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A -A

  第二日上午,赵楹和赵楠正在商议是否回北京的事,却见常烈几乎是跑着进来,道:“王爷,先生又吐血了。”

  赵楹快步走回卧房,果然看见严鸾在床上躺着,嘴角还流着血,他床边的地下却是汪着一大摊血。李辋川正忙着在严鸾身上施针。

  地下却站了一屋子人,见赵楹进来,所有人都回头看向他。赵楹看到跪在严鸾床旁的一个人却是严霜,手里捧了个盒子,盒子里装了些零七八碎的东西,最显眼的就是个墨玉戒指。

  赵楹走到严鸾身边,对严霜道:“你怎么来了?”

  严霜对赵楹磕了个头,道:“陛下……先帝临终时说等他驾崩后便让我来看先生,让先生别太难过。”又从身上解下个包袱,双手举着呈给赵楹道:“还让我把这些亲手交给王爷。”

  赵楹接过那包袱,解开看,原来里面却是玉玺和遗诏。遗诏是赵煊亲笔,大意是自己无子,驾崩后将皇位传给前摄政王安王赵楹。

  赵楠看到那玉玺和遗诏立即露出喜色,道:“王兄,你这回可没什么好犹豫了吧。”

  赵楹没回答赵楠的话,只看着严鸾道:“他怎么又会吐血的?”

  严霜磕头道:“是奴才的错,奴才给先生看了先帝的遗物,先生就吐血并晕倒了。”

  李辋川忙活了一阵,严鸾终于醒了。严鸾睁眼看了看众人,对赵楹道:“王爷,我想单独和你说话。”

  众人都出去后,赵楹道:“你想起来了,是不是?”

  严鸾点头。

  赵楹又用袖子去擦严鸾嘴角的血,严鸾由着他擦了,才道:“你快去北京吧,虽然玉玺和遗诏在你手里,也不能大意,拖太久怕是要生变故。”

  赵楹沉声道:“我去北京,那你呢?”

  严鸾道:“我这个样子,哪能上路呢?再者我也不想再入朝为官,你知道的。”

  赵楹脸上已带了讽刺的神色,道:“所以我们俩以后也不用见面了是吗?”

  严鸾道:“我连着吐血,怎么也要养一阵吧。等我好了,再去北京找你。”

  赵楹冷笑道:“你听见那小狼……先帝驾崩,怕是自己也不想活了吧。若你一心求死,又如何能好?”

  严鸾闭眼道:“我这个时候没力气和你吵架。”

  赵楹起身,冷冷的道:“是去是留可由不得你,我就是抬,也要把你抬到北京去。”又提高了声音对外面道:“烈儿。”

  常烈进来,赵楹对他道:“调三十个侍卫过来,轮流执勤。从今日起,严先生就在我卧房静养,不用出这屋子了。”

  严鸾无力的对赵楹道:“你干嘛?”

  赵楹道:“你歇着吧。”便出了屋子。

  严霜在门外对赵楹磕头,道:“王爷,让我伺候先生可以吗?”

  赵楹看了看严霜,道:“行,但是那些东西不要再给他看。”

  严霜磕头道:“是。”

  赵楹和赵楠回到正厅,赵楠笑道:“王兄,这回你真是天命所归,我万万没想到,严霜会把这些给你送到武昌来。话说回来,你也该对他客气点,严霜年纪轻轻,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又提督东厂。而且司礼监掌印太监丁喜年老,也不大管事,严霜手里实则掌握了整个内侍监和东厂。你还把人家当奴才呢?”

  赵楹冷哼了一声,道:“我当初把他买给严鸾的时候,倒看不出他有这么大的出息。”

  赵楠道:“原来他以前是严鸾的奴才,怪不得他也姓严。这么说来,你还非带严鸾去北京不可了。有严鸾在你身边,严霜和所有内侍监及东厂必然是支持你的,这样起码皇宫里面不会出乱子。再者帝党里有不少严鸾的知交故旧,严鸾在他们中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正好替你拉拢他们。”

  赵楹横了赵楠一眼,道:“你说什么?他本来就不愿去北京,要是听见你这些话,恐怕更不肯去了。”

  赵楠道:“他愿不愿去有什么要紧?你刚才不是说抬也要把他抬去?”

  赵楹叹口气,道:“他那个人,骨子里倔强得很,我要是强行带他走,恐怕他这一世都不会开心。刚才,我就是那么说说罢了。”

  赵楠道:“那你呢,你不会因为他不想去,你也不去了吧?我刚才和你分析了……”

  赵楹道:“你再给我点时间,我劝劝他。”又对旁边的下人道:“把世子叫过来。”

  赵炽进来后,赵楹道:“炽儿,我们要去北京,你母亲和你说了吧?”

  赵炽点点头。

  赵楹道:“你先生不肯同去,等到了北京后,父王再给你请一个先生吧。”

  赵炽的小脸现出既震惊又忧虑的神色,向赵楹道:“父王,先生为何不肯去?”

  赵楹道:“大概是再没一个值得你先生背井离乡、投身宦海去报效的君王了。”

  赵炽道:“先生不做官,也要做炽儿的先生啊。炽儿去求先生,先生最疼我了,一定会答应炽儿的。”说完,对赵楹和赵楠见了礼,就跑了出去。

  赵楠笑道:“王兄你对自己儿子也使这种心机,都是为了你那严大人……哎,我以后真要叫你情圣了。”

  赵楠走后,屋中只剩下严鸾、常烈和严霜。常烈坐在靠窗的榻上,只看着窗外,也不说话。

  严霜替严鸾把被子盖好,便坐在床前的榻上。严鸾闭目养了一会儿神,忽道:“小霜,你现在是什么官职?”

  严霜小声道:“先生,我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严鸾微微有些诧异,道:“你小小年纪,都是秉笔太监了?我可不敢让你伺候了。”

  严霜道:“先生,让小霜伺候您吧。这些年,小霜常常想起以前伺候先生的日子。”

  严鸾道:“你陪王爷回北京吧。王爷初入皇宫,左右没个自己人不行。你在王爷身边,我放心些。”

  严霜道:“先生真的不回北京?”

  严鸾顿了一顿,道:“物是人非了,回去干什么呢?”

  严霜道:“先生,我知道这世上真正对先生好的就只有两人而已。如今,便只剩王爷一人了。先生自己留在武昌,从今后长日漫漫、长夜寂寂,先生只身一人要如何度过?”

  严鸾正要说话,却见赵炽跑着进来,一头扎进严鸾的怀里,道:“先生,你不要炽儿了么?”

  严鸾伸手搂住赵炽,柔声道:“先生没有不要炽儿,只是我如今的身体,实在不能长途跋涉的去北京。”

  赵炽道:“那我留下来陪先生,等先生好了和先生一起去。”

  严鸾道:“那怎么成呢?你父王这次去北京身份不同以往了,你自然是要跟着一起去的。先生答应你,等我好一些,我就去北京看炽儿。”

  赵炽在严鸾怀里,摇着小脑袋道:“炽儿一天都不要和先生分开,先生不走我也不走。”

  常烈道:“世子,你先下来,让先生好好歇歇。”

  赵炽站起身,对严鸾道:“先生休息吧,我晚上再来看先生。总之,炽儿一定要和先生一起。”说完,对严鸾施礼,才走了出去。

  ☆、纣王妲己

  第八章纣王妲己

  常烈看着赵炽走出去的小小背影,道:“先生,我虽然在北京的时间不长,也知道那里是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地方。王爷这次去北京,到底是福是祸,还是未知之数。听说先帝初登基的时候,先生是费尽心力、殚精竭虑的去辅佐。怎么到了王爷这里,先生就这般忍心不顾?”

  严鸾道:“先帝登基时才七岁,朝廷又刚经历阉党之乱。如今王爷已过而立之年,又当过十年的摄政王,怎么一样呢?”

  常烈道:“然则今日朝堂上就没有和王爷做对的大臣,各藩国中就没有觊觎皇位的宗室是么?”

  严鸾道:“烈儿年纪不大,见识却是不浅。我累了,让我睡一会儿吧。”

  严霜将严鸾的枕头从新正了正,被子盖好,严鸾便沉沉睡去了。

  再醒来时已是黄昏时分,严鸾看着窗外的如血残阳,把朝中的人和事想了一遍,觉得其中变数实在太多,终究还是放心不下。

  严霜看严鸾醒了,便道:“刚才王爷来过,看先生睡了,就没打扰。”

  严鸾点头,对常烈道:“烈儿,你替我把王爷请过来。”

  赵楹很快就到了,进门就道:“睡了一觉,果然气色好多了。我让厨房煮了鱼片粥,一会儿你先吃点。我再让老李来给你看看。”

  严鸾点头道:“正好有些饿了。”又对常烈和严霜道:“烈儿,你带小霜去吃点东西吧,我和王爷说几句话。”

  屋中只剩二人,严鸾道:“病中说了些糊涂话,你别在意。”

  赵楹道:“你都说了是糊涂话,我当然没在意。”

  严鸾道:“定了哪天走么?”

  赵楹道:“明日一早。”

  严鸾点头道:“是该早些启程。”

  赵楹想再劝严鸾和自己一起走,话一出口,却变了味:“你要留下也行,就让严霜照顾你吧。等你病好了,再去北京找我。”

  严鸾看向赵楹的眼睛,道:“怎么你去北京坐天下,倒要把我留在武昌府?”

  赵楹眼里闪过欣喜,道:“你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