勾心斗角,兴许还能抽出手大力发展科技,现在这种模样,你防着我,我防着你,恨不得互相拖后腿,科技水平自然难以上得去。

  军工那边还好,无论是军方还是世家都很重视,给科研员的待遇很高,发展了这么多年,华国已经有不少独立研制的武器能拿得出手,放到哪个层面上都不会输的太厉害。

  其他民生方面就有点不太行,尤其世家垄断反w射线装置,恨不得反w射线的植物越晚研究出来越好,他们能多挣几年钱。

  许鲸脑海里的想法转了一圈,很快又收回心思,专心地参观起这些工厂来。

  他们的行程安排得挺紧,前几天参观国的科研成果,最后几天才是真正的研究讨论会。

  他们上午参观完一间公司,出去外面简单的吃了个午饭,大巴飞车又拉着他们去下一个目的地。

  这次他们撞上了另一个交流队伍。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们装上的队伍正是r国那队,其中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特意动手脚。两边人一撞上,彼此都有点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两方的领队大面上还过得去,队员们则互相翻了个白眼。今年了r国的人没少刺杀华国的研究员,许多退了休的老人都不放过。华国也不是软柿子,没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两厢下来,仇自然越结越深。

  现在一碰上,双方眼里噼里啪啦的都是火花。

  第139章种子

  国人不安好心,两方人马碰上了,国人便让他们一起去参观。

  出来交流,大家说的都不是自己国家的话,而是用国语言。

  近年来交通不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很少,华国的学生们从小就不用学外语,直到上了大学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有需要才会去学外语,许鲸他们就是这样。

  没有从小打的底子在,大家才学了几年语言,天赋差一点的人只会哑巴外语,只能看不能说,听都不大听得懂。

  r国人外语是出了名的差,他们带着浓厚的口音,许鲸尽管外语还算好,竖起耳朵来听了老半天还是听不明白他们叽叽咕咕地在讲什么。

  他们交流队的团长和几位中年学者倒是相应的很好,跟r国人对话毫无困难。许鲸跟在后面听他们打机锋,听了老半天,只知道自己国家的人没有吃亏,其他的他一知半解,也听不出什么来。

  r国人的外语口音重是一方面,主要是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专有名词,许鲸才学了这专业没多久,很多名词没有提前去查查,根本听不明白。

  严明心比他好得多,这会听得两眼放光,看向前面几位老师的目光中带着满满的崇拜,放在身侧的拳头紧握,恨不得立刻冲上去为自己的国家扳回一局。

  他们这几个还有国力去研究反w射线作物的国家中,国人占了技术积累的优势,一直遥遥领先。其他几个国家进度差的不是太远,r国也就是靠着国还能占到一点便宜。

  今天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参观,大家都满足了劲,想尽量在国学到一点东西。

  他们交流队规矩大、纪律严,前面的老师们没出头,许鲸他们这些小研究员不敢自作主张去挑衅。参观完一个农场后,两国的交流队表面上客客气气地互相道别,各自上了自己的大巴飞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他们这次出来得很不容易,行程很紧,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八点钟都有参观任务,吃饭也是在路边的餐馆简单吃一点,或者外面的人送上来,只是一些面包,三明治等简易食物。

  晚上回去,大家也不会出去玩乐,都抓紧时间在酒店里写参观体会,或者记一些灵感。就算写完了,也要抓本论文或者一本书在酒店里争分夺秒地多读一读,争取在后面几天的交流当中不堕华国的气势。

  上面有有资历的学者们都这么努力,许鲸他们这些年轻自然不敢落后,每天回酒店就是埋头苦读。

  许鲸他们年轻,精神足,还不觉得,交流队里的老先生们每次都要抓紧路上的时间好好补眠睡觉,力求把精神养出来。

  第一天还好,大家在车上还能嘻嘻哈哈地开玩笑,许鲸他们几个年轻的有什么问题也会抓紧时间请教,后面几天则大家眼下都是一片青黑,眼睛里也有血丝,显然累得很。

  这几天累归累,他们的确有不少收获,连带许鲸都得到不少灵感,很多以前没想过或者一直想不通的问题豁然开朗,有了自己的小小体悟,他笔记还多做了半本。

  看在有收获的面子上,大家自然不跟国计较,无论国那边派谁来,团长他们都好声好气,将原本一份交情愣是交流成了三分。

  严明心回到酒店里暗地跟许鲸说道:“我们团长好厉害,看起来他不应该来做科学家,而应该去做外交官。有他出马,什么事情解决不了?”

  比如他们这次出来交流,原定去参观四天,后面几天都在酒店里开会。他们团长一看时间宽裕立刻找人说情,把原定的四天扩大成六天,许鲸他们收益最大,多学了不少东西。

  许鲸躺在床上笑应,“团长自然厉害,要不然也不会挑他做团长。最厉害的是他情商那么高,智商还高,真不给人活路。”

  许多科研工作者都是技术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说得头头是道,一迈出这个圈,嘴巴立刻哑了八分,就算肚子里有点货,对着陌生人都倒不出来。他们团长这种人才是最难得,文武双全,堪称全才。

  现在华国上层军方和世家挣得厉害,他们这种级别的交流队,要想选出一个双方都服气的团长很不容易,偏偏他们团长还做得这么好。

  许鲸看严明心一脸崇拜,对他说:“我们赶紧睡吧,明天还要起来开会呢,到时没养足精神,有老师提问,你答不出来怎么办?”

  严明心也觉得该睡了,听到许鲸的话,他却道:“放心吧,交流会这么重要,怎么会有老师特地提问我?明天我们坐到后面去,安心低头记笔记就行了,别出那个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