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

+A -A

  所以容云简压根没想从后宫动她,没必要。刘家不倒,凭淑妃的手段她就不会被击败。与其劳心劳力弄这些,不如先把她的后台给弄掉。

  刘家并非铁桶一块,最起码容云简得到的消息里,刘尚书和京外大员刘大人之间就关系不好。一个是嫡出,一个是庶出,偏偏庶出那个的娘害死了嫡出那个的娘,自己还扶正了。于是庶出顿时变成了半个嫡出,加之自己争气,混得不比嫡出差多少。

  淑妃是刘大人的女儿,自然跟那位嫡出的刘尚书关系一般。这可真是巧了,亲爹不在京城里,嫡出叔叔反而在。刘家还没因为淑妃得到多少好处呢,刘尚书就先因为淑妃被御史骂了一顿。

  本来两家关系就不好,如今更是降至冰点,刘尚书恐怕已经把这个让自己在文武百官面前丢脸的侄女给恨毒了。

  兄弟阋墙,乃是祸乱之源。

  容云简开始每天一封奏折地上去弹劾刘家,专盯着刘尚书下手,偏偏每篇里都要反复提一句“淑妃如此嚣张定是刘尚书家风不严”。刘尚书冤枉死了,他庶兄的女儿,从小养在京外,庶兄亲自教导的,他见都没见过几面,女儿没教好关他什么事?奈何御史大人不是个跟你讲道理的人,如果你试图和他讲道理,他会不停地捉你小辫子直到你被气得七窍生烟倒地不起。

  斗不过御史,只能迁怒侄女了。

  刘尚书利用家中暗桩给侄女递了消息,把她狠狠训斥了一顿,然后让她日后谨言慎行,别老给家族找麻烦。淑妃气得撕碎了帕子,家族家族!刘家帮了她什么她要天天想着回报家族?她爹是不受族里待见的庶子,靠自己本事在京外当了大官,结果她之前去刘家小住几日等待入宫选秀的时候,刘家那些人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用施舍的眼光看她的,就好像她爹的官职是刘家给的一样!

  淑妃气不过,狠狠砸了一套茶盏,让心腹宫女去替她传话,狠狠奚落了刘家人一通。

  父亲在宫里暗桩也埋了不少,不用刘家的人对她来说损失不大。反正这些人她用着也不放心,一旦用了还得看刘家脸色,还不如统统不用。

  此番跟刘家撕破了脸皮,淑妃暗自提高了警惕。刘家不会善罢甘休的,说不定会转移目标努力运作,等下一回选秀的时候把刘尚书的女儿送进宫来。不过淑妃也不担心,那会儿她在宫里早就站稳了脚跟,而且第二批进宫的秀女绝不会再一入宫就封高位了。一个得从底层慢慢往上爬的堂妹,要捏死太容易了。

  刘尚书确实打的是这个主意。

  刘家需要在宫里有个宠妃帮衬,之前是因为家中没有适龄又合适的女儿,所以不得不便宜了淑妃。但等下一次选秀时,他自己的亲女儿就到年纪了,长得不比淑妃差,心计也了得,入宫绝对没问题。

  原著里,这位刘家堂妹给女主添了不少麻烦,足足蹦跶了三十多章,直到小说进入尾声时才被-干掉。那个时候,堂妹已经从正五品贵人爬到了从一品妃位,比女主的贵妃也只低一个小等级而已。

  这一回因为容云简的插手,宫斗的路子废了,女主有劲没处使,只能干看着朝堂上的风风雨雨。刘家不停地倒霉,她还在幸灾乐祸,殊不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自己知道刘大人和刘尚书不是一国的有什么用?外头都把两人看做同一条船上的,一旦刘家倒了,刘大人的官也做不了多久了。

  淑妃不懂朝堂里的弯弯绕绕,只以为自家父亲完全是凭本事做的官,却不知道如果刘大人不是刘家出来的,谁会给他三分面子?别说爬到如今的位置了,恐怕在地位低微的时候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其他同僚或者上峰坑死了。

  刘家一旦完蛋,刘大人也会完蛋,淑妃迟早会后悔的。

  作者有话要说:小磊子持续倒霉中,这回当了男主...

  第53章6-3

  扳倒刘家不能急在一时,刘家在朝中地位稳固,朋党众多,除非他们犯了大罪让那些人不敢帮着说话,否则总能挺过去的。

  最大的问题是,事关朝堂平衡,不能随意下手。

  不过这些都是云磊该头疼的事情,容云简才懒得费那个心思。他除了继续收集刘家的罪状之外,就是每天待在家里养儿子。

  小胖胖跟着他在修真-世界呆了许多年,却根本像是没长一样,这让容云简很是着急。这孩子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生长速度慢得吓人。

  利用权限给幼崽做了一个全身检查,这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胖胖身为兽人世界居民,是没办法离开他原本的世界的。云磊为了能带走他,只能修改了他的身体数据。

  要调试出一个适合任意世界的身体并不容易,最后虽然成功了,但胖胖的生长速度却放慢了一百倍。也就是说,一百年他才会长大一岁。

  容云简摸了摸儿子头顶的毛毛,看来他还要当很多很多年的奶爸。

  知道不是身体有问题,容云简就放心了。儿子长得慢也挺好的,小孩子长大了就不可爱了,还是现在这样好。

  “唧唧。”胖胖好几天没看见他爹爹了,天天跟容云简要爹爹玩具。

  最近朝中事情多,云磊为了整垮刘家牺牲了很多空余时间。本来就没什么休息的空闲,现在更是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了。容云简从不在上朝的时候把胖胖放出来,他自然也就看不到爹爹了。

  容云简想了想,决定明天揣着儿子去上朝。

  “我们说好了。”容云简和儿子讲道理,“你不可以发出声音。”

  小胖胖乖巧地点了点头,保证不出声。

  第二天,容云简把睡得毛毛一团乱的儿子揣进了袖子里,施施然上朝去了。

  这两日容云简已经不再天天上奏批判刘尚书了,他开始逮着人就挑刺,做足了自己大公无私而非专门盯着刘尚书一个人。刘尚书解放了,其他幸灾乐祸了许多天的人开始愁眉苦脸了。

  比如今日。

  左相大人一脸大义凛然地上奏请皇帝陛下多多宠幸妃嫔,为皇家开枝散叶。容云简立马上前一步,点头附和:“左相大人说得没错!”

  左相受宠若惊,这位祖宗可从没附和过谁。

  “陛下,自您登基以来就从未宠幸过妃嫔,而后宫中尽是淑妃之流,陛下之前不近后宫是对的,但也要为皇嗣考虑。微臣以为,应当再开选秀,挑选一些好生养的民间女子入宫,一来他们背后无庞大势力支持,不必担心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借由妃嫔受宠而不顾律法狐假虎威,二来民间女子大多质朴无华,不会背地里使尽手段暗害其他妃嫔和皇嗣。”

  文武百官听完差点没背过气去。

  什么叫“后宫中尽是淑妃之流”?淑妃还成贬义词了?刘尚书一口老血哽在喉咙中,说淑妃的时候麻烦不要看他好不好!

  还有,什么叫“某些居心叵测的人”?这是在明晃晃地说那些把女儿送进宫的官员都居心叵测?朝中重臣基本上膝盖都中了一枪。左相尤盛,因为他们家早就仗着出了一个贵妃整天耀武扬威了...

  最后关于选秀的提议简直是胡说八道!谁说民间女子大多质朴的?明明心思深沉的也不少好不好!这家伙明显就是想说,大家族的女儿都是送进来觊觎权势的,而且从小培养得老谋深算,陛下千万不要宠幸他们,否则哪天被害了都不知道。

  一时间全情激愤,纷纷上前打算反驳容云简。容云简早有准备,从袖子里慢吞吞地掏出一本厚厚的奏折,几乎都有一般书籍那么厚了。

  他笑盈盈地朝众人挥了挥奏折:“诸位大人莫心急,下官还未说完。”

  顿时,所有人眼前一黑。

  别、别说了!

  这奏折里是什么不用说他们都知道了,御史大人居然整理了那么多罪状,虽然可能连芝麻绿豆点的小事都记上了,但架不住这里是朝堂。一旦在这儿念给众人听了,再小的事情也变成大事了,忒丢人!

  于是诸位大人又默默站回了原位。

  容云简满意地把奏折重新揣回袖子里,顺便撸了一把袖子里的毛球,心情甚好。

  皇帝陛下心情一点都不好!选什么秀!后宫那么多蛇蝎美人还不够吗?!他目光郁卒地盯着容云简,容爱卿不爱朕了,容爱卿就喜欢给朕添麻烦...

  最不希望皇帝选秀的莫过于右相了,他孙女是皇后,身为娘家人,怎么可能乐意看到孙婿纳妾?还一纳就是一堆。

  右相叹了口气,不得已站出来绞尽脑汁地想借口把选秀之事给推了。

  此举甚合帝王心意,皇帝陛下当即表示同意,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容云简早就料到了,因此根本不着急。奶奶个熊的左相,敢怂恿他男人去睡小老婆,等着吧,御史大人下一个目标就是你。

  之后的几天中,左相大人有幸体会了一把刘尚书当初的酸爽感。

  “左相,有言官弹劾你宠妾灭妻、嫡庶不分。你的庶子风头压过了嫡子,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皇帝陛下拿起一封奏折。

  左相大人默默垂下了头。

  “还有言官弹劾你耽于美色,最近又纳了几名妾室,年方二八,年纪都能做你女儿了。”皇帝陛下又拿起一封奏折,并语重心长地劝道,“沉溺于酒色之中对身体不好,左相年纪大了,还是得修身养性一些啊!”

  “...”

  容云简揣着手默默听着,眼里满是幸灾乐祸。

  这些奏折不是他上的,但却是他的授意的。

  如今他身为言官之首,虽说言官都是一些耿直的牛脾气,但能经得过前两年帝王更迭还继续在言官位子上待着的人,绝不是蠢的。该牛脾气的时候他们不会软,但该软的时候他也是知道变通的。

  言官是个技术活,不是想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的。有些皇帝脾气并不好,也不管什么“不杀言官”的规矩。如果一直傻兮兮地四处得罪人,要不了两年就得死翘翘。

  如今编制内的言官都十分识时务,自然愿意唯容云简马首是瞻。最起码,他们没能耐四处得罪人,容云简却可以保证自己得罪完了之后全身而退,方便下次继续得罪。

  左相心里郁卒得很。他不知道自己犯了哪路太岁,怎么那些个言官大佬们天天盯着他不放。他还不到四十岁,纳几个如花似玉的小妾怎么了?值得这群人眼巴巴地跑去上奏?

  面对着皇帝满脸的“如果力不从心的话就不要逞强纳那么多小妾撑面子了”,左相几欲吐血。

  同僚们心里默默为他鞠了一把同情泪,决定以后看到言官一定要态度温和温和再温和,千万不能得罪一星半点,毕竟已经有两个血的教训了。

  血的教训其一刘尚书:...

  血的教训其二左相:...

  容云简见差不多了,于是上前一步。左相吓了一跳,连连后退,避开容云简。

  容云简冲他和善地笑了笑,结果左相脸色更难看了。

  言官头头为什么要冲他笑?莫非对方还有更可怕的事情要说?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容云简并没有怼他,而是把皇帝怼了一遍。理由是皇帝陛下朝堂之上公然嘲笑臣下,毫无帝王风度和仪态,实在有负太傅教导。

  文武百官顿时乐了,憋着笑垂下脑袋。

  皇帝陛下脸色很精彩。

  左相脸色更精彩。

  请不要点名陛下是在嘲笑他好不好!仅剩的一点遮羞布都被扯开了!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