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约在一间茶馆,朱容全许鲸还早到,一见到许鲸,朱容全给他倒茶,笑道:“不错,出去小半年,人又精神了。”
“您也是,老当益壮。”
“比不得你们年轻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已经快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朱容全笑笑,“怎么样,在外面工作的感觉如何?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或者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们解决。”
“挺好的,现在算走上了正轨,我们的工作开展的还不错。”
“听出来了,你这报告写的很不错,那么多支临时实验小组,从报告上来看,你们组的实验做的最扎实。昨天你们回去后,院长还专门向我问起你们。”朱容全欣慰地朝他笑,“你们也算入了上面大领导的眼了,好好加油。”
许鲸没想到院长居然会提起他们,“主任,院长问我们什么呀?”
“就那些,问你是谁,进来我们实验基地多少年了,有没有做出什么成果?院长很看好你。”见许鲸的小表情,朱容全笑道:“别怕,你自身水平过硬,放到哪里都很说得过去。”
许鲸摇摇头,小声说:“我还要努力,昨天去报告,我在上面紧张得很。”
“哈哈哈,年轻人多练练就没事了,下次还让陈见弧多给你几个机会。”
朱容全又关心了许鲸他们临时实验基地的其他方面,得到答案后,轻轻拍了拍许鲸的肩膀,“你们现在出去做实验,条件是艰苦了些,不过大家都是从这样的经历走过来,慢慢你们就能积累到很多东西,做出自己的实验成果。好好努力吧。”
许鲸点头,给朱容全续了茶水,“谢谢您的鼓励,我现在水平还不怎么样,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继续努力。”
朱容全提醒他,“你现在的成绩很亮眼,在我们整个研究基地的年轻人中数一数二,研究基地将会重点培养你,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别怯场。多学习,平时多积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着了。”
许鲸不明所以,不过知道主任在婉转地提醒自己,忙点头,“嗯。”
朱容全本身很忙,跟许鲸说了会话,就回研究基地去了。
许鲸回去跟陈见弧一说,陈见弧也不清楚实验基地现在的动向,“既然主任提醒了你,接下来我们实验基地肯定会有动作,你多积累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着了。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还有我们在背后撑着你。”
许鲸从没想过居然有一天能走到这么一个高度,说不心慌不可能,不过在心慌之余,他心中又充满了斗志。重活一世,他总得做出一点成绩,才不辜负这番奇遇。
他带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重新回了临时实验基地,出去一个多星期,他们种的水稻已经开始灌浆了。水稻的叶子还翠绿,不过穗子已经开始饱满起来,轻轻掐一颗,里面满是白浆。
刚灌浆的稻子鲜嫩清甜,许鲸有时会掐一颗放到嘴里咬一咬,尝一尝丰收的味道。
二代稻种产量不怎么样,比起现在成熟的稻种差得远,不过它们不需要反w射线装置,种植成本只有反w射线中水稻的三分之一,如果这款产品能成熟,并且推广起来,农人们将受益无穷。
许鲸私下用守望号检测过,他们的水稻在反w射线方面不错,成功率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就是不知道性状稳不稳定,能不能继续保持。
许鲸他们小组负责两亩田,其他小组也各自负责两亩田,大家的田都在一起,相比起来,许鲸的水稻种的格外好,哪怕大家的水稻结的穗都不怎么样,他的水稻愣是格外饱满,青翠。
其他师兄师姐没话可说,只拍着许鲸的肩膀感慨,“现在我们跟你一起种,大家都是从育苗开始,也没有哪个步骤有区别,怎么你却种得那么优秀。你来说,大家都有异能,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呀!”
这许鲸还真不知道,为了这次实验,他没有添加额外的肥料,只是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种他的水稻,别人怎么做他也怎么做,他种的水稻愣是从一开始就比别人种的好,到现在,区别越来越大。
只要从田里走过,大家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哪些水稻种的不好,哪些种得好。许鲸的水稻鹤立鸡群,在一连片实验田中非常明显。
这种凭自己本事种出来的水稻,大家想嫉妒都没办法。
听着师兄师姐们的打趣,许鲸跟着傻笑两声,可能真的是天赋。
水稻很快就要收割,实验基地千方百计从外面调来机器。
他们刚来时大家都是一群弱鸡,白大褂下肌肉苍白羸弱,现在不少人连腹肌都练出来了,胳膊上全都是结实的肌肉,一层小麦色显得非常健康。
与此同时,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好了不少,眼下不再是一片青黑色。
尽管这样,大家也不想手动割稻。
种水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面朝黄土背朝天。水稻对劳动的需求非常高,从育种开始,大家扑在两亩实验田中,基本没有停过。哪怕是比较闲的时候,隔三差五也要去稻田里拔草,省得野草跟水稻争营养。
好不容易熬到水稻成熟,有人试着收割,只收割了小小一块,半条命就要去掉了。
水稻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粘到身上又痛又痒。水稻叶子也很锋利,一不小心就能在身上拉个口子。而且割水稻要弯着腰,弯腰十分钟二十分钟还好,如果从早到晚弯着腰猫在地里割水稻,一群实验员的腰都快要废了。
综合下来,哪怕去外面找机器很困难,运输成本也挺高,大家还是宁愿勒紧裤腰带,从口粮里省出这份钱去租机器。
许鲸无所谓,他种田种了那么多年,早就练出来了。不过大家都请机器,他也挺乐意跟着一起去。
要不是他们现在的水稻还处于保密阶段,不可以流出去,就近请农民过来割水稻也挺好。
农民们种了一辈子田,技术很不错,割水稻又快又好,割出来的水稻还没那么多杂质,还不破坏田里的规划。
农民们也能得些实惠,毕竟现在要找个地方做工挣钱不容易。
许鲸眯着眼睛畅想,等明年他们开始大规模实验后,就能请附近的农民过来跟水稻了。
割水稻这几天很热闹,整个临时实验基地都弥漫着一股辛辣的青辣味,那是水稻隔断后,稻子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许鲸他们得把割完的水稻拿出来去除杂质,然后各自找地方铺塑料膜晒干。
现在已经是冬天,到处都是呼呼的北风,水稻倒是干的很快,不过他们得提防雨雪,要是一场雨雪下来,他们劳动半年的成果估计就要废了。
等水稻晒干,他们还要统一送上去评比。这批水稻是实验用的水稻,他们这边简单的做了个化学分析,不过仪器不全,要具体的分析,还得送到研究基地去。
齐云至周末会回来,帮手一起晒水稻,有他在,再多的疲惫似乎都能冰雪消融,许鲸动力满满,一点都不觉得累。
在外面干的活太多,哪怕许鲸已经非常注意,日常也会擦保湿产品,不过被风一吹,手和脸还有脚踝等地方还是有龟裂,每天用热水一烫,就火辣辣的疼。
江晴鹤看不过去,“赶紧去守望号上买新的产品,你们这些产品效果太差了。”
江晴鹤和俞战远实现了目标,今年一年给许鲸挣了五千多万积分,在守望号上,许鲸称得上富豪。
第148章保湿
天气太冷,许鲸最终决定遵从江晴鹤的美好建议,在守望号上买了一批保湿产品。
守望号的保湿产品大多都是精油,香味清淡,效果很好,许鲸抹上去的第二天,身上就不疼了。接下来差不多一个星期,无论怎么风吹日晒,都没再皲裂过。
基本上整个临时实验基地的同事身上都有皲裂,一个两个跟老农差不多。
许鲸身上的皲裂好了之后,他特地在守望号上买了一批原材料,手工制作保湿精油,忙活了一个多星期,给临时实验基地的每位人员都送了一小瓶。
他这个暖心的举动受到了大家热烈的欢迎,一时间大家嘴里都是“吾家有弟初长成”的呜呜感动声。
男同胞们还好,大家都出粗糙了,不管怎么风吹日晒,随便对付一下就行,反正有肌肉,大家已经很不嫌弃了。
女生们惆怅自己脸上被吹出了高原红,大家千方百计购买各种保湿产品,还有不少外国代购的产品,钱倒是花出了一大把,奈何效果一点都没有,无论再怎么柔弱漂亮的女生,待了这么久之后脸都是又黑又黄,有些更是向身材又粗又壮发展,整个人都快变成了村姑。
许鲸长得好看,皮肤好,水灵灵的,怎么晒都晒不黑,大家卧谈会上没少把他拎出来打趣。要不是齐云至下手太快,许鲸现在已经成家,觊觎许鲸的男男女女们肯定不少。
他的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师姐们没少逼问他用什么护肤产品,奈何他就是天生的皮肤好,又吃了随身灵田那么多东西,养得好,临时实验基地的师姐们想在他这里讨个一招半式都没办法。
收到许鲸送的东西,师姐们都很惊喜,“哪里来的?”
“我自己做的,找老乡收购的茶油,添加了一些东西,算是土法护肤品。我自己也在用,效果不错,你们试试。”
许鲸做不出科技含量太高的保湿产品,只能在原材料上下功夫。他也没添加太多非守望号上购买的保湿物资,拿出去检测应该检测不到问题,不过效果确实不错,他自己用了也没在皲裂。
师姐们感动得不行,一人一瓶分了个精光,不少师姐转身就给他一个充满香味的大拥抱,“谢谢小禾,等有空我们一起请你出去喝茶。”
许鲸脸倏然红了,忙边躲闪边摆手,“喝茶就不用了,大家先用用看合不合适。”
保湿产品这种东西见效很快,第二天不少师姐就回来反馈,脸上的皲裂已经好了不少。
隔壁实验小组的师姐代表一群师姐过来问:“小禾,你找老乡收购的茶油还有没有剩,那老乡手里还有没有?匀我们一点吧,我们按市价出钱买。”
看着她的星星眼,许鲸不解,“师姐,你们手里的精油不够用么?我那里都是还有一点,不过剩的不多。”
“够是够了,不过这精油效果非常出众,马上要过年了,我们在这里猫了小半年,也没什么好送给家人。我们想问一问你知不知道哪里有这些精油卖,我们再买一点回去,当做土产送给亲人,省的还得绞尽脑汁再想要带什么回去了。”
许鲸摇头,“这年头没什么人特地去种茶树,这些茶油还是我托人特地上山摘的茶籽,茶籽摘回来要送去检测,含w射线合格的才留下,程序挺多挺麻烦的。”
许鲸怕露馅,特地找梁良子他们上山一趟,专门付钱请他们摘野生茶籽。现在已经不怎么能在山上找到茶籽,忙活了很久才得到这么一点,师姐们他们就算想找也找不到。
师姐们失望,“那就算了,我们再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当涂特产。对了,小禾,你的农场运行的怎么样?年末还能在你那里订到菜吗?”
许鲸笑:“现在农场归我的合作伙伴经营,可能我得写信去问问才知道。”
“哎,要不你帮我们留一点菜出来吧?我们按市价购买。”
某位师姐这么一问,大家都涌过来了,“小禾,你们农场今年还杀猪吗?我想要半头猪。”
许鲸抬眼认真问:“白师兄,我们的猪可能有三百斤以上了,半头你确定吗?”
白师兄爽快地点头,“确定,多多益善,要是你不为难,给我一整头,我也能消耗得了。”
“哎,你可别在人小禾的便宜,他们农场的东西什么时候缺人买了?小禾,你要是方便的话,你们塘里的鱼给我留一些,给我留三十斤左右吧。”
身边的科研员一直是许鲸他们农场的重要客户,这年头能读到大学并且出来做研究的研究员们大多都不差钱,许鲸他们农场的东西卖的贵,口味非常好,要不是沾了同研究基地的光,大家还不一定买的上。
许鲸不敢打包票,“我写信过去问问,要是能留一定给大家留,现在离过年也没有几天,我不知道我的合作伙伴有没有把菜都订出去。”
听他这么说,身边有人懊恼地一拍脑袋,“唉,一门心思想着搞实验,忘了这件重要的事情了。”
民以食为天呐!过年亏了这张嘴怎么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