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

+A -A

  隐约可见有位老人靠在床上,长长的花被子盖住她的身体,露出的脸又黄又瘦,呼吸微弱。

  她看见小女孩过来,招了招手,朝她做了几个手势。

  “不辛苦,我不累,您慢慢说。”

  小女孩把碗放在床前,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到上面。

  老人不能说话,正朝孙女做着手语。

  “要听话,张嘴。”她盛起一勺汤,轻轻地说。

  老人的嘴闭得紧紧的,指着孙女让她喝。

  “还有很多,特别特别多,像村口的小河一样多。”

  女孩哄着老人说道。

  她站起来的样子非常可爱,有两个浅浅的酒窝露出来。

  老人微微张开嘴,没牙的嘴**瘪地露出一个洞来,女孩递了一口汤送进去,随后又喂下几块煮得粉烂的肉。

  一切做完以后,她坐在床边和老人叙话学校生活。

  这场叙话由女孩单方面进行,老人不是笔画什么,等待着女孩回应。

  两人这样交流了一会儿,老人终于沉沉睡去,女孩半抱着她,助她躺下,这才收拾了碗筷去厨房。

  说话的时间长了,天气又冷,锅里的肉汤很快泛上了一层白色的荤油,样子颇惹人嫌弃。

  女孩面色如常,撇开荤油,倒下半碗昨天的冷饭,泡饭吃到一半,嘴里被骨头硌了一下。

  她剔出那块骨头,扔给了外头一直等着的黄狗,又继续吃起来。

  黄狗并非女孩家养的,只是闻见味道这才凑过来的。

  瞧见了食物,黄狗立刻狼吞虎咽地嚼起来。

  肉的香气招来了其他几只野狗。

  咯嘣咯嘣的咀嚼声,让人毫不费力地想象出它们穷凶极恶的模样。

  女孩停下了吃饭的动作,认真地注视着它们。

  她低声叹气,仿佛感慨民生多艰一般。

  她把最后一小盏饭倒在了黄狗面前,轻轻地说道:

  “感觉你们比我还要饿呢。”

  第21章蓝乌龟二

  小镇里的人勤劳朴实,天刚破晓,各家已经炊烟袅袅。

  卖豆腐花的推着板车,烙饼的架着大锅,还有各类年纪相仿的中年人,挑着扁担,拎着蔬菜,一伙儿聚集到了菜场上摆摊。

  “阿麦呀,这么早就过来买菜了。”

  阿麦比同龄的孩子早熟。

  别家孩子还睡在铺上等着妈喊娘哄的时候,她就起来烧水煮药,喂鸡热粥了,顺便还得摸摸奶奶身下的床褥有没有湿,**又是一堆事情。

  “郑婶早,有豆角吗?”阿麦见人三分笑。

  郑婶手脚麻利地挑出几把豆角塞过去,阿麦刚要掏钱,郑婶按住他,小声道:“傻闺女,收下就是了,别嚷嚷。”

  阿麦低下头轻轻地说:“谢您嘞,我回头给小虎补课吧。”

  郑婶笑得像一朵花,连连说好。

  被赠送了豆角后,阿麦买了一点猪下水,一路上认识的乡亲都送了她东西,有的是一小块红薯,有的是几把蒜。

  她安安静静地收下,挨个致谢,然后认认真真地和他们交换自己有的东西,或者是给小孩子补课,或者是带孩子,打扫卫生什么的。

  等阿麦离开后,几个妇人低声惋惜。

  “听说也是城里过来的孩子呢。”

  “听说他妈跟人跑了,老子搭了人生了儿子哟。”

  “这哪是人养的东西,亲娘瘫在床上不管事,把自己女儿送回来哟。”

  低低高高的声音,同情或者惋惜的句子。

  阿麦每一天都听着相同的句子,她也为他们口中的那个女孩叹息。

  曾经的名字是什么呢,太久没有人喊,她自己真真假假也记不清楚了。

  她现在叫阿麦。

  阿麦照例把蔬菜和下水放在隔壁阿姨家,请她照顾奶奶,然后就向学校走去。

  土墙红砖,地面是□□的黄泥。

  阿麦出神地盯着自己灰色的鞋子看,突然一片阴影笼罩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宴 分卷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