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个人转发时肯定了这一点,并补充,“感觉就像老母鸡努力的张开翅膀护住小鸡仔,怕她被别人捉去,战斗力全开,看谁都像敌人哈哈哈哈哈哈哈!”
她护着唐迎是肯定的,但老母鸡是什么鬼?!
沈知期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群人根本不知道“分寸”两个字到底怎么写!
……
沈知期本来打算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但后来在团队其他人的建议下,索性将唐迎直播的地点搬到了楼下,家里则留作私人的工作间。这样地方更宽敞,也更方便他们过去工作。
因为答应了直播小天工老师的日常,但又不想给大家看唐迎,所以沈知期索性给大家直播了一下装修中的工作室。
当然,作为直播理由的唐迎也在这里。既然是自己的工作室,空间又足够宽敞,自然要按照唐迎自己的要求来装修。所以她有空的时候就会过来看一看,跟师傅们商量一下具体的细节。只是沈知期的镜头从不对着她,大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不过粉丝们现在已经不强求这一点了,自从之前那个老母鸡的反馈之后,他们就找到了新的调侃沈知期的方式,这会儿正在屏幕上花样刷老母鸡,甚至还有人现场作图。
可以说是非常皮了。
直播了一会儿,沈知期的手机就来了电话。有了理由,她便干脆利落的结束了直播,退出来接听电话。
来电人,大魔王。
虽然上次见面刷新了沈知期对自家大姐的认知,但毕竟积威犹在,看到这个名字,他就下意识的挺胸收腹,屏息凝神,“喂?”
“给你们买了点东西,记得查收。”沈知君说话的方式还是一贯的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虽然两个人并没有一起长大,甚至沈知期成长的那段时间,也正好是沈知君接手家里的公司,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作为姐姐,她还是非常关心沈知期这个妹妹的,经常会让人送一些东西过来,沈知期都已经习惯了。
但是她没有多想,直接应下。
不过等真的收到东西之后,沈知期才发现,自己真的想多了。所谓“你们”,只不过是个虚指,这些东西全部都是送给唐迎的。只有几袋国外产的零食,勉强算得上是给两个人的。
……塑料姐妹情。
话是这么说,但沈知君能想着送东西过来,就已经表明了她对唐迎的态度,沈知期还是非常高兴的。
倒是唐迎有些受宠若惊,再三询问沈知期,姐姐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沈知期想了想,道,“你不是要给粉丝们送你做的香吗,顺便也给她弄一些就行了。”
“送给家里的长辈,怎么能那么敷衍?”唐迎不赞同的道,“我回头再仔细炮制些香粉,单独给姐姐做吧。到时候你也可以送一些回家,给长辈们用。”
沈知期想了想,答应了。
接下来的几周时间,唐迎陆续直播了刻章、酿酒之类的工艺,几乎每一次都是好评如潮。随着直播的时间增长,先期那些剪辑过的直播视频,反而又跟着有了热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小天工老师学做手工”,她的人气也稳定了下来,成为日月直播几位超人气的当家主播之一。
一切都按照计划中的样子往前进展,这天,沈知期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一篇写唐迎的文章。
虽然热度足够,也有不少人开始分析“小天工老师的成功模式”,但每次看到,沈知期还是会兴致勃勃的点进去,看到别人夸赞唐迎,就跟自己被夸奖了似的高兴,看到有人批评她,就在心里鄙视对方不懂得欣赏,总之戏很足。
好在这篇文章是夸赞沈知期的。
这位博主显然关注她很久了,从第一期的剪纸开始写起,甚至连“吹糖人小姐姐”的风波也知道,在梳理了唐迎的成功路线之后,便十分感性的写到:
“有很多人都在分析小天工老师的成功模式,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确有这样的实力。
有实力的人,总是会红的,不是今天,也会是将来的某一天。
除此之外,最让我注意的,是小天工老师在直播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感染力。这一点在第三期合香的时候最为突出,虽然只是作为观众看着她合香,但很多观众反馈中都提到,自己好像也跟着静了下来。
这种感染力,是很多人羡慕而不可得的,一种天然的特质。
真正要去分析的话,当然可以将她的成功数出个一二三四五,但我并不觉得,能够有人凭借模仿小天工老师而红起来。
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个小天工老师,像她一样话题十足又实力高强,同时还能够感染观众,把人代入她自己的那个世界中去。
这几周以来,网络上的评论之中,最令我欣喜的一点是,越来越多的人将视线放在小天工老师的作品上,而非她本人。按照最初网友们的猜测,她很有可能是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很少有人关注这一点了。
不是因为大家对她的容貌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她身上有比外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
那是一种很纯粹的精神特质,她教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她所擅长并且热爱,倾注了心血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她眼中是美的,所以我们看来也是美的。
当然,这要感谢她的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用长相来作为炒作的噱头。”
沈知期看完全文,感觉完全说到了自己心里,此人竟有如此慧眼,她毫不犹豫的给对方打赏了99,然后又将这篇文章看了一遍。
这种感觉也许别人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每天跟唐迎朝夕相对的沈知期却最有发言权。一开始,她的确是因为唐迎的长相而关注她,甚至对她颇有好感,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尽管每天都能够看到这张脸,但沈知期却已经不像最开始时那样时刻在意这一点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她忽视了唐迎的外貌,或者看腻了什么的,只是相较于外表,她从唐迎身上看到了更多东西。
那些纯粹的、美好的、可爱的品质。
她很庆幸那天在民俗街见到唐迎的时候,自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接近她。虽然表面上看,这样做给唐迎带来的好处和变化更大,但只有沈知期自己知道,唐迎给她带来了什么。
不想的时候浑然未觉,察觉到才发现已经不可或缺。
她存在于沈知期的生活之中,像是一个明确的、有指向性的存在,填补了许多沈知期从前没有注意到、但却至关重要的地方。
不但有花团锦簇,也有静夜月明。
作者有话要说:在停电和生病的艰苦环境下坚持码字的作者菌,你值得拥有!
我先去躺下了……
捉虫
第24章心甘情愿
沈知期这套房子在顶楼,当然是没有地下室的,唐迎之前本来打算准备一个柜子,模拟出地窖的环境,用来贮藏制好的香。结果沈知期不愧是土豪,听她一说,立刻开着车把人拉到了郊区。
虽然她习惯了住在市中心,但不代表只有这一套房子。郊区的别墅虽然不经常住,但装修早就做好了,也一直有人在打理。尤其还特别装了一个地下室,原本是用来放红酒的,现在用来藏香正好。
大半月过去,两人再次来到别墅。
一进地下室,沈知期就闻到了一股香气,淡而悠远。
窖藏过后的香颜色转淡,浅棕色的香看起来十分细腻,纹理内敛,细密紧实,表面甚至隐约有泛光之感,触手也不会像普通的香一样沾上香粉。
随着一盘盘的香被取出来,香味变得浓了一些,而且因为有好几个不同种类,所以味道也有些混杂,但却意外的好闻。
最多的自然是要送给粉丝们的。因为是批量制作,所以在沈知期的提议下,唐迎除了十位幸运粉丝之外,还为自己的直播间打赏前十的土豪也准备了一份。
虽然土豪们的打赏并不是为了她的回报,但能够收到这种手作的物品,肯定也会觉得惊喜。
剩下的才是给沈家人准备的,有好几个不同品类,比如给沈知君和沈知非这些年轻人准备的,就是醒神静心类香,工作的时候点效果最好。而给老人准备的,则是凝神安眠一类,晚上点了睡得更好。
考虑到年轻人们工作繁忙,可能没时间摆弄这些东西,唐迎就搓了线香。而退休在家养老的长辈们空余时间更多,对这些传统的玩意儿也更感兴趣,她就做成了香珠,到时候放在香炉里隔着炭火细细将味道熏出来,远比直接点燃的线香要更值得品味。
为此她还准备了配套的香插和香炉,到时候随香品一起送过去。
见她准备得这么周全,沈知期都不由得汗颜。她也不是没给家里人送过东西,往往就是去到店里看中什么拿什么,刷完卡店里自然会派人把东西送上门,完全不需要她操心。
两人将香分装进特别定制的盒子里,然后回到市里,给粉丝的自然是交给工作人员去发快递,同时也在微博上发一个通知。而给沈家人的,则由沈知期亲自送过去。
其实对沈知期来说,唐迎的这份心意,比礼物更重要。所以她将香送回家之后,也没多说什么。哪知第二日就收到了哥哥沈知非打来的电话,“你那个香,真的是你的小朋友自己做的?”
“我亲眼看着她做的。”沈知期道,“怎么了?”
“爷爷奶奶上了年纪,晚上一直睡得不好,总是惊醒,你也是知道的。昨晚点了那个香,说是一觉睡到天亮,特别沉,还没做梦。”沈知非道,“比医生开的各种保健药效果都好。”
“所以呢?”
“所以我来问问,你的小朋友有没有兴趣出售配方。”沈知非沉稳的道,“这样的东西,如果能够推向市场,能造福多少人?”
沈知期有些意外,不过一家人里,除了她各个都是商业嗅觉敏锐的人,既然沈知非做出这样的判断,就说明这个市场大有可为。不过,“但是唐迎跟我说过,即使是同样的香方,不同的两个香师做出来,效果也截然不同,更别说是机器了。”
“可以理解。”虽然并不一定手工的就是最好的,但是经验赋予每一位香师的触觉和感受,是机器做不到的。但机器也有人没有的好处,那就是稳定。只要有可行的方子,就能保证做出来的每一根香都一模一样,即使效果稍微打一点折扣,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想了想,道,“我认为这方面还有改进的可能,不要求效果有唐迎做的那么立竿见影,只要的确有效就可以了。”
“那我先问问她。”沈知期道。
这个发展有些出乎预料,但沈知非既然开了这个口,心里必定已经有了把握,沈知期琢磨了一下,也觉得这对唐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她想得很现实。
虽然直播间经常有粉丝调侃唐迎是个“靠才华吃饭的女人”,但实际上,她除了直播间的打赏之外,还真没有其他收入。虽然唐迎的人气很高,打赏也不少,但每一周的直播,要做到言之有物引人入胜,投入同样不少。
可以说,如果没有沈知期在背后支持,唐迎自己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起-点。
以前沈知期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反正钱多得躺着花一辈子都足够,全拿出来给唐迎挥霍也是她心甘情愿,谁都不能说什么,自然也就不会在意这方面的事。
但现在被沈知非一提起来,她的想法却又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唐迎所会的那些手艺,不管哪一项拿出来,都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何况她身兼那么多种类?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