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A -A

  她也意识到这个话题出现在此时此刻有些煞风景,于是反问道,“你呢?在想什么?”

  “我……忽然想起一句诗,不记得下一句是什么了。”沈知期说。

  “什么诗?”

  “水中月是天上月,或者海中月是天上月?”沈知期也不太确定。

  这还真不是唐迎擅长的领域,她也很少读这方面的书,自然说不出下一句来,只能道,“很衬眼前之景。”

  好在沈知期似乎也无意跟她讨论诗句,说完之后,就将话题转开了,“等开春了,我们可以到湖上来吃鱼,还有湖里生长的野菜,味道很好。”

  “好。”

  她们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绕着整个南湖转了一圈。虽说自然风光凋零,但也还有别的风光可看。就是湖面上风更大,下船时两人都被吹得浑身冰凉,在外面根本待不住,回到车上开了空调,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等沈知期开车回到家,时间已经靠近十二点。放松下来才感觉到了疲惫,两人各自洗漱,上床睡觉了。

  不知道是因为太累了还是因为这一天的确很放松,唐迎睡得很沉,依稀记得做了几个梦,但醒来就一点都记不得了,只隐约感觉应该是很好的梦,所以睁开眼时,心情也跟着很好。

  她难得的没有睁开眼睛就立刻下床,整个人陷在柔软的床铺里,滋生出了一身的懒意。

  手机“滴”了一声,唐迎拿起来一看,居然是沈知期发来的渣信消息。

  ——早上好,醒了吗?

  还不习惯二十一世纪交流方式的唐迎有些不解,她醒了没有过来看一眼不就知道了吗?若说不想打扰她,敲门和发渣信好像效果也都是一样的。

  不过她还是回了一句。

  ——醒了。

  ——不想起床。

  沈知期的回复来得非常快。

  有了同伴,唐迎本来因为还没有起床而生出的几分心虚立刻就散了。

  ——不想起就多睡会儿。

  ——睡不着。

  ——那怎么办?

  ——来聊个五毛钱的。

  ……

  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两人居然躺在床上聊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手机开始发烫,唐迎看了一眼时间,才倏然意识到这一点,不由大为惊骇。

  除了研究各种工艺的时候,她很少会有这种连时间流逝都不知道的感觉。

  而她跟沈知期说了些什么?唐迎翻回去看了看,发现居然全都是没什么内容的废话,从头看到尾也还是不知道其中究竟哪一点有魔力,能让自己在其中耗费那么多时间。

  真可怕。

  唐迎立刻关上渣信,查看了一下手机上其他有消息提示的pp。

  渣浪上非常热闹,因为沈知期昨晚后来又晒了一组图,包括她跟唐迎去过的所有地方,可以说是将这一天的行程展露无疑。虽然照片是回家之后发的,但粉丝们却还是致力于解码各个地点,打算顺着这条路线来个一日游。

  ——虽然不能跟偶像一起约会,但我可以走我偶像走过的路。

  唐迎至今不明白偶像的魅力何在,但自己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她还是心怀感恩。将艾特自己的内容翻了一遍,退出渣浪客户端之前,她鬼使神差注意到了沈知期那组微博的最后一张图。

  这张照片唐迎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拍的,角度非常好,正好将天上水底两个月亮都收入镜头之中,远山近水、波光粼粼,皎洁的月色为所有景色蒙上一层淡淡的光,如在梦中。

  她点开大图看了一会儿,忽然又想起那句诗来。

  水中月是天上月。

  唐迎忽然也对下一句生出了无限的好奇心。

  有问题,找某度。唐迎打开浏览器,将这句话输入了进去。页面跳转,进入了搜索页面,她第一眼扫过去,不由微微一怔。

  海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眼前人是心上人啊……

  沈知期是真的不记得,还是只故意说给她听?

  第39章愁啊

  天色黑沉沉的,唐迎坐在窑洞前,火口的木柴燃烧形成的火焰跳跃着,将她的脸照成一片明红色。木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盖过了山林间的各种声响。

  四叔在她身后催促,“迎丫头,火候够了!”

  “再烧一会儿。”唐迎沉声说。

  四叔的眉头皱起来,不停的走到火口旁查看,然后又回来催促她。他是整个天工阁最好的把头,专门负责掌管烧窑的火候。这个位置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人才能够担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判断方式,什么时候该添柴,什么时候该降火,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也就更容不得别人不听。

  “你这是在糟蹋东西!”四叔气得要死,“烧过头了,颜色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四叔稍安勿躁。”旁边一个清朗的男声劝慰道,“迎儿心里肯定有数。”

  “琳儿你不用帮她说话,我看她快被捧得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我看了四十年的窑,难道还会看错火候不成?”四叔气哼哼的道,“既然不肯听我的,又何必请我?”

  唐琳微笑,“那是因为四叔你不知道她烧的是什么。请您老人家过来,也是因为年轻人经验少,要有个长辈坐镇才安心。”

  “那你倒是说说,什么东西这么要紧?”

  唐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笑着吟了一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你、你是说……!”四叔吃惊得话都快说不利索了,并且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是……秘色瓷?”

  “是。”唐琳道,“迎儿这两年一直致力于还原这种工艺,这一回把握是最大的,否则也不敢请您老人家出山。”

  四叔被他一捧,反而清醒过来了。

  秘色瓷是唐迎自己说的,至于这窑里烧出来的是什么,那就只有开窑的时候才知道了。

  他并不怀疑唐迎的天赋,但她学着烧瓷器才多久?能把天工阁所藏各种工艺弄清楚就不错了,这秘色瓷早就失传,莫说制作工艺不晓得,就连成品,他们天工阁如今也没有了,只靠口口相传方知其色。

  这样唐迎还想烧出来?

  “异想天开”四个字在四叔心里转了一圈,到底没说出来。

  天工阁传下来的手艺多种多样,大家平日里都在切磋工艺,所以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懂两三种工艺,比如烧陶瓷的多半也会烧琉璃,如唐琳这样出色的弟子,懂个七八种手艺也不出奇。

  可是唐迎……唐迎和他们所有人都不一样,她是个天生的手艺人,学什么都一点就通。她还没学会走就开始抱着各种工具玩儿,到今年二十岁,族中的技艺基本都跟着学过了。

  就在四叔思量时,唐迎忽然站了起来,走到火口处查看了片刻,转身道,“够了!”

  烧制的时间够了,但要等窑里的温度降下来,开窑还得等上几天。

  也不知道四叔回去说了什么,等到开窑这一天,族中大部分人竟然都来了。唐迎亲自主持将窑洞的墙拆下来,露出里面烧好了东西。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然后露出一脸诧异。

  却见里头放着的,是一只一只的匣子,而非他们所想的瓷器。

  有人小声道,“据说秘色瓷盛放于匣钵之中烧成,不过明火,莫非是真的?”

  真的假的,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唐迎郑重的将一个盒子捧出来,小心的打开。一抹翠色便在所有人面前漾了开来,引得众人吸气连连。

  他们或许并不都懂烧制瓷器,但鉴赏却是没问题的。唐迎捧在手心里的这个青瓷的盘子,清、透、亮,莹莹翠色,不仔细看几乎能将之错认成玉石。

  “秘色瓷!”不知是谁激动得叫了一句。

  虽然在场这些人中,谁也没有真的见过秘色瓷,但此刻,他们脑子里却是不约而同的出现了这个词,并且生出一种莫名的笃定。——如果这还不是秘色瓷,那什么才算?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唐迎将手中的盘子往地上一扔。

  啪——

  这声音简直像是响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他们忍不住跟着哆嗦了一下,甚至有人下意识的伸出手,似乎想要挽回。好好的盘子,竟然就这么摔了!

  但很快就有人看出,这是因为盘子有瑕疵。

  身为工匠,少有不追求完美的,即使好的部分再好,但有瑕疵,那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唐迎一路开一路砸,一开始所有人都跟着心惊肉疼,到后来却渐渐淡定了,只是仍旧提着一颗心,为的是——这满满一窑瓷器,究竟能不能烧出一件整器来?

  不要多,只要有一件,也就算是烧成了。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