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

+A -A

  算算时间和盐的使用量,是差不多该缺盐啦。

  盐是必不可少的,不吃盐就没力气,这点大山部落里都很清楚,现在逐渐开始缺盐。

  要么就是去大河部落换盐,要么就只能吃他们储存好的腊肉,山和风的意见都偏向去换盐。

  毕竟腊肉作为能够长期储存的食物,他们现在不缺食物,不可能把腊肉拿来吃掉,得存着。

  祭祀和景蕖也都是同样的想法,都比较支持去大河部落换盐,祭祀转动着浑浊的眼珠。

  慢慢吞吞的看像景蕖,“景,你认为这次去大河部落,需要带着啥,由风和山谁带队比较好。”

  话音刚落,风跟山都眼巴巴的望过来,脸上分明都写着选我去选我去,可见大河部落的吸引力。

  山更是直接开口要求,“水季换盐队就是风带队去的,这次肯定是轮到我啦,我要去的。”

  风同样不肯示弱,“咱们不是说好,风季的交易会由你带人去参加么,这次肯定还是由我去!”

  山大声争辩着,“我不管,我要去大河部落看看云,她自己在那里我很担心。”

  风还想说话,祭祀重重的敲着权杖,“你们都给我闭嘴,争什么争吵什么吵,我问景的意见!”

  两人生怕被抽,不敢反抗祭祀的威严,只得悻悻的闭上嘴,都满怀期待的看向景蕖。

  景蕖略微思索着,“我还没去过大河部落,不知道他们的喜好,依我看不如带些麻布和陶器。

  或者……带些我们腌制好的腊肉,山跟风比较有经验让他们决定就行,我想办法解决运输问题。

  这次换盐我想跟着去,看看大河部落里喜欢的东西,再看看他们部落里有没有啥好东西能用。”

  祭祀听完,眼睛突然一亮,“好!”

  景见多识广,知道的东西多,大河部落看不起他们大山部落,许多好东西都不愿意换给他们。

  他们就算看到,都不知道是怎么制作、怎么使用的,这次景跟着换盐队去大河部落,可以看看。

  想必能看出许多好东西的制作方法,祭祀对景蕖可是充满信心的,不管谁带队,景蕖肯定要去。

  景蕖要去,那野肯定要跟着保护他的,野跟景同行去,风跟山谁带队就不重要,都不去也行!

  祭祀稍微眯着眼睛,开始琢磨换盐队要带点啥东西去大河部落,能换到足够的盐、还没有危险。

  景蕖站起来,“我先去找野,商量点事情。”

  他转身去野的山洞,野正在洞里磨着石刀。

  见他过来,便把石刀放下,朝着他往洞口走过来,“景,你找我有事么!”

  景蕖点点头,“对的,咱们部落里养的咩咩兽和红眼兽,长得都很不错,我就想问问你。

  跟着打猎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性子温顺,但是力气很大的野兽,可以试着驯养它们来驼东西。

  就给你做靴子的哞兽,脾气怎么样,会不会很凶猛,我看它们的体型庞大,力气应该不会小。

  刚刚山和风在讨论去换盐,我就想驯养批大型野兽来回大河部落,能帮着驼咱们的东西。”

  野略微陷入沉思,半响才回答他,“哞兽脾气有好有坏,明天去狩猎,等我试试。”

  驯养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小事,景蕖当然知道这个不能着急,笑着点点头,“好。”

  祭祀最终决定由山带队去换盐……理由是山力气比风大些,力气大能扛的东西就多。

  典型把山当苦力使,偏偏山没觉着有啥,还为获得去大河部落机会,在那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晚饭都多吃两碗炒肉,满嘴流油,跟旁边的风顺他要带着部落里的好东西,去大河部落里炫耀。

  谁让以前他们部落没好东西,每次换盐大河部落都只换给他们盐。

  其他好东西,他们多看两眼都会被大河部落的人嘲讽,说他们换不起,还是别惦记着得好。

  这次他们部落里好东西可太多,大河部落都没有的好东西,必须要拿到大河部落,去炫耀炫耀。

  好好的扬眉吐气一翻,看大河部落的人还敢不敢看不起他们,哼!

  祭祀跟景蕖商量着,这次去大河部落换盐,主要带些陶器和部落鞣制出来的皮毛。

  他们这次换盐队预备轻装上阵,按照景蕖的想法,陶锅、陶缸这种体积大、易碎的,都不携带。

  多带些陶制碗盘、茶壶茶杯,都很精致好看不说还不占地方,这种新奇东西大河部落都很喜欢。

  还有就是毛皮,景蕖捣鼓给麻布染色,就试验出来两种颜色比较合适,倒染出来许多各色皮毛。

  颜色艳丽、质地柔软、而且保暖效果特别好,肯定会很受欢迎,主要是都特别轻巧、方便携带。

  和陶器混合着打包装起来,还能防震减少陶器的磨损,简直是非常棒棒的选择。

  景蕖提议的腊肉倒没带,部落里的人都经历过寒季,给饿怕啦,非常的护食,别想换走食物!

  部落里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去大河部落要携带着的东西。

  陶器需要单独烧制,他们部落里现有陶器都是自己用的,不能拿出去换东西,不然自己没得用。

  好在木制陶的手艺日趋成熟,速度快、产品质量高,按照要求,很快烧制出五十多套碗筷茶壶。

  都是黑色土陶,陶器的质地,十分细腻轻薄、造型各异,或古朴或精巧。

  看着就跟景蕖当年学习烧瓷的时候,为增长见识,购买的那些土陶艺术品似的。

  非常漂亮,让人爱不释手。

  到目前为止,木制陶的技术已经超过景蕖,成为部落里的陶艺大家,景蕖看着不得不服气。

  这天才就是天才,跟她们确实没得比。

  ……幸亏他脑子里理论知识储存丰富,不会很快被比下去。

  他看过土陶,就转身忙其他的,木负责烧陶,部落里狩猎队疯狂打猎,皮剥下来鞣制皮毛。

  肉则部分留在部落里,部分烤熟做成肉干,由换盐队带着路上吃的,毕竟去大河部落路途遥远。

  不是每天都能遇到合适打猎、烤肉的地方的,得提前预备好干粮,以防万一。

  景蕖还关注着他的萝卜。

  这些小萝卜苗们,长大后可都是他们寒季里的菜呀,必须得慎重再慎重的。

  若有机会,他肯定要看着萝卜苗移栽,可地里的小苗都还很弱小娇弱、现在移栽肯定不成活。

  偏偏时间不等人……他要在部落里等萝卜苗,肯定就不能去大河部落。

  幸亏他有先见之明,早就教过鱼移栽事项,现在他是想走就走,不会耽误事情的。

  趁着木烧制陶器的时间,景蕖带着人把荒地大概开垦出来,土地翻开后露在阳光下暴晒。

  地里头的虫子和杂草全都扔出去,再把预留的桐子渣撒到地里肥田杀虫,就勉强算是能够使用。

  再专程叮嘱鱼等萝卜苗移栽后,记得等傍晚或者晚上天气不热的时候,记得给萝卜地里浇水。

  旱季晴天居多,雨水渐少,温度又高,他怕不浇水萝卜苗们成活率不高。

  鱼都认真的记下来,景蕖笑笑,“记住哦,要是这些萝卜苗移栽不成功,你就没萝卜吃啦。”

  想到萝卜炖排骨的美味,鱼立马瞪大眼睛,使劲儿点点头,“记住啦记住啦,我全部都记住啦!

  肯定会小心照顾他们,保证若有的萝卜苗都能活,而且长得壮壮的,给我们长出来好多萝卜。”

  景蕖笑着点头,走到旁边地里去查看情况。

  红薯藤长势良好,大概有两尺的长度,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看着很是喜人,没有缺水迹象。

  按照这个速度,景蕖估计等从大河部落回来,就能安排红薯藤的支蔓翻割,给它们补肥料啦。

  他那五颗神奇种子,红薯藤已经繁衍成片,幼苗像高粱又像玉米的那颗,就种在红薯旁边。

  已经长到差不多两米左右,挂着两个正抽穗的玉米棒子,看玉米那体积,就知道是高产作物。

  就在玉米旁边,长着带绒毛圆叶的黄豆同样打着花苞,就等着结豆荚,看着就颇为喜人。

  紫花苜蓿种的稍微离红薯地远些,长得很高,还没开花的迹象,景蕖不着急,等着它慢慢来!

  大山部落人口少,目前没办法做到大型养殖。

  计划中部落里牛羊成群的场面,估计得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到那时候有大量紫花苜蓿就行。

  景蕖还在琢磨养殖问题,野抓着只体型健壮的哞兽飞回部落,活的哞兽,比景蕖见过的牛都大。

  ……虽说比景蕖形象里的牛都大,在银色大狮子的映衬下,却显得格外娇小玲珑。

  看着蔫蔫的,委屈巴巴的睁着大眼睛,努力想把自己的庞大身躯蜷缩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远古开荒记 分卷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