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A -A

  疵的股权”,为上市作准备。

  由于不合法而冻结的那些股权,我也想办法让他们全部都活蹦乱跳。

  从这开始,股权重新洗牌,变为三大派,权力格局大势已定,股权过于分散、董事会弱势的顽疾也成为历史。

  那次股东洗牌之后的2000年12月19日,民生银行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有人将这次上市前夕的股权大变动形容为“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此后的六年,也是我发展速度最快的六年。增长规模遥居同业之首。

  可是,使用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手段清理股权之后,历史问题却始终让我如坐针毡。

  有两个坚持认为自己的股权被非法拍卖和变卖的老股东一直在找我打官司,直至今天。他们认为,入股民生银行就是他们和他们的公司噩梦的开始。

  一开始,我是完全没有在意的。论政治、论经济,他们都赢不了我。我就是把你们的股票卖了,你们又能怎么样?

  可是,他们两个一直没完没了,打行政官司,两次打到国务院;打民事官司,一审、二审、申诉,把民事诉讼程序经历个遍。

  这没完没了的,还真引起各方关注了。

  04年我就被迫专门就此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一份叫做《关于努力推进解决股权转让遗留问题的报告》的破东西,假惺惺地说我已经认识到啦,这些不规范的股权是害群之马呀,承诺我一定尽最大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呀,什么什么的。

  烦死了。

  这两个人不仅找我打官司,还处处硌着我。

  04年,股赴港上市前,其中一个人就还对外披露了“伪造董事签名”的事件。说我不可能得到他的签名,因为他当时还蹲在监狱里。

  我故作惊讶地调查了一番,结论当然是造假行为属实。当时赴港上市失败也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因为这件事,我的脸面受损。大家可能不喜欢我,不买我的股票了。再加上工商银行来那么一下下,大家自然都会投入到他的怀抱。

  唔...!一想起这件事,就很生气!

  现在,我的股又要在香港上市了。

  这两个家伙会不会又生出枝节?

  还真说不准。

  我的确很担心。

  虽然这事儿也只能怨我自己。

  不可能做得滴水不漏的。

  苍蝇专盯有缝的蛋。

  中行说的,应该就是这件事吧。

  真没想到,中行对我的事情,还挺清楚的。

  可是呀,他大概只知道这些个破事。

  这就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吧。

  “都是坊间传言罢了”,中行看着我说:“想开快车没错,但是也要遵守交通法规。别让别人为你担心。”

  你才不会为我担心呢。

  我想。

  中行又开玩笑道:“不是都说,国有企业有约束,没动力。民营企业有动力,没约束?”

  中行的意思大概是说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短处。

  可是我听着这话却觉得非常刺耳。

  我再怎么动力十足,钱还是只有这么一点点。

  你再怎么没有动力,钱还是芝麻开花似的,蹭蹭地往上涨。

  我那么喜欢你,喜欢你这么多年。到头来,就得到一个“没约束”的评价?

  没约束,难道我自己喜欢没约束吗?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会选择这么一条路走?

  如果像你们一样,从不用发愁,我怎么会不守规矩?

  那么现在,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不守规矩?

  这就好像是一个天生的贵族在指责一个努力获得爵位的平民,说他获得爵位的方法不够绅士一样。

  中行,你怎么能这么说我啊!

  我觉得自己好像要哭了。

  一下子没有控制住,我对着中行脱口而出:“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中行一下子愣住了。

  “...抱歉”,他说。

  我摇摇头,不想再说了。

  中行,你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我有多么喜欢你。

  不知道我有多么认真努力。

  我一直都在拼命,拼命想要到达距离你更近一点的地方。

  让你能够看得到我。

  不管有多么危险,我都不在乎。

  没错,我一心一意扑在自己的经营上。

  可是,我本不必那么急于求成的。

  让我下定决心迈出第一步的,是你啊,中行。

  结果,到头来,在你眼中,我仍然只是“没约束”罢了。

  拉贷款

  和中行约定了下一步的考核内容。

  本来满心期待的会面,就这样,在压抑的气氛里结束了。

  我想到了农行。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多么轻松自在。

  农行,如果我喜欢的是你,该有多好。

  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创新小企业流动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鼓励各家银行推出符合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银监会这个家伙,大概和我八字不合。

  我烦什么,他就来什么。

  于是,各大银行都加大了中小企业信贷投入。

  首当其冲的就是工行。

  他超快速地建立了一个叫什么小企业经营中心的破部门。

  切,真会拍银监会的马屁。

  这样,我又悲惨地被人顶了一下。

  可是,我才是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的银行啊。

  他们那些大银行才不会对小企业认真呢。

  为了增加存在感,我给认识的报社和电视台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明年,我准备拿出一千亿,支持各个中小企业的发展。

  宣传的力度还是蛮大的。

  影响也蛮好。

  可是,怎么样都觉得,来贷款的中小企业变少了很多。

  感觉我的东西被工行抢走了。

  从一开始到现在,被工行抢走的东西有多少,数都数不清。

  郁闷的事情不只这一件。

  去年年底,国家弄了一个叫做“四万亿拉动经济”的方案。

  我走街串巷,把口袋翻出来给大家看,问他们,是不是要建设项目呀,要不要我借钱给你们呀。

  结果,他们都说,不用不用,我们需要钱的话会去找工农中建的。

  竟然还有人带着鄙视的眼光!

  切!什么玩意儿!

  我抬起腿,哐的一声,用力踹了一脚车门。

  眼角扫到一个人站在楼门口,正在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我。

  因为我踹的是我自己的车。

  工行没进楼里去。

  他走过来,问:“一个人在这发什么疯呢?”

  我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银行不差钱 分卷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