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是现在用的,很可能是在系统背景转换后才会有用。”
“恩……我想现在不用想这些,我们该考虑下一步了。”
影婆娑指向斜前方,就在这个北极星点的正中央,离地面比人微高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由不断旋转着的云雾组成的圆形旋涡。
“那是门吗?”
“应该是。”
能够参与到异象任务中的玩家没有庸手,即使是看到一扇门出现在眼前,也并没有出现蜂拥而上挤来攮去的情景,反倒……
燕云风声朝离他很近的乐无痕微一抬手:“乐帮主,门开了你不进去吗?”
乐无痕斯文有礼地朝他笑道:“燕云帮主不要这么谦让啊,这扇门是大家的,可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东西,怎么好意思先走一步呢。”
江寒凑过去惊讶道:“哎呀,乐大帮主不是什么事都很好意思抢先的吗?”
乐无痕表情没有一丝波动:“若是有危险,我当然要先进,但此刻嘛……”
月明空也笑,但明显是皮笑肉不笑:“哦,原来乐帮主是这么高风亮节,真是佩服啊!”
乐无痕摆摆手道:“月帮主实在是过奖,我只是比一般人要善良。”
……反倒是出现了以上的情形。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游风众与某几个帮派间,在其他藕断丝连满满的帮派或团队间也屡见不鲜。
谁都知道,就像刚才一样,最先进入那扇悬空门的玩家绝不是先拿到好处,而是先被推出去作为试探用的炮灰。
僵持了好久,终于有一小队玩家被推了出来,首先来到那扇门的下方,向上跃去。那几个玩家的身影立刻没入那晶蓝的旋涡之中,几秒钟的时间,从身体到脚都消失在那扇旋转着的门中。
很平静,旋涡形态的门如同一道屏障,隔开了两边的玩家。
“没有意外。”当然,要知道消息也不是不行,很快风起云涌的帮主收了条消息,说出了上面这四个字。
第187章土法避雷
穿过那扇旋涡形成的冰蓝大门,站到实地上,视野中出现的是一片被高峰峭壁包围在其中的谷地。包括最早上来的玩家在内,所有人都在谷地最外围的山壁下站定不动,观望着四周。
却只看到这谷地中草木繁茂,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风吹得它们此起彼伏,唰唰唰轻微的声响在风里飘散,与昆仑山脉其他地方的草甸有些相似。
“不知道这里隐藏着什么怪物。”
心灰手一挥,很有气势地叫嚣:“管他什么怪,老子也叫它有来无回!”
“那找出怪物的工作就交给你吧。”
心灰的气势就像气球被扎破一样光速干瘪下来。
他自然也知道,试探这种事要交给别人做,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客观真理不容忽视。
乐无痕扭头看看众玩家,打了个手势,一个清风烟雨楼的帮众立刻从队伍里向谷地中走去。
“没事,没事,帮主……”
他走了几步,回头拔剑一举摆个颇似。
“啊——”
在看到他似乎没事而迈步的玩家们都止住了脚步。
并用夹杂着无限同情、无限庆幸和后怕、无限幸灾乐祸的眼神对那成为炮灰的玩家行注目礼。
就在那玩家将手扬起的刹那,头顶赫然劈下一道闪电。只见他的头发如针般根根直竖起来,虎躯一震,化光而去。
派派合掌道:“阿弥陀佛,难怪佛祖教导我们不要装b,原来会遭雷劈啊。”
到这时候,大家才开始以不放过一只蚂蚁的态度、更加仔细地观察这片谷地。隐藏在平静的丰盛草木之下的重重危机这才露出一丝痕迹:比人还高的草丛间,森森白骨横七竖八地散落着。
玩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谁发现刚才攻击的怪了?”
“我眼神不好,只看到电一闪,雷一响,他挂了……”
雪山飞小鸟道:“不会是什么透明的怪吧?”
江寒笑嘻嘻地道:“有可能,我曾经遇到过透明的怪哦。”
接下来讨论的方向便悄悄地向有怪,有看不到的怪这个方向发展。
而游风众内部,却……
江寒撇嘴:“显然不是怪啊。”
“为啥?”
“连我都没发现痕迹,怎么可能是怪啊。”
“……”
虽然对他的理由很无语,但大家也都支持他的意见,这不是怪的攻击。
惊白摸摸下巴,道:“虽然按照下一层是水系术法怪来推断,在这里出现雷系术法也不离谱,可是我倒觉得这雷电的出现很自然。”
影婆娑大幅度地点了下头,道:“我同意这点其实还有个原因。为了昆仑仙境的这步任务,我有搜集过昆仑山的各种资料。发现游戏里昆仑虽然被拔高到神话角度,但很多细节却与现实相符合。那些资料里面提到过一个地方叫做死亡谷,据说那里被称为昆仑山的‘地狱之门’,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死亡气息。虽然草肥水足,却没有牧人敢进入。”
“你觉得说的就是这里?”
“恩。”
“那就更郁闷了,打怪物好歹有个目标,现在却是自然哎!”
影婆娑又摇了摇头,道:“我是说很符合那些细节,但不表示这里就不是人为的,至少也是仙人为吧!”
一笑道:“我认为这里是一个巨型的阵势。”
“阵势?那更麻烦!因为我们完全不了解嘛。不管幕后是不是有操纵者,表现出来的威力也是自然的那种,怎么搞得定啊!”
江寒不解地眨眨眼:“怎么搞不定?不是有避雷针吗?”
“!”
游风其他人脑门上都冒出个大大的感叹号来。
“看来我们在这个游戏世界待习惯了,和现实那个科技世界都脱节了。”
“可是避雷针说来容易,真的实用与否谁也不知道啊。”
就在游风众研究避雷针的时候,一些玩家开始了死亡、新手村复活、再死亡的循环过程,并试图找出那所谓的怪。
当然,更多的人冷眼旁观,并纷纷有了行动。
游风里的几个搜索党念出的资料,也让大家在咄咄称奇的同时,对防雷避雷有了长足而深入的了解。
中国古代早有避雷装置,唐《炙毂子》中就记载着:汉朝时柏梁殿遭火灾,一位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古代屋顶上所设鱼尾状瓦饰,便兼作避雷之用。屋脊两端仰起的龙头也是异曲同工,龙嘴里有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直通地底的细铁丝。
香蕉感动道:“果然还是祖国最厉害。”
江寒郁闷地看着影婆娑传来的资料,里面清楚详细地写着避雷针的原理,被电荷、静电感应、导体、电容器等词弄到头大:“靠,太深奥了!”
长岛冰茶则有滋有味地开始关注那段引雷性能的实验数据。
“理科生?”
“恩。”
“怪不得。”
江寒不情愿地用膜拜的眼神注视他。
“而且,在雷击的时候不能奔跑。因为双脚迈动时会产生跨步电压,我们的跨步可比小鸟要大得多。”
“恩,所以最好是在打雷时两脚并拢蹲地。”
江寒翻了翻白眼:“我们要去的地方应该在谷地的正中,过去的时候一直打雷,我们一直蹲地还过得去?”
“这时候就要用到避雷针了撒,虽然比较简陋,但我们只要在雷击的间断点快速向里移动,到达那里大概没问题。”
“那试吧,大不了就是回新手村再来咯,反正那么多人挂过也不多我一个。”
杂货铺买来的铁丝被扭成细细一束,上端超出人体身高达到足够距离,下端则碰得到地面,形成简陋的避雷针。
不少人看到他们的行动眼前一亮,效仿者众。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