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失落那是假的。但既然易冉说此事别有隐情,苏凡瑜也不至于这点信任都不给他————
他们之间的关系远不是朋友甚至挚友能概括的。
在父母去世以后,苏凡瑜所有保险单上的紧急联络人和保险受益人都是易冉。苏凡瑜位高权重的外公外婆来找他麻烦,也是易冉硬生生拉着不想趟浑水的家里帮他一起挡回去的。
苏凡瑜的父母家境天差地别。
他的父亲出生自一个小山村,家里同辈有十几个兄弟姐妹,只有他一个上了大学。上学的时候,父母总劝他别念了赶紧工作,同辈里初中毕业就在外打工的也总瞧不起他这个吃家里干饭的,聚在一起打牌时,最重要乐趣就是嘲笑他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他咬咬牙,没问家里要钱——父母也出不起钱,自己靠着打零工念完了大学。
毕业后,他凭着文凭找到了体面的工作,很快就赚的比他的兄弟姐妹们加起来还多了。从那时起,曾经说风凉话的兄弟姐妹们倒是再不对他冷嘲热讽,一个个地上赶着找他攀交情来了。他帮过些小忙,发现这些人永远学不会分寸后,便拉黑了他们的电话,除了每年往家里寄些钱外,再无联系。
苏凡瑜的母亲是政商世家的大小姐,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她从小到大都是几个孩子中最优秀的,是父母眼中自身基因的完美继承者和掌上明珠。但在遇见苏凡瑜的父亲之后,用苏家的话说叫“明珠暗投”——她不顾父母阻挠,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与家里脱离了关系,从此生活由奢入俭,创业成功前基本靠有情饮水饱。
幸运的是,两个敏锐聪颖、吃苦耐劳的人凭借实力与努力闯出了一片天,而在那么多凤凰男变成陈世美的案例中,苏凡瑜的父亲并没有步前人的后尘,始终是一个正直、体贴、风趣、专一的丈夫,只是在有生之年,并未有机会和自己的丈人一家有所接触。
葬礼过后的一个月,有律师找到苏凡瑜,告诉他父母已为他打点好一切,只要他签字,家里和公司的一切就都将归他所有。也正是这时,苏凡瑜的外公外婆第一次出现在了苏凡瑜面前,要求他将公司的管理权交出来,原话是“你一个小孩子做不来这个,我们是你的亲人,总不能害了你。”
苏凡瑜和两个老人聊过几次,渐渐明白了他们也并不真的稀罕父母市值几个亿的“小公司”,只是不甘心罢了。
他们不甘心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掌上明珠就这样决绝地为了一个野草一样的男人和家里断绝了关系;他们不甘心几个孩子中最聪明最有能力的那个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了一片天,却什么也没有回馈家里;他们不甘心两边拔河一般僵持多年的局面竟是因为一场意外烟消云散;他们不甘心没能见上女儿最后一面,脑海里竟只有她二十多年前、还是少女时的模样。
平心而论,苏凡瑜对父母的公司和钱财都没有太多的兴趣。但他并不愿意将公司拱手相让,因为那毕竟是父母的遗物,是他们意志和抱负的象征,由不得外人胡闹。
一切法律手续都齐全,苏家照理说是拿不到分毫的。苏凡瑜好言相劝了几次,也愿意将几套房产过户给他们,却并没有得到苏家的满意。他的外祖父母最终打定主意要从他这里拿走些值钱东西,像是这样就能向别人证明自己养女儿多年不是白费力气。
苏凡瑜大概能猜到其中主要是因为架不住家里儿子女儿的耳边风——二老不稀罕的,别人未必不稀罕。
但他没料到自己素未谋面的长辈能无耻地到处宣称自己是势力的守财奴,企图独吞父母的财产,见舆论对他不起作用,又用迁走他母亲的坟为要挟,让他从本就飘摇动荡的公司里掏出几千万现钱作为他父母给苏家的“遗产”。
涉及到法律的部分,易冉还能帮上忙,但碰上地头蛇耍流氓,他能做的也只是陪在苏凡瑜身边而已。
为了不彻底和苏家撕破脸皮,也实在没有力气再和他们争这些钱不钱的,苏凡瑜最终还是妥协了,变卖了名下几乎全部的房产、咬牙在不署名的情况下卖了几个剧本、关停了一个筹拍中的电视剧又收下了易冉坚持要给的、无利息无限期偿还的借款,终于勉强凑上了钱,用几千万换来一张保证书:
苏家承诺,将不再对苏母的骨灰放置地提出任何异议,如有违反,将全数退还“遗产”。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相关圈里知情人不少,是那一阵子大家茶余饭后最爱八卦的素材。也不奇怪在提起易冉的时候,于萧会说“还好有他”。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凡瑜只有他了。
第6章不可溶解的杂质
遗产风波过后,“千金”公司迎来了苏凡瑜掌权后的第一次人事变动。
苏凡瑜和人力资源部门不眠不休了一个礼拜将员工做了梳理,半哄半求地将那些有能力独当一面的资深骨感一一劝走,其中甚至包括在那段时间事无巨细关照苏凡瑜、和他一起服丧的公司郑松柏。
外界对此一片哗然,都觉得苏凡瑜是在独断专行地清理前朝元老,好让自己的位置坐得稳一些,就连公司内部也不免有些私下议论。
但苏凡瑜始终对外界的一切质疑恍若未闻,直到一切尘埃落定,才不紧不慢地在发了一封公司内部信。
“尊敬的千金文化全体同事,
今天,是我的父母,各位的同伴、长辈,千金文化的创始人因为一场意外永远离开我们的第五十一天。衷心感谢各位在这段时间里,对他们的怀念、对我的鼓励以及对公司的支持,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和这家公司,可能都已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中,回天乏术。
但十分惭愧的是,相对的,我作为千金文化的继任董事与首席执行官,却并没能在这段时间里履行好我的义务和责任。在这里,我谨代表我自己,为近期公司内部的动荡向各位道歉,对不起,我没能为各位创造一个优良稳定的创作环境,没能守住我的父母对大家的承诺。
公司创立的初衷与核心价值,是希望为中国的文化行业培养、输送优质的人才。在创立之初,我的父母连续几年蹲守高校,不是为了招募那些本就前途光明的优秀毕业生,而是想要发掘那些有能力、有潜力却没有得到足够认可的明日星辰。
他们不认同传统市场中依靠话语权与资历压迫年轻人的行事作风,不忍心明珠蒙尘、蹉跎年华后只剩下磨平的风骨,也不愿意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为了无足轻重的金钱和地位从事自己不想要的事业。
我的父母,希望成为千金买马骨的人,所以给公司取名千金。我无比认同父母爱惜人才的心态,却不愿意大家为了所谓的知遇之恩留在这里,将一腔热血熬成枯骨。
虽然心有不甘,但我并不愿意向大家隐瞒事实——我的人脉与经验不及父母,未来无论是项目筹款时还是项目运行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在大船漏水的情况下,我这个能力不足的半吊子船长别无他法,只能想出让重的人坐救生筏先行离开,和轻的人同心协力修补漏洞的方案。
对分量十足的前辈们,我将抱以最诚挚的歉意和祝福,尽我所能帮助大家找到合适的港口靠岸,愿你们在新的旅程中一切顺利,实现所想。对于还在成长中的未来支柱们,我将竭尽一切保证各位良好,舒适,平等,公正的创作环境,并希望和大家一同努力,为国内的文化行业献上自己的才思与异见。
我珍惜每一个与大家共事的机会,也憧憬着有一天,能与那些带着遗憾、不舍与冒险的勇气,暂别我们的故人,在合适的时间再会。
最后,公司的管理条例细则会持续更新,但基本原则将保持不变:
1.人生苦短,做喜欢的事,爱想爱的人
2.永远不要因为工作疏忽你爱的人
3.爱护那些细小的火种,让它们成为你的光
4.不要俯视或仰视你的观众,你会丢掉他们
5.替不能发声者发声,给陨落光芒者光芒,使无法思考者思考”
巨大的人事变动之后,苏凡瑜并没有安分下来,反倒进行了更加激进的改革,拖着策略部门一连出了三套创作制度——以韩剧制作为范例的编剧中心制、国内传统机制演化而成的导演中心制和本土化好莱坞创作方式的制片人中心制。
根据不同创作者的能力、潜力与对内容的把控,他将公司完全打散成了十几个小工作室,并以此作为项目运行的基本单位。
之后的几年里,千金这一名号渐渐隐居幕后,而旗下工作室的声望却随着一些作品的横空出世而水涨船高。
无知者感叹苏凡瑜是那扶不起的阿斗、刚愎自用的先縠,只知世间再无“千金”,却不知苏父苏母不愿称自己是伯乐才虚称千金,而苏凡瑜不愿称自己是千金,只想做那臭铜钱。
因为越是配不上才华的东西,才越不会被人用来衡量才华。
这是苏凡瑜对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东西的珍重,和对还拥有它的人的羡慕。
——从他父母过世起的六年里,他再也没写出一个字来。
直到他为了鼓励失明后的齐卫东,绞尽脑汁想了一个主角是盲人大侠的故事,和齐卫东一起脑洞了人物设定,这才逼迫自己硬是下了笔,从写到修花了两年时间,如今基本已经成型。
《火眼》。
他格外珍惜这部作品,不仅是因为齐卫东,更是因为他知道,这部作品很有可能是他的绝笔之作。
挂掉了易冉的电话,苏凡瑜自知这又将是个不眠之夜,索性拿起茶几上厚厚一沓手写稿看了起来。
故事大概在一年前就写完了初稿,但是他并没有急着给齐卫东看,现在想来倒也是无意当中做了个正确的决定。
他看着那个本就戏份不多、全部出场用荧光笔划出也不需要太久的人物,在他出现的第一幕边上犹豫地写下:
删减?
《火眼》讲述的,是武林第一大门派玄隐门第三十四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叶昭的故事。
他五岁进入门派学习功夫,虽不如别人那般勤学苦练,但小小年纪就能打败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师兄,一直被看作是接替掌门的不二候选人。
十五岁那年,他在一次日常练功时突然发觉自己眼前一片漆黑,惊慌之下行岔了气,倒在了练功的小院里。昏厥几天后醒来,他的师傅叶明理抓着他的手告诉他,“小昭,你的眼睛怕是再也看不见了。但是别担心,我打算将女儿许配给你,你们互相照拂,日子总不会太糟。”
叶明理的女儿叶文澜是门派里唯一的年轻姑娘,也是所有师兄弟们的账上明珠,长相清丽动人,性格温婉大方。
虽然心有不甘,但大家都不会痴心妄想叶文澜能看上自己,毕竟有眼睛的都能看出她对叶昭的绵绵情意——当然,这是在叶昭失明以前。
“娘,你倒是劝劝爹收回成命吧,女儿不能和一个瞎子过一辈子啊。”小姑娘一边抹泪一边撒娇,殊不知隔墙有耳,被叶昭听了个正着。
当晚,叶昭收拾了衣物细软,趁着夜黑风高,离开了门派。房间里用镇纸压着他写得歪七扭八的字据:弟子承蒙师傅不弃,然弟子不愿拖累师妹与师门,就此别过。
山上的人喜的喜愁的愁,被下了山的叶昭全部抛诸脑后。
机缘巧合之下,他在山脚下的小县城里与几年前在门派野外试炼中离奇失踪的小师弟叶笙意外重逢,自此开启了一段冒险旅程。他们一路有惊无险,在坏人的阻挠和好人的帮助下,最终解开了藏在他们身上的谜团,也实现了自我的发现与成长。
叶昭自是不必说,完完全全是照着齐卫东写的,即使有些与他不相符的地方,也是在他要求下的艺术加工。
而小师弟叶笙,是齐卫东照着他想象中的“生不逢时”捏出来的人物,长得比叶文澜还好看,曾经与把他当成女生的齐卫东在童言无忌时私定过终身,从门派失踪后也获得了自己的机缘,师从隐世高人,练就了一身独门武功。
除了两个主角之外,齐卫东对其他角色的态度就比较后妈了。他不喜欢师傅叶明理,不喜欢师妹叶文澜,更不喜欢那个被苏凡瑜特别划出来的角色,千鸽铺情报人员。
是的,这个人没有名字,全程蒙面出场,也不曾显露武功,只有一个对外公开的身份,是专门贩卖武林中上到掌门更替下到弟子八卦的情报商店小管事。
他是剧中好几个重要节点的情节推动者,也是苏凡瑜在假扮苏逢时的时候给自己提的一个醒。
——就算齐卫东永远也不会发现真相,就算你自称是苏逢时、把身份做得天衣无缝,你自己也该清楚,真正的苏凡瑜依旧活在你心里,像个不可溶解的杂质。
正专心看着剧本,苏凡瑜的手机突然一震,收到了来自齐卫东的语音消息:“小时,刚才摘纱布,眼睛已经能看到一点模糊的轮廓了!这周转去康复医院,医生说之后每天有一个小时可以摘纱布看东西,你来的时候可千万不要迟到啊,不然我就把这一个小时用在别人身上了,不会等你的!”
齐卫东并不常直接发语音消息。或许是对安全感的需求作祟,他总是喜欢打电话或发语音通话来确保和苏凡瑜的即时通信,若苏凡瑜实在有事不方便,才会退而求其次地和他发信息,还是要求苏凡瑜秒回的那种。
可能是因为眼睛渐好,也可能是因为现在是北京时间的大半夜,总之齐卫东反常地发了一条看起来并不着急要苏凡瑜回的消息,让习惯了他大少爷脾气的苏凡瑜很是有些不适应。
我不会迟到的。(删掉)
我从朋友订婚典礼上直接过来,不太好估计时间,我尽快(删掉)
不要等我了(删掉)
【草稿】我确定了时间就告诉王檀,尽早过来找你
他不敢立刻回复,生怕齐卫东下一秒会一个电话过来,只好打完想回复的内容,退出了界面,又设了个早上十点的闹铃:回小钊微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