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A -A

  不过,她不是很喜欢跟着父王去西海,因为龙宫里的其他龙都喜欢欺负她和她母亲,祖母也很坏,经常训斥她母亲。想到这里,敖萱羡慕地看了唐鲤一眼,她也见过唐鲤的祖母,贤名远播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可比她的祖母温柔和善多了。

  “萱儿,鲤儿,快些来烤肉,想吃什么自己烤,这鹿肉是今日刚送上船的,烤着吃再新鲜不过了。”宇文霓裳冲着他们招招手。

  此番跟着吴家船队南下,她是一帮小伙伴里辈分最高、年纪也最大的,临行之前,长姐宇文王妃再三叮嘱,一定要她看着唐鲤这小子,原本赵王夫妻俩是不肯让儿子跟船去崖州游玩的,奈何这小子一听敖萱要去崖州,撒泼打滚的定要跟着同去,深怕他的敖萱妹妹像殷老夫人那般一去不回。

  赵王夫妇无奈,只能让宇文霓裳这个小姨母多看着点。好在这次和他们一行人一起的还有太子李承乾,这位奉命南下,据说是有陛下的密旨,具体做什么没人知道,但看他带来的那些侍卫就知道,一定不会是什么小事了。

  李承乾平日里喜欢行猎,这次不知道怎么了,半步都不肯下船,只是让侍卫们在靠岸的时候下去采买些新鲜猎物,给那几个小家伙们尝鲜。

  毕竟他已经是做了大伯父的人了,鲤儿素来乖巧,临出发前弟弟赵王又多次请托他一路代为照看,这让李承乾做大哥的虚荣心瞬间膨胀,一路上对唐鲤和他那些小伙伴,照顾得倒是比自家亲生的还要细致些。

  吴家的商船很快,从扬州商船,第三日便已远远看到一处码头,他们运气不太好,正赶上渔船回港的时辰,码头上十分拥挤,好在他们乘坐的是吴家的商船,只见那领头的从船舱里取出一杆正红色绣着五芒星的旗子,竖在船头上,码头上原本拥挤不堪的渔船便仿佛得到了什么信号一般,很快分出一条水路,吴家商船一路行到码头,几个小萝卜头原本还兴冲冲的,没想到下船的一瞬间,差点摔了个倒栽葱。

  “几位贵客不常乘船,不知道人长时间住在船上,乍一下船,便会头晕腿软,歇息片刻便好了。”领队的话音未落,便听到一声清脆的童声:“十一叔你怎么才回来?我的贵客呢?”

  “船上都是大娘子的贵客,十一自然不敢怠慢,因此沿途便慢了些。”领队的笑眯眯让开身,只见一个身穿杏黄衫子的女童便笑盈盈地在几个侍女的簇拥下越众而出,真个是雪肤花颜、明眸善睐,好一个俊俏爽朗的小娘子!

  唐瑛并不认得太子殿下,还是宇文霓裳心细,借着唐瑛来给她见礼的时候,悄声附到她耳边道:“先带我们回家,太子殿下也与我们一同来的崖州,说是要寻你爹爹,带了陛下的旨意来的。”

  唐瑛对宇文霓裳这个小姨母还是有印象的,她屋子里那些从长安城送来的精巧细致的小玩意儿,很多都是宇文霓裳每年托吴家商队带过来的。虽然吴家已经举家搬迁,但和宇文家的关系却一直都没有断,两家还一起做了买卖,那就更不能断了。因此,唐瑛对宇文霓裳的话深信不疑,立刻便命人赶来牛车,一路带着众人往唐家去。

  唐家和吴家所在的地方,大概位于后世的海口,这里虽然是唐瑛的封地,但依然有朝廷的官府管理,唐瑛作为崖州最大的土皇帝,自然占据了最好的地方,唐家的宅子非常大,不过里面的宅子却修建得十分朴素,半点不见奢华,连太子殿下看了都不得不说一句:唐大人真是太清廉了,哪怕被罢了官,也依然如此清贫自持。

  早一步接到消息,吴家夫妇、唐玄奘、吴箜和吴家两个双胞胎早已等在家中,进了家门,众人自然要先拜见太子殿下,李承乾似乎是真的有要紧事找唐玄奘,坐下喝了两口茶,便要约他去书房密谈。

  吴箜怕一堆小孩子吵到他们,便提议带着他们去后院做椰子鸡焖饭,吴昀和江簌许久不曾见到宇文霓裳,也拉着她去后院一起说话去了。

  宇文霓裳已经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了,按照吴箜和西梁女国的约定,最迟明年,猪八戒便会化身为西梁女国的使团成员之一,前往长安城求娶宇文霓裳,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门绝佳的婚事,且成亲之后,作为神眷,宇文霓裳很快便能飞升上界,成为尊贵的元帅夫人,但,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姑娘,吴昀和江簌终究有些不舍,便私下叫吴箜通知了猪八戒,好歹让夫妻俩婚前见一面,要是宇文霓裳死活看不上猪八戒,那这门婚事再好,也要好生斟酌一番了。

  见爹爹要亲手做椰子鸡焖饭,唐瑛捂着嘴偷偷笑了两声,扯了扯敖萱的袖子,示意她千万别碰吴箜做的那一盅焖饭。

  “我爹爹做饭最难吃了,要不就是水放得少了,米饭跟沙子一般,要不就是水放多了,变成了稀粥。待会儿你们就跟着厨娘学,咱们自己做自己吃。”

  “瑛儿,这又是椰子又是鸡又是稻米的,能好吃吗?”敖萱上回来的时候,吴家还没有开发出这道菜式,她也是第一次听到还能把水果和稻米一起拿来煮饭的。

  “好吃极了!我爹爹虽然做饭手艺不好,但家里厨子听他说的法子,总能做出稀罕的菜式。”唐瑛拿了一个已经处理好的椰壳演示给其他人看,“这椰子要先钻个孔,将里面的椰汁倒出来备用。再将椰子壳上面这个盖儿切开,将里面的椰肉挖出来切块,新鲜的鸡肉也切块,拿调料腌制好了,和洗干净的稻米、椰肉混合在一处,拿油盐调好味儿,爱吃辣的再加点辣椒,最后再将处理好的稻米放回椰壳内,把椰子汁倒回去,盖好盖儿,放到灶上慢慢焖熟,揭开盖儿便能吃了。”

  “咱们今天先吃这个,等明儿我带你们去海里抓些新鲜鱼虾来,再摘些椰子来,做海鲜椰子焖饭也好吃。”说起吃的来,唐瑛这个小吃货简直滔滔不绝。

  “我去抓!海里我最熟了,瑛儿你要不要珍珠?我去海里给你捡一些海珠回来串珠花玩儿。再拗些珊瑚上来做珊瑚珠子,拿到你们家铺子里换银子!”敖萱两眼放光,不愧是龙族,一说到去海里玩,脑子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捞一票。

  “萱儿……罢了,你去拗珊瑚的时候,当心别伤着手。”唐鲤很想说要不我去替你拗吧,但他的水性也只够支撑他在皇宫的温泉池子里扑腾两下,潜入深海什么的纯属自寻死路。

  胡常安听着他们几个叽叽喳喳的聊天,也不说话,默默将唐瑛做好的椰子鸡焖饭重新捆了几道麻线,这丫头做事情利索得很,就是不够细心,这么仓促捆两下,等拿出来的时候肯定要散架的。

  铁扇公主和胡三郎都是性格爽朗外向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生出了胡常安这么个闷葫芦,这也是这对夫妻为什么要让儿子跟着来崖州玩的主要原因,大概天底下的父母都是这么想的,孩子内向,多和同龄人玩玩或许就好了。

  事实证明,并不会。

  胡常安一路上惜字如金,能动手的绝不瞎逼逼,一张嘴除了吃饭呼吸似乎就没有别的什么用处了。唐鲤和敖萱这一路上感情升温这么快,其中有大半功劳都在胡常安身上——能够共同吐槽一个人,真的是增进感情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了。

  “常安,你爹娘怎的没来?又去西域了么?”唐瑛是个称职的小主人,见没人跟胡常安说话,便非常热情地凑过去想陪他聊聊天。

  “嗯!”这是胡常安的回答。

  “那你怎么不跟他们一起去西域?我听说西域有许多好玩的,一直很想去,但爹爹说我要想留学西域的话,得等我长得有门框那么高才行。”唐瑛对此非常不满,她个头长得慢,到现在才只有半个门框那么高呢,猴年马月才能去西域玩?

  “我大哥每年都要去一趟西域,他的洞府便在西域枯松涧火云洞,你若想去,不如求一求两位叔父,等下回我与哥哥去西域的时候,你与我们一同去游玩一番,有我哥哥在,想来两位叔父也是放心的。”胡常安难得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简直比这一路说的所有话加在一起字数还要多。

  “胡常安你会说话啊?那你这一路嗯嗯啊啊的,连一句整话都不跟我们说,我还以为你是结巴呢。”敖萱惊讶极了。

  胡常安抬头看了她一眼,半个字都没赏给她,又低头去研究唐家的酱料刷子去了。

  “瑛姐姐你看他!又不理我!”敖萱气得半死,拽着唐瑛的袖子直跳脚。

  “萱儿你别生气,常安就是这般性子,我听胡家叔父说,他寻常在家里一整天都不说话,小时候差点被当成哑巴。”唐鲤似乎很有安抚暴躁小龙女敖萱的经验,立刻将她拉到一边,带她去看唐家的厨子料理海鱼去了。

  唐瑛左右看了看,小大人一样的摇头笑了笑,见胡常安被敖萱说的有些不自在,主动走过去捡了个话题,跟胡常安聊起西域的事情来。

  唐家和吴家现在基本已经形成默契了,唐家主要是走西域的商路,而吴家则借着崖州这个据点,基本垄断了南边的水路,不过,因为这桩买卖里面有赵王的几分股子在,整个江南道就没有敢不给吴家商队面子的。

  这也是为什么赵王敢让自己的嫡长子到崖州来玩的另一个原因了。

  说到这里,就连唐玄奘也不得不感叹赵王李福的好运气:这厮不知道什么时候跟太子李承乾混到一起了,赵王无心朝政,反倒和王妃宇文氏钻研起了生意经,据说如今还管着太子殿下手里一部分买卖,唐玄奘虽然没有问过,但江南水路这么大一块肉饼子,说里面没有太子殿下的一份股子,除非他重生回来把脑子丢了。

  大唐的文武百官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一哭二闹恨不得撞柱子、好不容易才把唐玄奘这个“妖孽”从李二陛下面前一脚踢开了,结果呢?这家伙竟然不声不响的,通过赵王这条线跟他们的下一任老板——太子殿下勾搭上了,唐玄奘真担心那几个年纪一大把的御史大人知道真相之后会气得呕血。

  不过那又如何?他好不容易才能重活一世,自然是要让他在乎的人活得逍遥自在。

  说到逍遥自在,唐长老看了一眼正在屋里指挥一帮小家伙们换衣裳准备出海打渔的吴老板,嘴角忍不住扬起一抹微笑。

  上辈子,悟空让他学会了怎样才是对一个人好。

  这辈子,吴箜让他知道,只要是和彼此心仪的那个人在一起,无论做甚么,都是对的。

  这大概就是后世那些“饭圈女孩”所说的什么“滤镜”吧。

  反正,唐长老就喜欢看吴老板这般没心没肺的样子,他愿意和李承乾周旋交易,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助李唐王朝开疆拓土,所求的,不过是能让他在乎的这些人,一世无忧罢了。

  “老唐,出海去!你去不去?去的话快点进来换衣裳!”吴老板欢快的声音从室内传来,中间还夹杂着瑛儿的抱怨,大约是又被吴箜按着脑袋擦那甚么“防晒霜”了,黏糊糊的好像放多了水的麦面,也难怪瑛儿每次涂了都叫苦连天。

  “你看看你萱儿妹妹!你再看看你自己!再不涂点防晒霜,大晚上走出去人家都看不到你了,忒黑!”吴老板强行镇压了闺女。

  空气中于是便慢慢传来掺了玫瑰花的防晒霜味道。

  一世安好。

  第168章

  “父王,今年咱们还要回西海龙宫过年吗?”敖萱拿筷子戳了戳碗里的熏鱼肉,这海鱼是她的小伙伴唐瑛特意让商队从崖州送来的,在长安城可以说是价值千金了,经过腌制的鱼肉有淡淡的咸味和香料的味道,熏制后嚼劲十足,敖萱几乎每顿都吃,但随着年关将近,连平日里最喜欢吃的熏肉似乎都失去了吸引力。

  她真的不想回老家西海龙宫过年。

  就像后世绝大多数在城里长大的小孩子一样,并不是说小孩子嫌弃农村,生活习惯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亲戚的困扰。

  尤其在西海龙宫,父王敖烈本就不得老龙王和王后喜爱,后来又不顾家里反对,坚持娶了蛇精敖青,敖烈和敖青第一次以夫妻的身份回西海龙宫是什么样子,敖萱不知道,她只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父王带自己回西海龙宫,一家三口住的是最偏僻的宫殿,母后去拜见祖母,回来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哭了好久。

  从那以后,敖萱就再也不想去西海龙宫了,哪怕世人眼中那是一个神仙一般的所在,她只知道父王和母后每年带自己回去之后,再回到自己家,总有一段时间心情会很糟糕。

  只是,她心里也清楚,父王是不会答应的。

  只要老龙王和王后还活着,他们作为晚辈,即便公务繁忙,一年一次回乡省亲总是要的,否则便是大不孝,若是被老龙王告到天庭,父王和母后说不定会被剥夺神位,再也不是尊贵的龙族了。

  其实,敖萱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身份是不是尊贵,她只是不想让父王和母后为了自己再受委屈。不做龙宫的龙女也很好啊,就像她最好的朋友唐瑛,虽是凡人之躯,但也过得十分快活。

  而且,唐瑛的祖父和祖母,待她如珠似宝,一点也不像她的祖父祖母,看自己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件陈旧的家具,丢了可惜,放在家里又碍眼。

  只是,让敖萱没有想到的是——

  “好!咱们今年不回西海龙宫了,咱们去崖州过年!”敖烈怜惜地将敖萱抱起来放在膝上,让人撤掉已经被她戳得稀巴烂的熏鱼,重新上了一碗热腾腾的虾米糊糊。

  这是家里的厨子特意去吴家食铺学来到,新鲜的虾米洗干净之后,先以腌制过的鸡油炒了,加入葱姜蒜炒香,再捞出葱姜蒜,倒入炖了一夜的老母鸡汤,煮沸后撇去浮沫,打两个鸡蛋搅碎了放下去,拿勺子快速搅成细碎的蛋花,最后再放入油盐,撒些胡椒末子,拿红薯粉勾芡,撒些葱花便能出锅了。

  营养好消化,非常适合小孩子吃。

  “真的?咱们今年不用去西海龙宫过年了?”敖萱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敖萱用的是“去”,而不是“回”,一字之差,足以证明,在这孩子心里,从来就没有将那华丽的龙宫当做自己的家。

  “父王甚么时候骗过你?”敖烈伸手舀了一勺虾米糊糊喂到女儿嘴里,细心地替她擦了擦嘴角,这才凑到她耳边低声道,“你母后要给你生弟弟了,父王已递了信儿回去,说你母亲怀有身孕,不宜入海。”

  “那明年呢?”小丫头知道父王疼爱自己,立刻得寸进尺地扒着敖烈的胳膊追问。

  “明年啊……”敖烈故意皱眉思考了一会儿,直到女儿一双秀气的眉毛都皱了起来,这才哈哈大笑着提起女儿,在敖萱额头重重亲了一口,“明年你弟弟尚在襁褓,自然也不宜舟车劳顿,咱们有三年不必回西海龙宫过年了。”

  幼稚的父女俩仿佛中了大乐透,抱在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要是母亲多生几个弟弟妹妹就好了。”笑了一会儿,敖萱小大人一般的未雨绸缪起来,怀一胎就能三年不必去西海龙宫,要是母后一口气给她生十个弟弟妹妹,那岂不是三十年都不用去西海龙宫过年了?

  “哈哈哈~这话可千万别叫你母亲听到了。”虽然龙族怀胎不易,但敖烈疼爱妻子,并不想让妻子多受怀胎生育之苦。

  “不回去过年,父王母后又要念叨说你不孝了。”虽然很高兴不用去西海龙宫过年,但敖青也担心丈夫再受委屈。

  敖青一出生便没有父母亲族,对亲情二字的了解,更多的是来自于她所熟悉的吴家和唐家。只是,她做好了龙宫不会轻易接纳她的心理准备,却没想到婚后第一次陪敖烈去婆家过年,会遭遇那样的不堪。

  公爹瞧不上她蛇族的血脉,婆母更是瞧不上她半点龙族的礼仪都不懂,大伯敖摩昂太子倒是对他们夫妻不错,但大嫂却也瞧不上她半点嫁妆也没有的寒酸模样。

  只是,再难堪,为了腹中的孩儿,敖青也只能咬牙忍了。如果得不到老龙王的承认,他们的孩儿便无法得到四海龙族的承认,血脉得不到承认的龙女,即便身负一半的龙族血脉,也不是龙。

  蝎子精和铁扇公主都曾劝过她,让她不要再去西海龙宫受这般委屈,只是,女儿一日未曾得到老龙王的认可,敖青便一日不敢有丝毫懈怠。

  现在,敖烈竟然说今年不去龙宫陪公婆过年,这让敖青不由得十分忐忑。

  她早已不是从前蛇盘山鹰愁涧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蛇精了,她有了心中所爱、心中所念,便心生忧惧,她其实不怕自己在龙宫受委屈,她怕的是女儿因为自己的鲁莽而失去龙女该有的尊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