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学业不可谓不重,而和谷又在高二下半,马上要升入高三。虽然不在学校晚自修,回家也有充足的时间和羽生一起吃晚饭,但晚饭后还是要面对繁重的功课。
羽生不喜欢加班也经常壮着胆子拒绝加班,这会儿洗了碗,靠在沙发上看综艺,和谷在自己房间,灯光从虚掩的门缝里透出来。羽生一向很自觉,并不围观和谷的学业,也不太踏进和谷的房间,只记得床边挂着主人很钟爱的吉他,书架上堆着模型和乐谱。是喜欢音乐的少年。而羽生五音不全,尤其佩服会唱歌的人。和谷给羽生弹唱过霓虹双人乐队羊毛和花的《少年时代》,傍晚的光线落在吉他弦上,和谷坐在阳台风里,夏日把他镀成一个美好的侧影。
羽生在看一个歌唱选秀类节目。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孩子们或者抱吉他或者单手持话筒,或者温柔或者帅气潇洒,对着镜头唱歌。都是二十岁出头的男孩子,青春感很强又很明朗,对着导师眨眼浅笑都令人心动。羽生也才二十三岁,但是总觉得他们比自己年轻的多,在舞台上仿佛会发光。短发女导师点了七号选手的名字,问他:“你为什么来到这个舞台?”
七号选手是个栗色头发的少年,一开始坐在角落里,听到名字站了起来。他努力站直身体,手有点发抖但语气非常坚定地说:“我喜欢唱歌,想让更多人听到我唱歌。”
“但是,如果你唱的不够好呢?像刚才的高音部分和进拍的时机我觉得就有很大问题。”女导师追问。平常温柔示人的她这一期不知为何喜欢挑刺,“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同意你通过。”
七号选手想了一会儿。他眼里的光熄灭了一会儿,又重新燃了起来,很认真地回应:“谢谢您给了我一次机会。我觉得,不够好,就努力做得更好,有问题,就改正。如果因为现在不够好,就放弃努力,因为天赋不是顶尖,就放弃练习,那世界上就不存在梦想这个东西了。”
“我觉得,所谓梦想,就是要去追寻的东西啊。”他说,“所以我来了。我会继续努力的,下一次,会让您毫不犹豫就选择我的。”
掌声雷动。女导师微微动容,点了点头,而缩在沙发深处的羽生也忍不住鼓了鼓掌。他不是第一次看到陈述所谓梦想的选手镜头,但这是他见过的讲的最好最真诚的一次。他忍不住在想梦想这件事。好像已经过了中二热血的十六七岁了,那么现在的自己在做什么呢?
和谷还在学习。也许和谷现在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吧,像他这样的孩子完全可以去p2。但学习本身恐怕不是学生真正的梦想,只是通往梦想的阶梯。羽生十六七岁的时候,背着画板搭公交往返在画室和学校里,春天时候粉色的花瓣都会落在自己身上。他很喜欢画画,从高一起就决定做个艺术生,从此每天兢兢业业练习各种绘画技巧,比如素描和水彩。那时候自己的梦想是考上央美,做个职业漫画家。
为什么后来进了z大设计专业呢?为什么现在成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做着各种各样的设计呢?
他不能忘记自己在高中谢师宴上盯着菜单心事重重的那个夜晚,同学们都在碰杯,而他考虑着如何选择。艺考结果意外地糟糕,没有好的艺术类院校可以选择,但回到学校重拾学业也不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报名z大设计专业,名声高而标准相对宽松,作为综合性大学也非常值得。因此,尽管设计专业并不那么符合羽生的期望,但他还是选择了它。
羽生其实也很喜欢设计。只是,好像人生忽然走上了一条细微的岔路,这样也许也能抵达最终的,漫画家这样一个目的地,但是,更加艰难了。他积蓄的勇气在艺考结果出来之后就消耗殆尽,自认天赋不够,安心学习设计就好。于是大学四年,他很少去想成为一个职业漫画家的事情。毕业之后,顺理成章进了广告公司,拿着还不错的工资,做着挺符合心意的工作。
但偶尔,这个梦想会像根眼睫毛一样,稍稍刺痛他眼眶,提醒他这件事并没有被丢进垃圾桶。
为什么现在在看综艺呢?就算没有天赋……也没有人能阻止自己画画啊。
羽生凉原。他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把电视关掉,去练习人体构造吧。
☆、雨停月升
和谷出来喝水的时候,羽生就在房间里画着很久以来第一张图。听到和谷的敲门声,羽生头也不抬:“进来呀。”
和谷就推开了房门,眼睛亮晶晶地:“羽生你在做什么?”
他眼尖,马上看到了羽生的画笔:“你在画画?”
出人意料的惊喜语气。羽生也被感染得昂扬起来,但还有点羞赧:“只是简单画画。”
“我可以看看吗?”
和谷快步走过去,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可以看到羽生的画……真是太好了。”
“为什么?”羽生被大力赞扬,有些不好意思,“这只是个简单的人像,我还没上色呢。”
“羽生不是说过要成为一个漫画家吗?”和谷说,“我记得。”
什么时候?羽生茫然。
见羽生一脸想不起来的样子,和谷提醒他,“刚刚认识的时候。羽生说拿了一个漫画奖,想成为一个被人喜欢的漫画家。”
“我一直记得的。”和谷连声说,“羽生迈出了一步,没有忘记这个梦想,所以我说,太好了。”
“我真的可以吗?”面对和谷,羽生不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觉得……自己不太行。”
“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画过画了,也很久没有认真看过漫画了。”羽生说,“当了很久的咸鱼。何况,我艺考的时候没有考好,我想我天赋不太够吧,比别人画得好纯属练习多了。”
“如果练习多了就能比别人好,那我也练习。”和谷说,“绘画这种事,和音乐一样,都是天赋和努力互相成就的吧。我不会画画,是真的不会,上过培训班但就是画不好。但是我喜欢音乐,会几种乐器而且水平都不错,这都是因为天生的喜爱和后来的努力吧。如果一点练习都不做,我也不会音乐的。”
“羽生没有时间吗?就当是鼓励我高三学业,一起努力吧。”和谷冲羽生扬扬拳头。
羽生轻轻笑了,同和谷击了击拳头:“好,一起努力。”
“那我,就当羽生的第一观众了。”
也许是梦想被埋太久所以第一时间触底反弹了,羽生忽然之间开发出巨大的激情。他抓紧一切时间在工作之余完成每天的画画计划,综艺和电视少看了(因为没有时间),夜也少熬了(因为和谷提醒说熬夜会影响到绘画精力),垃圾食品也少吃了(因为消化不好肚子疼也影响画画),桌案上的绘画练习成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多起来。
偶尔午休的时候,羽生也在画画。这一个月来他逐渐找到了原本的感觉,笔触越发熟悉和熟练,形准神俱。同事裴橘过来闲聊的时候都忍不住赞叹:“哪阵风把我们羽生同学吹动了,都开始画画了?”
羽生还真的放下画笔想了一下:“……青春力量?”
“和你一起住的小朋友?”裴橘挑眉。
“嗯。”羽生觉得和谷要是听到这个称呼大概会认真纠正“是马上要成年的高二生”。
“羽生同学,你小心点。”裴橘说。
“嗯?”
“你完蛋了,你遇到天命姻缘了。”
裴橘今天也仿佛一个神棍。羽生嫌弃万分。
“我这一整年有事没事都劝你多画点画,怎么一点用都没有,才和小朋友住了一个月,啧。”裴橘说,“爱情的力量这么强大?”
“……你别乱讲。”羽生说,“我们只是同住,相敬如宾,非常纯洁的友谊。”
“小朋友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可我觉得你动心了。”裴橘顺手扔给羽生一个黄桃,“注意身体啊,不要劳累哈哈。”
【今天在学校忙大会的事情,就不回家吃晚饭啦。】来自和谷桐人的消息。
上着班的羽生收到信息,回了一个笑脸的表情。
一个人吃过饭,收拾了碗筷,练习了一会儿构图,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九点多。羽生放下笔才注意到,雨下的有点大了。晚饭时还只是乌云遮住晚霞,现在雨滴正在不断敲击着窗户,噼里啪啦,偶尔还有雷声和闪电。
是雷阵雨,但不知道会下到什么时候。
和谷还没有回来。羽生给他发了信息问什么时候回来,有没有伞。
闲坐了一刻钟,手机屏幕还是没有亮起来。
雨越来越大了。
和谷当然可以借到伞的吧。这么大的雨,有伞也不能骑车了,和谷应该会坐地铁回来。
但他没有回复……电话也没有接通。羽生还是不放心。
时钟指针指向十点整的时候,虽然预感着会像上次去赴五一假期一样失算,但羽生还是冲动地出门了。这么大的风雨,一个人回家太寂寞了。羽生感受过那种孤单。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去接他,和谷一定会比较高兴吧。
羽生想看到和谷高兴的样子。因为太想看到,所以甚至忘记了自己只抓着一把伞的事实。等上了地铁,他才从地铁窗户里看到自己头发微微湿漉的样子,像个冒雨出征的骑士。伞就是他的长矛。
城一中站到站。羽生走出空无一人的地铁大厅,辨认了学校方向,在风雨里避过各种水坑往前走。雨太大了,风把伞吹的摇摆不定,羽生几乎是在泥泞中一步一个脚印跋涉。衬衫有点湿了,狼狈地贴在身上,头发沿也在滴水。早知道如此,不如披一件雨衣。
大概经过了很长时间,也可能只有几分钟,羽生看见了城一中校门的轮廓。保安室亮着灯,昏暗的肥胖人影也许只是保安。羽生在树影飒飒的保安室屋檐下站定,忽然感觉到手机的震动。是刚才风雨太大,心不在焉,没注意到手机忽然已经涌入了七八条信息。
【没有带伞,但是没关系,地铁站很近,马上就出发回去。】
【如果在家的话请烧点热水给我吧:】
【你在家吗?不会来接我了吧?】
【不要来不要来,我已经到地铁站了。】
【我看到你了,你在和我反向而行,那请站在原地不要动,避避雨,我去找你吧。】
【请回复啊羽生前辈。】
【我看到你了,你在保安室屋檐下对吗,朝我招招手吧。】
羽生一条条看完,看到最后,抬起头。远处有人向他走来,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渐渐小了下去,透过雨幕,那是和谷没错。
他很温柔、很温柔地接过了羽生的伞,在他俩头顶撑开来。
“谢谢前辈来接我。”
“但是,下次不许做这样的事情了。”
并不是责怪的口气,但羽生莫名心虚地嗯了一声。
“麻烦到前辈,我会惭愧的。”和谷轻声说。
羽生无言以对。
伞像是撑开了一方私密空间,右方是撑伞的和谷,左方微微倾斜,笼罩了羽生的左肩。和谷说:“走吧。”他们就默默沿着来路走回去,直到雨声渐渐止住,和谷把伞收了起来。
羽生走在一汪汪积水间,因为光亮而抬起头来,看见一片不太一样的世界——不知什么时候,雨停月升。高楼的窗户像浸透了月亮的银光,一扇扇菱镜般闪烁着星子的光。银色的风吹了起来,天地间安静无言。
他默默停了一刻,和谷也停了一刻。羽生几乎可以感受到身旁和谷的呼吸。太安静的空间里,空气都微微燥热了起来。
但他没有说话,和谷也没有。于是他们继续在夜空下沿长路走着,很慢很慢,仿佛可以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走满一整个昼夜,直到梦境醒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