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A -A

  本来程羽的金币还要更多一些,不过他兑换了一些香料的种子和食材。像是什么花椒、八角树种子诸如此类。不过也因为这些东西使仙客楼把来雁楼比下去了一截。

  此时,仙客楼在文唐国一共开了30家,几乎在文唐国所有的城池内都有一家仙客楼。而程羽的糕点店,也在主要城市都有了分店,店铺不大糕点的种类也不多,但是胜在冰糖的质量好,所以一直以来也是供不应求的。

  而万花楼的陈小婉已经完全控制了文唐国内所有的重要消息获取渠道。定期给骆非霖禀报重要的信息。等骆非霖接到有武明国权贵进入文唐国朝文城而来的时候,那迷路的四人已经进了文城。

  “少爷,这里好冷。”其中一个青年裹紧身上的裘衣,这里实在是比武明国冷多了,风都要给他吹透了。

  “谁让你平时不好好练功,你看我们仨怎么不冷。”被唤作少爷的青年让身后的侍卫递给他一个暖炉。看青年真是冻得鼻头都红了,叹了口气,对身后吩咐道:“找家客栈。”

  得了令,快速的去找合适的客栈。很快就回来了,引着主子一同前去。几个人刚进了客栈,旁边的酒楼门口停下一辆马车,从马车下来一男一女直接进了酒楼,不过那四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男一女自然也没看到进了旁边客栈的这四个人。酒楼的牌匾上写了三个字:仙客楼。

  一男一女就是唐卫庄和唐卫兮。两人进了仙客楼,小二认识这两位贵客,带着两人上了三楼。雅间里已经有三个人,分别是骆非霖、骆非易和程羽。五个人围坐一桌。

  唐卫兮自从被程羽救了之后,就对程羽特别尊敬,后来又知道程羽和骆非霖的故事,感动的惊天动地的,誓做他们的支持者。对于程羽到底怎么跟唐卫兮说的所有人都很好奇。但是俩人就是不告诉他们。骆非霖是知道真相的,但是实在是耻于说出口,自然也就保持沉默了。

  程羽:“去武明国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

  唐卫兮:“听来什么消息?”

  程羽:“关于武明国太子的。”说着拿出一封信递给公主殿下。

  公主殿下拆开信,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其中大篇幅的笔墨重点写的是武明国太子其人其事。

  武明国太子—明珏,今年已经20岁,是武明帝的三儿子,上面还有两个嫡出的亲哥哥。不过武明国尚武,一切以武决定。明珏可以说是皇子里天赋最好的一个,13岁就打败了所有的皇子成为太子。而明太子可以说是性情中人,喜欢结交朋友,经常以武会友。在民间百姓口中风评不错。

  公主看完信函交回给程羽,努力板着脸说道:“市井流言,不能做数的。”

  在坐的都知道公主是信了七八分,心里满意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承认。不过众人也没有戳破。

  “做不做数不重要,见其人也未尝不可。”骆非霖拿出陈小婉的密信递给唐卫庄。

  “明太子来了文唐国,还是朝着文城来的?”

  骆非霖点点头。“也许现在已经在文城了也未可知。”他已经通知了陈小婉,让她派人关注今日往来进城的人。想来,如果明太子真进了文城,没几日他们就会接到消息。毕竟有些人的锋芒是与生俱来的,想着也遮不住。

  客栈内,四个人要了两间上房。让小二准备了热水,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疲惫和寒气。收拾妥当几个人都聚在了为首的青年房里。

  “主子,旁边就是仙客楼,我叫了几个菜一会儿就会送来。”最后进来的青年已经把周遭的环境都打探清楚了,还顺道去仙客楼定了饭食。

  为首的青年点点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衫。样貌不像骆非霖那样秀气,也不是程羽那般英气逼人。脸型略方,剑眉大眼,透出几分戾气。体态匀称,肤色古铜色。像是个练武之人。旁边的青年比起他要秀气的多,虽算不上龙章凤姿,也是个翩翩公子,身材也要比他瘦弱许多。另外两个人身材魁梧,一看就是练家子。

  没一会儿功夫菜食就被小二送了上来。

  “这里没外人,一起坐下吃吧。”青年开口,让几个人都坐了下来。几人谢了赏赐纷纷坐下。

  “太子,我们这已经走了2个月,是不是该传个消息回去?”

  “太子,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太子,要不要再给皇后娘娘传个消息?”

  “太子,要不要......”

  明珏打断侍卫的话,都说练武之人话少,为什么这俩人是个话唠。“消息可以传,就说我们在仲夏之前回去。”

  其他三人:“......”太子殿下,现在还不到腊月,仲夏之前回去,还要逛五、六个月?!倒不是担心朝堂会有变化,而是出来这么久,回去圣上不会把太子怎么样,但是会不会给他们罚去守边。

  明珏知道他们担心什么直接说道:“放心,父皇不会把你们如何,一切有我承担。”

  可是还是好担心......

  明珏不管他们三个的心思,开始琢磨怎么在文城逛逛。

  翌日,明一带回来一个消息,今天城里会举办一场比试,叫做百家宴,参加的都是文城内的大小酒楼。

  明珏只有两个爱好:武和食,自然不会放弃去凑热闹。

  百家宴在百香街的正中央举行,这条街汇集了文城许多酒楼,是文城有名的食街。明珏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围满了人,几个人仗着身强体壮,很快挤到了最前面找了不错的位置做了下来。

  中央有个个很大的石台,台子上有十几个砌好的灶台。台子边上已经都占了人。作为这场比试的判官的都是有名的乡绅客商。而前来凑热闹的百姓也能尝到菜肴和酒楼特别给百姓提供的糕点。

  中间最好的两个灶台的位置,左边来雁楼,右边仙客楼。

  “少爷,坐在那边正中央的少年就是骆小公子,他旁边的就是程小公子。”明一自己又出去转了一圈,打探一番后回来禀报。

  “程小公子旁边那个是谁?”骆非霖长的自是俊美无双,程羽也是英雄少年。不过更让他在意的是程羽旁边的那个人。

  “回少爷,那人是来雁楼的东家。”

  “文唐人?”

  明一没有想到自家主子会问这个问题,摇摇头,“属下不确定,据说来雁楼是两年前开的。至于东家以前是做什么的,来雁楼有什么背景却无人知晓。”

  明珏没再说话,只是盯着那人不语,那人似乎是感觉到明珏的目光,转过来和明珏的目光对上,明显的愣住了一下。不过明珏目光很自然的就转走了,那人看了几次都没再和明珏的目光对上,一会儿也就被台上的比试吸引了过去。

  等到那男人没有再看明珏的时候,明珏又转过来看了那男人一眼。不过很快又转走了,低声吩咐了明一几句话就继续看比试了。

  他们的位置不错,视野很好,台上的举动都看的清楚。今天的天气更是比昨天好了不少,正是快午时的时辰,阳光照在身上很暖和。上面在比试,一会儿就有人端来热茶和糕点,分发过来。

  糕点是程羽糕点铺的糖雪球。这东西明珏在路上没有机会吃。现在吃了觉得味道尤为好。明珏虽然人粗犷一些,但是偏偏嗜甜,只是能吃到可口的甜食的机会不多,除了少量从神清国买来的糕点能入口外,其他的他都不太喜欢。

  这个糖雪球的糖绵绵软软又特别甜,一口咬开,里面的山楂又带着微微的酸味。让他吃了就停不下来。

  明一、明二自然是不敢跟主子争食。但是胡夏敢,三两口吃了自己的一份,手又伸到明珏这里。不过抢不到罢了。

  “一边去,我也不够吃。”急忙护住自己吃食的样子,逗笑了分发吃食的丫头。见明珏几人衣着不凡,样貌堂堂,看着也不像是不地人,以为是路过的客商,笑着又送上一些糖雪球。

  抢食这一幕正好被来雁楼的东家看到,摇摇头,觉得自己是多想了。身后的小厮看东家一直往一个方向看,忙低身过来。

  “东家,是有什么事?”只不过东家没有理会他,挥手让他下去了。

  程羽耳聪目明,俩人挨得又不远。不着痕迹的顺着来雁楼东家的视线看过去。看到了明珏四人。他没见过武明的太子,但这几个人的样貌却不是文城人。拉了拉骆非霖的手,给他了个眼色。

  骆非霖:“……”骆少爷表示没看懂。

  程羽:“……”默契呢,不是说心意相通的人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彼此想的事么。

  骆非霖:“……”赶紧把那本书丢了,你还能挽救。

  第30章千里姻缘一线牵

  最后骆非霖还是看到了程羽想让他看的四个人,心里有了计较。

  台上的比试还在继续,仙客楼今天准备的菜食是烧烤。整条的羊腿切成见方的合适入口的方块,用竹子削成半指宽的竹签,一头削尖,一头削平。把肉块串在竹签上。

  把锅从灶上挪走,露出下面的柴火。灶孔上摆上两根铜质的木棍。两根铜棍宽度正好比竹签的长度窄一些,比肉的长度长一些。把肉串摆上去。等一面烤出肉香的时候翻面,撒上盐,然后继续翻烤。等到快熟的时候,撒上孜然。

  孜然是程羽前一段时间才换的种子,最近才成熟的第一茬儿,除了做孜然羊肉外,烧烤是最能使孜然的味道发挥到极致的烹饪方法。

  撒上孜然后香味儿很快就传了出来。周围的百姓都被这个香味儿吸引住了。

  “少爷,这个味道好香。”

  明珏也觉得这个味道很香,而且从来没吃过。周围的百姓也议论纷纷。

  “真香。”

  “听说这是仙客楼要新推出的菜食。”

  “这什么这么香?”

  “好像是一种新的香料。”

  随着台下议论越来越热烈,台上的香味也越来越浓郁了。最后完全烤熟的时候,撒上番椒磨成的粉末就完成了。这一波一共有十串,做好之后,由丫鬟负责把肉剔在盘中,其中一部分给乡绅和客商端过去品尝,另一部分给坐在旁边的各家酒楼的东家送过去品鉴。

  明珏尝了一口就喜欢上了这个味道。“这东西仙客楼的?”

  明一摇摇头,“昨天去的时候还没有。”

  正说着,旁边有送来吃食的丫头听到他们的对话,笑着说:“这是准备新推出的菜食,左右过几天就有了。”

  “你是仙客楼的人?”

  丫头笑嘻嘻的说:“奴婢是骆府的丫头。”

  “骆府?可否为我家公子给骆小公子带句话?”

  “公子请吩咐。”

  “我家公子是武明国的客商,一路走来,听闻不少骆小公子的传闻,如蒙不弃,三日后,想请骆公子仙客楼小聚。”

  “那要如何给公子回话?”

  明一回答:“我们就住在仙客楼旁边的,客来客栈。”丫头知道这地方点点头表示记住了,送完东西就回去走到骆非霖身旁一边低身在公子耳边回报,一边看向明珏几人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