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A -A

  宋学慈面无表情开口:“诸位大人,若是大帝今日不得空,我们便先行告辞了。不过,还望索夫大人转告大帝,本官之所以劝说贾珍前来,不是怕了你们罗刹国所谓的千军万马。因为,本官还是有这点自信的,吾一人可抵千万人!说起来也是要感谢贵国,让本官认识到自己还有武学天赋。”

  满殿所有人:“…………”

  “宋大人,切莫动怒。”索夫硬着头皮,打破满殿的死寂。毕竟,他们罗刹堂堂远东大元帅亡故在大周区区一文人手中,所有人听起来心情都有些复杂。

  “宋大人既然前来了,自然也是有所期待的。知道您是为两国邦交,为了两国没有战事,是为百姓而来。”索夫和声道:“我们自然也是这个打算。但是宋大人说句情理的话,我朝大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接二连三的遭受亲人离开的打击,也得给他一些时间承受。”

  “公私分明。”宋学慈言简意赅:“当时是战时。要将战时的伤亡在战后论,那我们之间,两国之间的旧账可得算个几百年前。就两百年前,罗刹的国土还不过是小小的弹丸一地。你们开疆拓土时杀戮,给过承受时间吗?”

  索夫闻言面色一青。

  “走!”贾珍直接一拍桌案:“早就就不该谈。这帮都是地痞无赖,没有诚信的。跟他说国家,他能够扯私人,说理智又找情感。个个都是狡辩的好手。”

  贾珍话一出,大周一行纷纷直接起了身,随着人往外走。

  眼见着一帮人都是怒气冲天的离开,索夫看了眼保罗,忙不迭把人劝回来。毕竟,若是出去宫外,看到戒严寻找的士兵,被发现了端倪,怎么办?

  见状,保罗缓缓松口气,眸光时不时扫了眼吃得正香的贾珍,眉头拧成个疙瘩。这到底是演技太好还是真不知大帝失踪之事?正深思之计,有大帝心腹悄然来报,闻言,保罗眸光一亮,看了来报的宫侍,急匆匆往正殿而去。

  殿内,大帝正胸膛一起一伏的坐在椅子上,平复自己这大半夜以及一早上的屈辱遭遇。他竟然会在城外的乱葬岗!

  “显灵?怎么好端端的早不显灵晚不显灵,就在贾珍一行前来的时候?”大帝扫眼跪地匍匐的侍卫首领,眼眸瞪得咕噜圆:“你们这帮废物!废物!”

  作为皇帝,他怎么能相信先前传递过来的显灵之事。若真信了这,那么就代表他筹划十来年的东征计划将功亏一篑!

  把所有人都骂过一顿后,大帝看着前来的求见的保罗还有急召回来的索夫,示意其他人退下,独留了索夫和保罗,压低着怒火询问贾珍的武力一事。

  “以微臣这些日子所查,贾珍的确武功盖世。但是却又一弱点,爱吃。”保罗建议道:“微臣私以为可以从这着手。至于显灵之事,还望大帝恕罪,微臣并未亲眼所见,且大周内鬼神之事真真假假太多,我一时间不能断言是真是假。”

  “索夫,你呢?”罗刹大帝面色漆黑若锅底,直勾勾的扫向索夫。

  “微臣先前亲眼所观,的确……”索夫面色带着分灰白,连连磕头:“以微臣这些年的见证,那一次祭台上风云突变,非弄虚作假一词能够解释。不过微臣倒是听闻大周的确有些秘法在。微臣先前动身前来的时候,已经让大周那边将贾代善之子,贾珍的叔叔贾赦绑了,而且也在让人寻能人异士。只要我们拖延时间一二,到时候这些能人异士前来,自然就能够戳破贾珍的面目了。”

  听到这话,大帝的面色才缓了缓:“让王爷那边尽快。”

  “王爷已经委托了他的门下老鹰全权代表他处理东北之事。”索夫顾不得擦拭额头的汗珠,低声道:“老鹰人在哈城,定然会抓紧时间办妥的。”

  “朕只看最终的结果。”罗刹大帝厉声:“还有牢牢看好了贾珍一行,给朕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人。觉得不能再发生远东帅府那样的事情!”

  “是,微臣遵命!”

  “还有,”罗刹大帝眼眸沉了沉,“必要的时候越过哈城,直接朝宁城发动进攻。朕就不信……”

  话还没有说完,罗刹大帝忽然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像是有人掐住了他的脖颈。费劲的挣扎着,罗刹大帝脖颈微微一转,就见此刻殿内,所有人都是一副痛苦的表情,不由得眼眸瞪大了一分。之前半夜惊醒所面临的恐惧感又不由得袭满全身。

  一墙之隔的贾珍土匪似的,将腿翘在扶手上,自己身子斜着躺着,双手捏着咯咯作响,猛地一下子将正殿内的空气抽干,又一下子放掉,又抽空……

  他虽然看不到隔壁众人的脸色,但也是可以无声给他们一个友好提示的:以后召见外国使臣的时候,能不能注意点,不要跟自己处理政务的宫殿靠太近啊,很容易隔墙有耳的。

  方圆两百米,都是他的地盘。

  眼眸带着一股冷意,贾珍来回反复几次之后,像是无聊了,左手以手肘抵在桌面上,右手指尖在茶几上敲了敲。他当然不懂什么摩斯密码了,但是作为新时代的街舞领舞者,曲谱还是会点的。

  边敲着,贾珍斜睨了眼宫侍,大爷一样的开口:“去泡壶茶再上点瓜果点心,没见爷无聊吗?”

  罗刹宫侍忍着翻白眼,躬身退下。其他陪同的罗刹官吏,对于贾珍的多动,一个上午看下来,已经有些麻木疲劳了。

  宋学慈眼眸扫了眼贾珍传递出来的重点—朝宁城进攻,眉眼不由得紧蹙了一分。他们先前之所以从顺如流让贾赦“被绑”,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之举。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完全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去调查老鹰。故而不去管老鹰还是小鹰是谁,所以要先拿下汪震北,然后迅速夺过东北的军权,重新安排兵防,以防罗刹军进攻。当然,也是为他们的和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可现如今……

  宋学慈眼眸沉了沉,视线不由得往南看了眼,不知哈城,现在情况如何。计划能够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贾赦他爹在哈城那点影响力,以及贾赦在比试时的一把火,把贾赦失踪被绑闹到整个东北都知晓,发动东北民众一起寻找。寻找的过程中自然是引导他们发现汪镇北的叛国之行。

  这个过程他尚且还不算担心,担心的是夺权过程出现意外。他先前会胆大提议夺权,还是建立在蒋舟是众所周知的当今心腹的基础上。他身上要是有当今信物还好,若是没有信物,那就只能祈求上天,让贾赦能够劝说住蒋舟,然后就看贾赦发挥了。

  想想,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去信贾赦。

  ====

  哈城密室内,贾赦饿得头昏脑涨,但他又不好吃东西,密探除了给他喂口水也没其他办法。吃食物,一下子就露馅了。

  可谁知,他这样惨兮兮的就罢了,小蒋还不开窍哦。

  要气死了!

  “你身上没信物,那……”贾赦有气无力的看着偷偷摸摸前来的蒋舟,但看着人面色还泛白,抑郁叹口气。

  这蒋舟也苦逼,伤口就离心脏一分,那箭还带毒的。哪怕仗着绑巴拿大公,从扎伊手里拿了解药。可到底也是伤心脏了。平常时候得精心养上大半年。这非常时候,撑着病体还得忙碌团团转。

  “看在你是病人的份上。我不骂你蠢。”贾赦说话都感觉无比费力,但他还是忍不住得炫耀一下自己个:“得亏老子回来了。皇帝没给你信物,那就刻个萝卜章啊。去拿纸笔来,老爷给你们画一个虎符。”

  第83章和平共处中

  蒋舟倒是不怕自己因为伪造夺军权等缘由被杀,只是他不想拿自己的性命,拿一队人的性命去赌贾赦的人品!虎符,伪造一块能够以假乱真的虎符,竟然在人嘴里说得那般轻松自在,像是喝口水那样简单。

  这都对不起虎符两个字!

  迎着一屋子的死寂,贾赦张张嘴,但发觉他自己连呼吸都有些困难,就不想浪费力气跟人浪费口舌,只抬眸定定的看着蒋舟,让人从他这双满含复杂深情的眼眸中自行领会。

  看着他的眼睛,他开始“说”他跟虎符的孽缘了。

  被拉扯了一下袖子的蒋舟,茫然的看向贾赦。

  贾赦郑重无比的抬手指指自己的眼睛。

  虎符,在其他官员武将眼中的确是很重要的东西。毕竟这自古以来都是调兵遣将的信物。但是请拜托考虑一下他贾赦的出生以及成长轨迹好吗?

  他祖父荣国公贾源和大祖父宁国公贾演,是自打太、祖起义起就一直追随左右了,跟着人揭竿而起,跟着人占山为王,跟着……当然,也是他们老贾家运气好,被强制征兵入伍后跟太、祖爷分配到同一军营之中。秉承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的理念,外加太、祖爷也是肝胆相照,义气云天的人,祖父他们也就从一而终了,在动荡的乱世中从来没想过另投他主亦或是自立门户,就跟着太、祖爷一路起起伏伏,最后倒是功成名就,摇身一变成国公。

  后来太、祖英年早逝,开国不到四年就驾崩了,和宁帝登基时都不过六岁,都是四王八公这些老将们“拉扯”着和宁帝磕磕绊绊坐稳帝位。因为那时,天下还不算完全太平,不管是成为帝王的太、祖还是一帮老将们,都还思维带着些淳朴劲,没“走狗烹,狡兔死”的学问在,尚处于“跟着老大有肉吃”的概念中。

  和宁帝对四王八公这些开府老将颇有好感,对他们的后人也有扶照,缘由自然也是因此。四王八公的开府老一辈都是善终的,入了凌渊阁,不管后代如何,都享受着皇家香火。除此之外,年年还有除夕春祭赏,就怕谁家子孙不孝,无法上贡祭祀,没法生活。

  当然,这些都是背景,用来说明他贾家是牛的,他贾赦祖父贾源有些牛牛。

  有些小牛的祖父祈骸骨之后,没事就爱搂着乖孙,想当年。

  所以,作为在祖父母膝下长大的唯一乖长孙—他贾赦,就算脑子不灵光,也被迫学会了鹦鹉学舌这一技能。

  知晓老一辈们英勇事迹以及无数的糗事。尤其是值得被吹嘘的事情,老爷子更是跟热冷粥一样热了一遍又一遍,搞得他都能倒背如流了。

  比如说,他知晓虎符是怎么来的。据他祖父说,他们揭竿而起之后就躲进山林里,占山为王了。不过那时候神州大地上渐渐起、义遍地,他们也不算打眼。可偏偏当时还有不少外部的财狼虎豹侵略闹妖,但其他人专注那啥。太、祖爷不忍看被外族铁骑肆虐的百姓过得牲畜不如,就灵光一闪造虎符了。毕竟起义军都是打着勤王的旗号。

  现在皇帝的虎符都出来的,不得先一致对外?

  否则鄙视哟。

  这种几乎无赖的逻辑就不管是谁率先提出了,反正按着他祖父吹牛逼的说法,太、祖老人家带着他上山砍了树,然后他这个没眼力见的小弟就傻愣愣的看着老大唰唰两下,雕了栩栩如生的三个小老虎。

  他们两人从小老虎中选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威风凛凛的,然后将山寨里唯一的一根金簪溶了,上色。

  等熬过最苦难的时光,太、祖开国了。这木头虎符便有些不上档次了,但是太、祖也是念旧的,不太喜欢黄金制造,至于青铜也不太爱。

  毕竟,他亲手溶过。

  故而本朝虎符,材料有些特殊。外头用青铜,但是中间老虎肚子里有个小机关,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个小巧的木箱子。据说,都是太、祖爷亲手雕凿出来的。老人家登基了,也没忘自己的手艺—太、祖爷昔年靠着乞讨省吃俭用的攒钱而后去拜师学手艺了。学得还不错,虽说没有出师,但太、祖是个爱专研爱总结学习的人,他自己个还能改善弓、弩。

  小箱子里装的是干土。本朝五大军区,五块虎符,里面放得都是当地最有特色的土壤。示意不忘本。

  这些旧事,随着老一辈们一个个离开,便渐渐成为皇家私密,除却帝王授权领兵镇守的大将军,也没人知晓了。知晓的人也不会大嘴巴往外吹嘘。毕竟这种事情便算家学渊源了。

  当然,相比较其他四王八公的后人没准听自家老人念叨过一回知晓一二,但是他贾赦还是有些不同的。非但听过,他还手贱把那小木盒子扣出来过。

  谁叫他祖父说得那个神秘的。

  谁叫他爹贾代善手握虎符啊!

  不是他贾赦先动的手,是虎符!

  真的,要批先要批评他爹贾代善。凯旋归来后,把虎符也带回家干啥?虽说是内书房吧,是闲人免进,还机关重重,可他贾赦是闲人嘛?而且带回家放书房里就算了,还随手乱放,只用一个箱子装着,都不弄个什么密室珍藏。

  虎符这种东西,听起来就是很威风凛凛的,还很有故事,很值得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下。

  然后……

  还有什么然后……

  当然是他在祠堂里躺了一个月。多亏他机灵,直接朝宁府跑还嚎了一嗓子救命,大伯父闻讯而来,他爹才没打死他。也多亏了那时候珍儿还是贴心小棉袄啊,讲义气,而且小脑瓜子转的那个溜,拿着钱帮他找枪手写检讨抄一万遍的罚写—我再也不手贱脑子被门缝夹了。他才在半年后能够踏出祠堂,重新做人,当然还提前得了一个表字—恩侯。

  回忆起与虎符的恩恩怨怨,贾赦费力的抬手想要揉揉屁股。那是他爹唯一一次动真手,真打!连他发烧病入膏肓,连皇帝都宽恕了他这个熊孩子,但他爹还是没让他从宗祠里出来。

  不过这一次成功后,他要是还活着,立马就南下回去祭祖!

  把他爹的棺材板钉牢固一点。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