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A -A

  严鸾伸手握住赵楹的手,道:“我说过,你在几日,我就留几日。如今你要离开武昌,我还在这做什么呢?世桓,我和你去北京。”

  赵楹把严鸾的手拉到自己唇边,轻吻了一下,道:“你去北京后,不愿做官就不做,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严鸾道:“我想修鹿台,建酒池肉林。”

  赵楹轻笑道:“你想做妲己,我不介意当纣王。你想吃比干心,看人受炮烙之刑都成。”

  严鸾也扯了扯嘴角,想笑却是没笑出来。伸手抚上赵楹的脸庞,道:“何必这么高兴,我便不去,你不也要把我绑去?”

  赵楹道:“一时急了,说了几句气话,你就当真了?你看我哪有派侍卫过来?”

  严鸾道:“你一定有很多事要安排,快去吧。”

  赵楹道:“好,你尽管歇着,什么都不用管。阿福我已经派人接来了,还有家里你常用的东西,我也让人一并带了过来。”

  赵楹刚走,严霜便端了鱼片粥进来,给严鸾一勺勺喂了。李辋川进来给严鸾号了脉,道:“严大人,你脉象平和的多了。其实大人的病全凭一股急火而来,只要大人自己想得开些,再配以汤药,病很快便好了。”

  严鸾道:“多谢老先生,我的命几次都是老先生救的,我不敢自弃。”

  到了晚间,严霜把厨房煎好的药给严鸾喂了。严鸾道:“小霜你远道而来,也没歇歇就照顾我。今晚你好好睡一觉,明早再过来。”

  严霜摇头:“我不累。”

  严鸾正要再说,去听常烈道:“严公公,你就听先生的吧,别让先生着急。放心,今晚我会照顾好先生的。”严霜终于点头答应了。

  常烈带着严霜出去,给他安排了房间,便又回到客房。

  严鸾道:“我下午睡了,晚上便不大睡得着,烈儿你也回自己房间歇着吧。我有事会叫外面上夜的丫头的。”

  常烈道:“先生不困,我也不困,我陪先生说话吧。”

  严鸾道:“好啊,烈儿想聊什么?”

  常烈道:“先生见过我父亲吗?”

  严鸾点头,道:“我与常将军有过一面之缘。新泰三年,常将军回京述职,王爷在王府里宴客慰劳常将军,也请了我作陪。当时常将军在宴席上讲了很多抗击鞑子的英勇战绩,在场的宾客无不为常将军的风采所折服。”

  常烈道:“我和母亲虽然也在边塞,但父亲大多数时候都宿在军营,回府的时候并不多。不过父亲每次回来必定给母亲带些礼物,也抽出时间教我骑马射箭。”

  严鸾道:“烈儿,你父亲自然是极疼你的。他是大英雄,你应该以他为傲。”

  常烈道:“我说了先生别生气,我父亲在京述职后,回到边塞。便对我母亲说,一看先生便是那种工于心计、阴险狡诈之人,王爷却被先生蛊惑,不但不尽早将先生除去,竟还纵容先生做了很多有损于王爷的事。”

  严鸾道:“常将军看人倒是极准。”

  常烈摇头道:“这几个月先生每日来王府为世子讲读,我常常见到先生。虽然与先生交谈的不多,也看得出先生是光明磊落的君子。再者先生当年已位极人臣,竟能抛掉权势荣华,随王爷回到武昌府,可见对王爷情义深重。”

  严鸾道:“烈儿,我是褫官回乡,穷途末路了,来投奔王爷呢。”

  常烈道:“先生不用哄我,我知道先生从未将官位放在心上的。”

  严鸾道:“烈儿,我为官十年,之间经历阉党之乱,新皇登基,安王摄政,实在是累了。有些事,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

  常烈道:“先生这次回京和之前怎么一样呢,以后王爷就是九五之尊,自会护着先生,先生不会像之前那样辛苦了。”

  严鸾道:“烈儿,你成亲了么?”

  常烈道:“我父亲在世时曾给我订过汤大人家的三小姐,后来我父亲故去,汤家便对我非常冷淡。待到我随王爷回到武昌,汤家就干脆退了亲。”

  严鸾叹了一声,道:“等你将来有了喜欢的女子就会明白。对我来说王爷是皇帝或乞丐其实没分别。”

  常烈见严鸾越说越伤感,怕再引他伤心,便道:“都三更了,先生睡一会儿吧。”

  ☆、太平安乐

  第九章太平安乐

  刚刚到了五更天时,赵楹和严霜就一起走进卧房。严鸾睡觉本就轻,听见有人进屋,也就醒了。

  赵楹道:“其他人都已准备好了,我抱你上马车。”

  严鸾道:“你随便找个人背我去吧,或者让小霜扶着我走过去也行。你如今的身份,我哪里敢劳动你?”

  赵楹道:“别人背你我怎能放心?你实在不好意思,就把头埋进我怀里,不用看他们。”

  严鸾仍是不肯,常烈道:“先生再推辞就是抗旨了。”

  严鸾无法,严霜给他换了干净衣裤后,便由赵楹抱了一直走出王府。

  王府大门外停着一辆宽大异常,由八匹马拉着的马车。马车底部加装了多一倍的弹簧,车内大大的榻上也铺了十几层被褥。

  赵楠笑道:“严大人,这可是王兄让人连夜打造的,我刚才进去试了试,一点都觉不出颠簸。”

  严鸾对赵楹道:“谢王爷了。其实我好得多了,不必费这个事。”

  赵楹一直将严鸾抱到车上,将他安顿好,才道:“我还有事,不能在车里陪你。还是让烈儿和严霜照顾你吧,有事就让烈儿去叫我。”

  严鸾点头,赵楹便下了车。

  这时赵炽跑过来,道:“父王,我想和先生乘一辆车。”

  赵楹蹙眉道:“你先生要休息,你还是去你母亲的车上。”

  严鸾在车上听见了,便道:“王爷,让世子上来吧。”

  赵楹对赵炽道:“别太闹了。”

  赵炽忙答应着上了车。

  有赵炽在身边问东问西,日子便过的快多了。再加上李辋川的回春妙手,常烈和严霜的悉心照顾。最关键的是严鸾自己知道前路还有很多事需要他和赵楹一起面对,所以一心想快些痊愈。不出三五日,严鸾便能由严霜扶着下地走了。到第十日上,除了身子虚一些,已经不觉得如何难受。严鸾这些日子再没提过赵煊一句,别人自然也不在他面前提起。

  这日到了驿站,车上众人都下来休息。严鸾也进了驿站,正由常烈和严霜陪着往自己的房间走,却见走廊里有一个婢女跪在那里自己掌嘴。严鸾以为是赵楹的姬妾在教训自己的丫头,刚想绕着走。却见房门一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八九岁,穿着甚是华贵,眉眼甚是清秀的女孩子,对那婢女道:“你可知错了么?”

  那婢女磕头道:“奴婢知错了。”

  女孩儿道:“那你快去给我做八卦汤来。”

  那婢女又磕头道:“郡主,王爷之前吩咐,出门在外一切从简,驿站有什么便吃什么。奴婢已经去求了厨房几次,厨房都回复没有合适食材。”

  女孩儿怒道:“那你继续跪在这掌嘴好了。”

  王府女眷都在内宅,是以严鸾并未见过郡主赵灿。这时却早已从赵灿的衣着和谈话中猜出了她的身份,便走上前,道:“不过是一碗汤,郡主何必动那么大气?”

  赵灿看向严鸾道:“你是何人?”

  常烈道:“郡主,这是严先生。”

  赵灿看向严鸾道:“我的香草荷包是你送我的么?”

  严鸾道:“正是。”

  赵灿道:“我听炽儿说你很会讲故事,你能讲给我听吗?”

  严鸾道:“郡主如饶过这位姑娘,明日就可来我车上,我讲故事给郡主听。”

  赵灿露出个笑来,道:“那我便不和这个奴才计较了,你说话可得算数。”

  严鸾点头,道:“多谢郡主。”

  到了第二日,中午休息时,赵楹便来到严鸾马车上,和他一起用午饭。看见赵灿也在,便有些不快,道:“怎么灿儿也在这?这车上人太多了。”

  严鸾道:“让灿儿在这吧,我答应了给她讲故事。”

  赵楹道:“讲了什么故事?”

  赵灿道:“今天讲了太平公主的故事,先生说明日给我讲安乐公主的故事。”

  赵楹笑着向严鸾道:“你这是要以史为鉴么?”

  严鸾也笑道:“随便讲几个故事哄孩子而已。”

  这时,有下人来报,说侧妃让郡主过去。

  赵灿不太愿意的道:“你去和母亲说,我晚上再回去。”

  赵楹道:“你母亲找你,你也这么多话,快去吧。”

  赵灿不敢辩驳,下车去了。常烈也带了赵炽下车。

  严鸾道:“怎么灿儿的性子这般……不拘小节?”

  赵楹道:“她母亲是鞑子一个可汗的女儿,那年打仗败了,想求和,便把女儿送过来,我就封了侧妃。这蒙古侧妃本身就刁蛮的很,哪里教的好灿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