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

+A -A

  唐潇在旁边看着,不误遗憾道:“本来去年过年想回去的,但邵记过年的时候生意格外好。好多人都选在这边买年货,根本忙活不开。”

  邵坤道:“冬天就别回去了。天气寒冷大人孩子都跟着遭罪,要是想回去,可以选个春秋不忙的时候,把店交给手下就行!”

  “倒是一个好主意。”

  邵坤过来,唐潇也很高兴。

  俩人很久没在一块畅快的喝酒了,在一块十分进行。邵坤这次赶来来的匆忙,只给他们带了点家乡的腊肠腊肉,又把杀猪那日火爆的场面给他们说了说。

  邵坤的口才不错,盛况被描述的活灵活现的。

  唐家三口都听的津津有味的,一顿饭吃了两个时辰。

  邵坤知道他们也思乡,尽量多说一下家里的事儿他们果然很爱听。邵坤把事儿办完了,再呆一天就要返回了,他们恨不能跟邵坤一块回去。

  晚饭过后已经很累了,就躺下了。

  当天晚上沿海之地的人就得到了消息,说那枚金珠已经献给了皇后,皇后极为喜爱,立刻找能工巧匠把这个做一个珍珠点翠凤冠!

  珍珠沾了皇后的贵气,一下子也体面了起来。

  好多商户之前就知道献金珠的事儿,但珍珠价高,要是买到手里却没有流行开来就亏了。在花钱上这些老牌商户都有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架势。

  皇上皇后在宫里,一年到头不知道多少好东西进贡过去。有的喜爱,有的不爱,这都是说不好的事儿。

  如今见要流行,他们连夜去买。他们精明人家卖货的也不傻,连夜涨价卖十二万两一筐,不散卖。

  “这珍珠还有瑕疵?”

  瘸腿老汉不急不慢道:“纯天然的东西哪儿能没有点瑕疵,镶嵌的时候多费点心思就成。我这是混卖的,大的小的,圆的不圆的都有。”

  他们也有其他作坊问过,估计他们早就通过气,咬死一筐珍珠十二万两银子。

  饶是有钱人,但一口气拿出十二万两也有些伤筋动骨。

  想讲价,但人家根本不给他还价的余地。

  瘸腿老汉道:“十二万两就不多了,邵记那边买十五万两呢。”

  一听邵记花的银子比他们还多,心里稍微平衡了一些,在油灯下挑了一筐顺眼的买下了。

  一晚上瘸腿老汉的珍珠都卖空了,银票收的手软。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卖起了珍珠。

  沿海城里的这些贵女们听说皇后喜爱珍珠,也想要定制一个珍珠的发钗。

  结果去几家首饰铺,价高不说还个个都有瑕疵,虽然都在不起眼的地方。但是花了这么贵的价格,心里十分不平衡!

  店家还劝她说:“珍珠每一个都不同,当然都有瑕疵回头加一个金银的花托,保证在外观上绝看不出来。”

  虽然被这么奉劝了一遭,但还是不痛快。

  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见一同前往的小姐妹的脖子间带这一颗珍珠项链。虽然不大,但是光泽十分漂亮,本来对方的年岁也很小,素雅珍珠链都衬的十分好看。

  “你这个在哪儿买的?”她看一眼就喜欢上了。

  “邵记啊。”

  话音一落,旁边那个首饰店的活计就笑道:“这位小姐真会开玩笑,谁不知道邵记是杂货铺。”话语间竟有点嘲讽奚落之意。

  正在犹豫的女客一听这话不乐意了:“人家邵记卖的珍珠一点瑕疵都没有。亏你们还是珠宝商铺呢。连点好货都没有,走,我们去邵记看看。”

  就这……邵记的珍珠出了名,放在铺子里卖的都是唐大哥入手的那些。其中最大最漂亮那颗价值一千两的,没卖,做了一根珠钗送给了碧螺。

  就这么一来一去倒手的功夫,五千两就变了一万两。

  重点是他们的珠子无瑕,别的商家都不明白,他的好货都是哪儿淘来的。

  甚至还有上门问的,得知他就是在瘸腿老汉那买的,而且已经卖空了才松了口气,不然有他的珍珠在,别人的都卖不出去了。

  第142章沿海奢侈品(下)

  邵坤回到了县里了,这边不如沿海之地消息那么灵敏,珍珠的流行趋势还没有传回来。

  邵记开了一个珠宝行,请了十个有经验的老师傅,都是身怀绝技,其中一个掐丝绕线能做到惟妙惟肖的!

  邵坤请他做了一个绕线的金凤,展翅飞翔十分漂亮,用黑珍珠做的眼睛。用了三天的功夫,凡事看过的没有不喜欢的。

  还有各种珍珠的璎珞,压襟,项链

  朝中的流行还没有刮到这个小县城,但是邵坤作为县城里的名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注视之中。

  听闻他开始做珠宝首饰了,一些年纪小的姑娘已经攒起了银子。

  邵坤做了很多圆珠单颗的项链,上下都镶了金边的。中间的圆珠拨弄下还会转动,像是随时给人展示它的每一寸光泽似得,漂亮极了,珍珠的手链穿了一百多条,还有各种金饰品。放在精美的首饰盒里,足以让所有的姑娘看见就心动的迈不开步子。

  邵记首饰行低调开业。

  没像之前似得大肆的发放优惠券,开业之前只是点了一挂鞭炮就开业了。

  好多人都盯着呢,他们这一开业,就被小厮通知他们家的小姐了。

  很快珠宝行的外头就有马车停了下来。

  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下来了,约的是她的小姐妹。在外头站了一会儿,果然看看朋友家的马车开过来,又下来了一个圆脸小姑娘,道:“等多久了?”

  “我也刚到。”

  “那咱们快进去看吧。”圆脸小姑娘都迫不及待了,县里几家珠宝行翻来覆去的总是那几样东西。看了几年还没卖出去呢,去省里的外祖母家总会被那边的姐妹嘲笑带的老土。

  如今又要去了,正愁不知道买些什么厉害的首饰撑场面呢,邵记就开了个珠宝行。

  一进去就有伙计招呼他们。

  “小姐,是想看项链,还是发簪。”

  这两位小姐一进来眼睛就看直了,琳琅满目的各种珠宝,都是以前没见过的。

  “这珍珠项链多少钱?”漂亮小姑娘指着其中最大的一串。

  这串项链极为难得,个头都很大而且圆润,邵坤家三十多斤的珍珠像这样的也就能挑出八串来,是打算当做镇店之宝卖的。

  其中的主珠的三颗是大珠,其余的都是中等的珠子,就这一颗就价值一百两,这一串共有一百零八颗,中间又几个其他的翡翠做隔珠,最适合穿华贵的衣裳。

  伙计笑道:“小姐的眼光真好,这串是我们的镇店之宝,一万两银子一串。”

  “这么贵?”圆脸小姑娘吓了一跳。

  但漂亮的小姑娘却极为意动:“不贵,我祖母有一条差不多的花了三万两银子呢!”这小姑娘姓杨,祖上很是显赫如今败落了,但靠祖上的积攒也够丰衣足食了。

  圆脸小姑娘一听眼睛就亮了,邵记果然非同寻常。

  再一看要么金掐丝的工艺,镂空的雕刻,还有各种精美的装饰,每一样都喜欢。

  “这个多少钱?”圆脸小姑娘相中了一个异形珍珠,粉紫色像是鱼儿一样,还有漂亮的尾巴!

  “五百两,这个是年年有余的意思,今天是头一次开张,不论买什么都送一对珍珠耳环。”伙计热情的说,送的是三颗小珍珠连成一串的,也很精致小巧。

  “我能戴一下吗?”这圆脸小姑娘就喜欢怪一点首饰。满大街都戴的她还不喜欢呢。

  很快伙计找来了一面铜镜,带上趁着气色很好,连杨姑娘看着她戴都喜欢了:“还有么,我们想戴一样的。”

  活计只好遗憾道:“不好意思,这种特别的珍珠。一万个蚌里也找不出来这么一个,这都是机缘巧合才能碰见。”

  圆脸小姑娘一听更是不舍得摘下,生怕好东西被别人买走了:“这个我要了。”随后兴致勃勃的去挑了一对赠送的珍珠耳环!

  这里的首饰都很漂亮,但像金凤簪之类的她们年纪太小压不住,空买了一些几十两银子一个的小珍珠花簪,随便固定在头发上,显得她这个年纪的姑娘十分俏皮。

  伙计也会说话,又会夸人把两位小姐都给夸的舒舒服服的,她们结了账走了。

  珠宝这种东西价高,一般来说逛的多,买的少。但他们这里却格外不同,几乎来的都买了东西回去,就连杨姑娘相中的那个镇店之宝一万两的珠串都被买走了。

  虽是县里也有不少有钱人,一个好的首饰不光是戴着有面子还能传给子女,也算是贵重的物件。戴的时候是首饰,需要的时候就能换成银子,东西很保值,买的时候就痛快了不少。

  珠宝店的利润很大,每次邵坤盘账的时候,都觉得这行真的太挣钱了。

  他们的邵记珠宝店,每个月都会上一些不一样的首饰。

  这让县里贵女们又爱又恨,爱的是每次出的首饰都极和心意。可是大部分月钱都交在这里又有点不痛快!

  这日邵坤正在米行跟人聊天,就看见珠宝行这边的老板看见他满脸喜色道:“邵老板,你再拿一些珍珠出来,咱们家的货都快被买空了。”珍珠这种昂贵的东西,邵坤每次都只拿出一定量的,其余的放在自己手里保管,物以稀为贵,要是一次性都拿出来价格肯定上不去。

  “怎么会呢?”邵坤半个月前才盘的账,还有不少新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古代农家日常 分卷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