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A -A

  “不怪你,是他不想让我知道的,”齐卫东显得十分通情达理,“当然,我也不怪他。”

  王檀有些惊讶,也不知道该说他开窍了还是苏凡瑜教育的好,想好的安抚和解释一个都没用上,只好咂了咂嘴,道,“你们能和解我很开心。”

  其实除了这个,他嘴里还含着别的话,但他并没有想清楚要不要说出来,呼吸声透过电话,一下一下地打在齐卫东心上,让齐卫东觉得自己像是等待医生最后诊断的病人。

  ——只不过,不管这个医生给他的判词是什么,他都不会放弃拯救他的爱情。

  王檀最终还是决定多管闲事一回。

  “但是”二字一出,齐卫东就听懂他想说什么了。

  “但是小东,”王檀说,“如果你不喜欢小瑜,还是趁早跟他划清界限吧,别让他……”

  “我喜欢他。”齐卫东打断道,“我爱他。”

  王檀本来就不是喜欢插手别人私生活的类型,这次破天荒地提了一嘴已经是极限,被齐卫东义正言辞地反驳,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沉默了一会儿,道,“小瑜是个好孩子,你也是,但人和人可能是讲缘分的吧,强求不来。”

  “檀哥,我和小时之间确实有太多误会,但是以后不会了。”齐卫东信誓旦旦。

  理智告诉王檀这个话题可以结束了,感性却在怂恿他捅破那一层窗户纸。

  他坐在办公室里,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执着地邀请自己当齐卫东经纪人的苏凡瑜。

  “檀哥,齐卫东真的没有像外界说的那样糟糕。”

  “檀哥,他的才华在业内是数一数二的,写曲子特别有灵气,还精通钢琴、小提琴、吉他、长笛。”

  “檀哥,你和他接触之后就会知道了,他的性格很有趣,你一定会喜欢的。”

  ……

  “檀哥,你就告诉他,你是自愿做他经纪人的,不用提到我,不,是千万别提到我。”

  “误会?”王檀轻轻“哼”了一声,“我之前告诉你苏凡瑜是个好人的时候,你怎么不信自己对他有误会?我之前说……”生不逢时不是被迫卖的时候,你怎么不信自己对他有误会?

  王檀的声音戛然而止,语气并没有太多起伏,以至于齐卫东并没有察觉到异常,只是感受到了他的嫌弃,“我真的在反省了。”他道。

  “我只是你的经纪人,齐卫东同学。”

  不是你爹,也不是你岳父。

  “言归正传,成片不需要小瑜最后审核,你让他睡吧。”

  第50章

  爱豆经济

  齐卫东撸起了袖子。

  挂掉电话之前,他问王檀,如果是他惹他老婆不高兴了,他会怎么做。

  王檀说,做家务。

  他深觉这话说得有道理。一个家,不就是因为有人打理,才会有温馨感和烟火气嘛。苏凡瑜现在工作这么忙,肯定没时间做家务,一会儿他醒来看到焕然一新的家,应该会很开心吧。

  一时找不到笔和纸,他就拿了眉笔和餐巾纸做代替,详细地罗列了可以做的家务。

  洗碗?没有脏碗,划掉。

  洗衣服?声音太吵了会影响小时睡觉,划掉。

  熨衣服?不会,划掉。

  扫地?吸尘器声音太大,同上,划掉。

  一张纸很快就写满了被否决的选项。然后是第二张,第三张。

  半个小时之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件自己能干的事,满意地在做早饭这三个字上画了个圈。

  毕竟老话说得好,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就要抓住一个人的胃。

  反复确认了教程,心满意足地把面包放进烤箱后,齐卫东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瘫了一会儿,决定看两眼问王檀要来的第三期成片。

  “本期,我们的主题是回答’爱豆经济贩卖的商品究竟是什么’。”

  屏幕中的高麟已经脱去了前两期的青涩,开始逐渐习惯了半个主持人的角色。

  “作为一名男团成员,这个话题我个人非常感兴趣。首先,我想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粉丝朋友们,是你们让我有机会和齐哥、陆哥这样的大咖同台,也是你们让我坚定了我的音乐信仰。

  但在充满感激的同时,我也有些疑惑。从进入行业以来,我一直都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爱豆’究竟是什么?我的粉丝们支持我的音乐作品,来听我的演唱会,给我鼓励,那么相对的,我能回报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呢?好看的皮囊?训练有素的舞蹈动作和表演?”

  电视里的齐卫东抿了抿嘴。

  他刚出道那会儿,经常被称呼为“创作偶像”或者是“实力偶像”,因为当时国内社会还没有所谓“爱豆”的概念,只有一个和它相类似、但商品意味淡很多的概念叫作“偶像”。

  如果说对于“偶像”这个标签他不太乐意接受的话,那么对于“爱豆”一词,他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

  他知道高麟曾经在韩国培训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想当然地觉得他对于爱豆的理解和认知深受那边的文化影响。

  在听完他发表了一通关于自己如何感激粉丝,并将通过努力把更好的自己呈现给大家的开场白之后,他明知高麟可能会发现,明知摄像机可能会拍下,却还是毫不掩饰自己不屑的表情,甚至“啧”了一声。

  好在台下高麟的粉丝并不这样想,对自家正主的一番认真的自我剖析感动得不行,激情地尖叫了起来,盖住了他的嫌弃。而摄像机也似乎丁点儿都没有记录下能把他推向风口浪尖的“罪证”。

  “但是,我后来发现,一味地往这个逻辑方向走会进入一个死胡同。”

  高麟比了一个“嘘”的动作,“像我们这个行业的人,终点是什么呢?是一个明明在成熟流水线上打造出来,却硬是要装作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并否认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的工业化产品。”

  他虽然仍是微笑着的,说出来的话却意外冻人。

  齐卫东还记得一开始听到这话时,汗毛根根分明地竖起的感觉。只不过那时的他还以为这段台词是事先有人给他准备好的,还在心里默默猜测他的经纪公司为此支付了怎样的代价。后来听盛亚封无意间提起,他才意识到自己是那么傲慢,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苏凡瑜。

  ——就像节目组并未给他准备演讲稿一样,虽然帮助润色了一番,但高麟这番话的初稿是他自己写的。

  “……人应该有尊严地、自由地活着,但作为某种程度上权利让渡的交换,圈内这种夸张的薪酬体系让我实在无法昧着良心抱怨日子不好过。作为既得利益者,我既无法对于现在的爱豆经济进行驳斥,也很难对我肉眼可见的未来感到甘心。”高麟眨了眨眼,直言不讳道,“所以我很想请教一下陆老师和齐老师,针对爱豆经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和实际录制时的顺序不同,在成片中,率先回答的是拥有事业编制和铁饭碗、至今也对爱豆文化一知半解的陆昊。

  “我以前一直觉得,如果爱豆经济可以帮助一个产业蓬勃发展的话,我希望歌剧领域可以出很多个爱豆。”

  陆昊的坐姿笔挺,讲话也不急不缓字正腔圆,与其说是录制综艺,倒更像是在参加什么学术研讨会,“但我刚才突然在想,如果爱豆经济不是我以为的一种宣传方式,而在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那么经典又将何去何从呢。因为歌剧或者说艺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本质上来说。

  按照这种理解,我们看到的其实并不是娱乐圈蓬勃发展的同时,小众艺术曲高和寡,也不是什么观众审美的低俗化,而是一种强意识形态对于一种弱意识形态的倾轧。”

  最后是齐卫东。

  “虽然我始终觉得只有我的歌是商品,但不得不说的是,购买一张专辑还有可能是在买我的歌,购买几张、甚至几十张专辑肯定不是冲着歌去的。所以虽然不想承认,但我本人也是爱豆经济的既得利益者。只是,我的观点不太一样。”

  他指的是高麟,但剪辑镜头却给到了陆昊。

  “我有一个朋友,他写的剧本我觉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编剧的作品,但他至今仍旧默默无闻。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唱的好的声音是瑰宝,跳的好的肢体是瑰宝,动人心弦的音乐也同样如此,人类的艺术史之所以闪闪发光,就是因为时间不断地过滤流沙,留下宝藏。

  爱豆经济可能是暂时的一种趋势,但在时间面前,它终将是不堪一击的。”

  一个星期前的自己在节目里说了什么,齐卫东早就记不清,但在重新看完自己的发言后,他立刻明白了为什么节目组调换了他和陆昊的回答顺序。

  苏凡瑜曾经开玩笑地跟他解释过“蒙太奇”——“地点着火的镜头之后,紧接着出现一个提着水桶的人的镜头,这个时候所有观众都会觉得这个人是救火英雄,尽管他可能只是要去浇花而已”。

  很明显,他成了那个“救火英雄”。

  他说这段话的原意,其实只是想讽刺高麟。

  他觉得他焦虑本质来自于自身的无能,但高麟自己没听出来不说,还觉得他在给他指明方向,感动得泣不成声,当着所有的镜头对他千恩万谢了一番不说,中场休息的时候还特地跑来给他鞠躬。

  而经过剪辑之后,这段话跟在陆昊的发言后面,更是随着语境上了一个台阶,变得好似在宽慰陆昊、力挺小众艺术一样。

  这种综艺待遇,他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碰到。

  在他的经纪人还是忻阁的时候,别说帮他带节奏了,他想要不被恶意剪辑、不被曲解意思都太不可能,以至于后来他在综艺节目上都很少说话。

  ——虽然说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但总没有人是喜欢被骂的。虽然说不说话也会被骂耍大牌,但耍大牌总比别的恶名好听些。

  他那个时候倒是并不觉得是忻阁故意坑自己,只觉得他业务能力差,办事不牢靠,而忻阁怕也是乐得见他这样想吧。

  我发现我说作者有话要说的时候,评论就会比较多,不说的时候,评论就会比较少……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要说啥!下次写每一章的时候,连作者的话一起写吧……啊不对,重要的留言啊我亲爱的读者们!

  如果上天给他一次穿越的机会

  “我们组在经过研究调查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和只需要发表感想的嘉宾不同,选手们不仅需要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他们团队的结果,还要对应这个结果,完成一支节目筹备的纪录片和一个现场表演的节目。

  也是因此,大多数小组给出的答案都还比较常规,也容易用影像和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像是“业务能力”,“陪伴”,“精神快乐”,“内心需求”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盲人摸象 分卷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