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不答,行了礼带门出去。
木吒埋怨道,“大哥你何必对他那么客气,你把他当弟弟,人家可从没把你当亲哥。”
金吒叹息一声,懒得解释。
不说哪吒离开西周,受金吒所遣,乘风火轮赶往陈塘关送信让父母避难。却说杨戬这边随伺姜子牙后已是黄昏时分,他离开银安殿后,见左右无人,将身子一摇,清风中变化成一只白翰鸟(注),径自向城外商营飞去。此鸟红喙白羽,常见于蟠冢之山,品性高洁,最喜栖息于高山竹林间,因其羽毛洁丽,性情温顺喜人,是深受西蜀国当地部族喜爱的一种吉祥鸟。
后世班固有诗云:
启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英。
容洁朗兮于纯精。
彰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注:白翰,《山海经》所提珍禽,也有一说就是后世的白雉鸟,性情温顺,为吉祥之鸟。
第23章
杨戬这边将身一摇,变化成一只白翰鸟,速向城外殷商军营飞去。若是被本营懂幻化之术的人看到他私入敌营,只怕会引发截然大波,他已是铤而走险。
殷商军营内。
辛环初战骁勇得利,备受闻太师褒奖,昨夜和众将通宵达旦喝酒庆功后,今日又被闻太师单独留下来商议军事,直到黄昏时分才回来。他刚欲进帐营,却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鸟叫声,转头一看,只见树上停着一只白羽红喙鸟,不由一怔,心中奇道,这白翰鸟向来只在蜀国蟠冢之山内群居,今日如何在西岐得见?
那只白翰鸟似乎知道他的注目,飞下来在他面前盘旋几圈,又鸣叫不止。
辛环待要伸手抓它,却是捉之不住。不由大奇,要知道他为天生人族鹰妖混血,目力敏锐,敏捷过人,绝不会连一只普通白翰鸟也捉不住。
那白翰鸟在他面前飞旋,时高时低,渐飞渐远,似乎有意引他跟随。
辛环见状,心里一动,展开肉翅,飞扑上天,追赶过去。
他们一前一后,越飞越远,一直飞到远离军营的城外青山里。
那白翰鸟这才停下来,只见白光一闪,辛环眼睁睁的看见那鸟儿化成一名长身玉立的俊朗少年,吃了一惊,招出兵器锤钻在手,喝到,“鸟化人形者何人?”
“辛师傅,是我。”那少年微微侧身,将美玉般的面庞显露在月光下,仿佛叹息一般说道。
“你是……?不……二郎!你竟没有死!”辛环凝目一看,大吃一惊,“你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和你父亲好像……太好了,太好了!”
他连说两个“太好了”,激动得扔下兵器,语无伦次,正要上前抱起二郎转几个圈,忽然意识到对方身量已经不比自己矮了,早已不是孩童,不由讪讪而笑,眼含泪花。
杨戬见他已认出自己,单膝下跪,正色道,“二郎多谢辛师傅当日救命之恩!”
辛环为人族和鹰妖混血,在部族中向来是受众人尊敬的神射手幼师武士,亦在杨戬年幼时教过其兄弟猎射技能,对他实有半师之恩。
原来当日天庭重兵围困西蜀古国,杨君自知生死
辛环其人最是忠勇,然而受杨君重托,便不敢以死殉国,冒死飞行,驮着杨戬兄妹逃出云梦泽。路上他们被追兵冲散,辛环被打落山林,杨戬兄妹生死不明。
辛环知道杨君已死,瑶姬娘娘已被镇压,只当西蜀已被天庭掌控,这故国是万万回不去了,因回去就是送死,这才有了后来与其他乡人结义同行,流落黄花山安营扎寨一事。
“好好好,好孩子!”辛环连忙扶他起来,又是欢喜又是惭愧,鹰目饱含热泪道,“那日天庭追杀中,我和你们兄妹失散,后悔欲死!我有负你父王重托,本该同殉故国,然而寻不见你们尸首,便又抱着一丝希望,想大王和瑶姬娘娘如此神通,他们的儿郎不应该如此轻易身陨。这些年我仍存着苦苦寻找你们的希望,和故国其他幸存人士一起,在殷商和西岐夹道中一座险峻山岭上建了座简易城寨,只要找到你们,便可登高一呼,率领残部,重回故国!”
“辛师傅所为,二郎感激涕零。”杨戬听他真情流露,不由得也是语声哽咽。他听到辛环多方搜救故国旧人,更为感激。
辛环执手仔细打量他,见他骨格神秀,目蕴神光,不由暗暗称奇,便细细讯问其经历。听到其拜在玉虚宫玉鼎真人门下,吁了一口气,他知道阐教圣贤道法大名,真心为杨戬高兴。又听到三妹杨婵被昆仑女仙带入瑶池养育,不由皱眉道,“这可不好,三公主毕竟是我蜀国王姬粉侯,将来是要独掌一方的,怎可由敌人养护?”
杨戬其实也隐隐觉得天庭女仙那一派天仙做派,恐怕会将杨婵养得过于养尊处优,背离母亲教导。然而三妹娇弱女孩儿,失父失母,在人间生存不易,与兄长又有男女之别不好长久同居,现在得到王母看护,能在玉帝眼皮底下保住平安已是万幸。这些世外关窍却是不好和辛环明说,只得对辛环安慰道,“三妹妹有王母娘娘养护,我母亲早日也曾首肯,娘娘为西昆仑女仙之首,又素来与她交好,想必不会薄待三妹。”
他既然不肯认昊天上帝为舅父,自然也不愿让人知晓
瑶姬娘娘当年婚配杨君,为西蜀古国带来众多奇珍异果种子,又以云雨之力将国家治理得连年风调雨顺,各部族老少怡然自乐,在辛环心目中不啻于天神,听说她也仍在世,高兴得呵呵大笑,只是感慨视如兄长的杨君陨落,不免笑中带泪。
杨戬不愿多提伤心事,趁机问他,“辛师傅为何在成汤军中闻太师效力?”
“我们暂居的山头正好在闻太师伐西岐的路上,被他降服,无奈只好受他招安。不过闻太师也答应一旦我等军功显赫,将来可好生协助我等复国。”他打量着杨戬,越看越怀疑,“昨日阵上为了救那名美貌小将,接了太师一神鞭的人莫不是你?你为何为西岐效力?”
杨戬无奈解释道,“如今纣王无道,我奉师父之命下山,协助周武明君,保周反商,只是没想到在闻太师大军中见到辛师傅,是二郎之幸……”他说着声音渐渐的低了,和故国有恩于自己的师长如今互为敌营,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幸事,这命运坎坷曲折之处,叫他如何怒骂上苍!
辛环亦是感慨,他代代与人族混居,外表虽为半妖,骨子里实实在在是个为杨戬打算的亲厚长辈,遂劝道,“如今我等侥幸都得在世,不如二郎跟随我投身成汤。你也看到了,闻太师术武双绝,驾驭兵将能力更是举世无双,百战百胜;西周弹丸之地,人才寥寥,没办法战胜他的。纣王虽有暴虐之名,凡人年龄不过百年,有闻太师坐镇之日,哪至于翻覆一个国家呢。”
杨戬知他劝降出于好意,便也正色答道,“好教辛师傅得知,二郎并不在乎这人间天子姓殷还是姓姬。我当年九死一生之际,幸好被师父救上玉泉山,如今师父受困于天命,二郎不敢不从其吩咐,协助姜师叔,就当将这一身本领回报玉虚宫。”
辛环急了,“我知道你学得阐教门下高明本领,可是阐教虽然厉害,怎么能和万仙济济的截教相比?你是太年轻不知事了。闻太师真的太过厉害!单一个闻太师,就足以秒杀圣人弟子,何况西周武王懦弱,领头者不过一个□□凡胎的姜
杨戬微微苦笑,“辛师傅,来不及了。自二郎斧劈桃山之后,一切便不及回头。我今日来找你,便是问你一声,是否愿意和我走?若你不愿意匡扶西周,也可率部离开,可成全你不与闻太师为敌之心。”
他得开天眼,旁类则通,灵识早就远胜于寻常修仙之人,隐约触摸时间法则门径而不自知。——对于过去早定一切,洞若观火;对于未来,已知晓无限可能,然而无限可能中,此间一定按天道法则生成未来场景。因此回复旧日故国一事,绝无可能。——只因前因早已定后果,没有西蜀古国的覆灭,也就不会有二圣结合,封神榜出世,阐截两教明争,改朝换代,重分天下等等纷流接踵之事。他窥一斑而知全豹,心中隐有所感,这西蜀国的衰落,便是落入棋局的先局博弈地盘,不得大道结果者,只能沦为棋子,任人鱼肉,若要恢复昔日荣光,却是静待契机,他隐约觉得,这契机应当出现在走完这段封神路之后,而非此刻自己都嫌自己弱小之际。
“想不到二郎长大后竟然变得如此懦弱迂腐!算了,你自去回西周吧。我辛环铮铮男子汉,可不愿为人奴仆,抛弃故国。”辛环并不知晓他心中那番思量,只当他怯懦,说完怒气上脸,越发显得面目狰狞,他双翅一鼓,便飞身离开,竟不再看杨戬一眼。
第24章
哪吒驾着风火轮,凭着记忆中的路线,迅速飞越五关和冀州,在陈塘关上方放慢了速度。他正要直奔关镇总兵府而去,忽然听到近海沙滩处传来一片震天哭声。
他忘了金吒的叮嘱,循声追去,只见海滩上有七八个渔村女子,面黄肌瘦,瘦骨嶙峋,有老有少,正围着一条渔舟残骸哭得正伤心。
记忆中那些惊雷洪雨中的哭喊声又轰然落耳,令他神魂为之一惊。
他定了定神,落到海滩上,不由自主的向前走去,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那些女子正哭得正伤心,其中一名中年渔妇强忍眼泪,回答他的问题。
“好教小道长得知,我们整个村就二十八名男子,上个月初九出海遇上风暴,一人未回,我们已成寡妇村。如今这搜船是徐家的,残破船身被徐家的认出来,她男人却尸首不见,因此啼哭。”
哪吒轻轻问道,“既然海上风暴险恶,为什么不去镇上谋生?”
那妇人横他一眼,含泪道,“这位小道长说得好不轻巧。我们渔村百姓,世世代代靠海为生,除了打渔织网,其他什么都不会,若是放弃故乡,除了为人奴婢,还能做什么?”
另一名齿疏发白的老妇人怒骂道,“我们渔民世世代代靠海求生,只要诚心祭拜,安分守己,小心谨慎,循着四时潮汐出入海洋,龙王爷爷总不至于让我们饿死!如果不是总兵老爷生的好儿子李哪吒,得罪了海龙王,我们怎么会被迁怒,海龙王再也不让我们捕到鱼虾了!”
“嘘,禁声!那些军官老爷,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若是知道我们在这里乱说,只怕会屠村,何况我听说……”那中年妇人顿了一顿,“那李总兵的三个儿子都是神仙转世,就算和海龙王斗,也是他们神仙打架……”
“既是神仙打架,何必连累我们命贱小民?上天不公,上天不公呀!”
众女又是一阵啼哭。
哪吒不忍再闻。他将身上仅有的碎银掏出,留给那些贫贱渔妇,不顾她们感激流涕的称赞好人,便蹬上风火轮,化作一颗流星,转眼已落入关镇内。
他不愿与李靖见面,循着记
哪吒交完文书依然心神不宁,他一路疾行,行到西岐城外,已是戌亥交接时分,城外月色晦暗,漫天星茫。他目力极好,忽见山中飞出一个鸟人,仔细一看,竟是那阵上用古怪锤钻兵器的殷商妖人大将,立刻抽出乾坤圈向对方袭去。
辛环刚飞上天,便遇上这周营煞星,一时不及防备,便被乾坤圈打中一翅,大叫一声,跌降下来。
杨戬见天上突然有变,连忙飞身过来接住他。
辛环却误会了,只当他预先埋伏助手于此,阻止自己归顺闻仲军营,感叹“人心善变”的同时,一把推开他,怒道,“不劳二公子出手,若真要辛某这条命,你大可亲手来拿。若不敢动手,便不要阻止我回复闻太师。”
杨戬见突然变故如此,不禁愕然,眼看哪吒白衣红绫,面无表情从天而降,杀气腾腾,不及辩解,只得挡在辛环前面,道,“辛师傅,你先回去,我自和师弟解释。”
哪吒见他挡在敌人身前,果然不追辛环,只是面向杨戬,招出火尖枪,周身忽然杀气大作,混天绫无风自舞,似乎随时准备与之交锋。
辛环眼见杨戬的确不愿助商伐周,双足一顿,展翅飞向商营去了。
杨戬见他安全离开,这才转向哪吒,笑问道,“师弟从何而来?”
哪吒见他笑容温和,呆了一呆,忽然仿佛从梦中惊醒,重复了一句“从何而来”,垂头茫然看了看自己手中长/枪,慢慢将其抵在地上。
杨戬外表从容,心却是提到了嗓子眼,只当今日若不得一场恶战,也要狡舌如簧解释一番,然而见他这番如梦初醒的样子,双眸圆瞳极大却无光,倒似神魂不属,不像要追究自己是否通敌之意,便试探的问道,“师弟你怎么了?见到我和敌将私会,不想问我是否通敌叛国吗?”
哪吒这才神魂归位,茫然道,“啊,杨二哥,是你?你在说什么……私会敌将吗?”
他收了火尖枪,方才逞勇杀敌的血气仿佛一下都消失了,乾
杨戬:“哦。”
——所以这家伙刚才动手的时候,都没有看清敌情。该说他头脑简单呢,还是头脑简单?
哪吒收回武器,过了片刻,才回道,“师兄当我是傻子吗?若说叛国,这是谁的国?若说疑似通敌,杨师兄大可自去向师叔说明,哪吒不必晓得此中缘故。若非要我问,我却要问师兄一句,你前番引渡我共享天目神识,想必已探知我为器灵非人。实则我为大凶器灵,绝非良善精灵!而这血污真身来历的那些陈年旧事,你前番已在阵上听闻太师等人翻出。你就不怕哪吒妖孽无情,趁你疑似通敌之际,翻脸图谋你天眼修为,最后哪吒若再伤人害己,这番因果也有你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