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邺城后,荀彧却称病不再去丞相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犹记初见时,金戈铁马中,荀彧曾言:“彧不才,只求能寻一明主,以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
曹操也曾豪放大笑,极为喜悦:“文若,吾之子房也。”
”
扶大厦于将倾——荀彧匡扶汉室的心从未改变,也许这就是君子的特质,对心中信念、原则的坚守。
吾之子房!
可一心想要复兴韩国的张良,戎马半生用尽智谋为高祖统一天下之后,却是自己亲手,毁掉了所有复国的希望。
对于荀彧的倔强,曹操也很头疼:
怎么处理荀彧,实在棘手,杀,舍不得下手,毕竟跟了自己那么多年,有感情,有功劳;
不杀,荀彧是汉室的铁杆,成了自己的绊脚石,而且又臭又硬!
曹操思来想去,那就警告他一下吧,荀彧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的食盒,荀彧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荀彧是聪明人,当然明白曹操的意思。
汉室已无禄可食,只要你闭上嘴,(盒通合)一切还是都有的!
多么简单的事!
不需要你去做违背良心的事!
不需要你背叛旧主!
不过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罢了!
依旧高官厚禄,依旧家族兴盛,依旧位高权重……
可这样的荀彧还是荀彧吗?
还是那个清雅通透、温润如玉、却又不改初心的荀彧吗?
幽香雅致的兰香在香炉中轻轻焚烧带出淡淡的烟雾,雾气飘渺,荀彧一袭暗纹黑衣,头戴皂帽,独坐书房。
案上的食盒精细美丽,可惜是空的!
——一如汉室,一如多年的坚持!
旁边是一封信,是郭嘉让荀攸带给他的,想起郭嘉,这人最爱花言巧语,听起来最是委婉动人,这回他又会怎么说?
想到这里,荀彧不由得轻含一丝浅笑,纵然年纪渐长,荀彧依旧是那个清润的美男子。
信很短,就一句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典型的郭嘉风格。
荀彧苦笑一声,真正清雅通透的是这个人吧!
和信一起的,还有一瓶药!
一饮而尽!
片刻后,香气渐销!
程煜:文若!如今汉室名存实亡。你又何苦执着呐。
荀攸:叔父,丞相要的是这太平盛世。可你为什么就是放不下汉朝臣心呐!
荀彧:我曾以为明公是漫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哪怕灯光微弱,也会让人不自觉地追随,至死方休。而天色即将破晓,而初衷却是渐行渐远,如今进退失据,我这一生,到底成全的是什么?
小狐狸:成全了太平盛世,成全了万千黎民百姓!
荀彧:天下太平,汉室的八百里江山又将如何?
曹操:荀彧啊荀彧。你又何苦啊!终其一生,无非是汉朝忠臣而已啊!
想保天下百姓安宁,就保不住汉室?
荀彧——我该如何选择呢?
——不愿在重启战火内乱!不愿黎民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可我也不愿亲眼看到汉室消亡!
——多年的理想实现了一半,还有一半终将成空!
——还是离开吧!
——只能离开!
明公啊!明公!
此生不再见!
春雪消融,玉梅凋落,暗香飘零。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的话:因为要考试,暂时不能及时更新,rr!
第114章江南桃源-荀彧番外1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
江南小镇,烟雨蒙蒙、弱水空濛,各色春花摇曳身姿,空气中氤氲的水汽萦绕着波光涟漪中的轻舟,看着眼前如梦般的水墨画卷,一人临风而立,带着微不可察的惆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