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楹笑道:“怕什么?严大人用兵如神,什么围城之困、倭寇作乱,都能轻易平定了。”说着,又把那红烛拨的更亮些。
严鸾轻轻挣动了下双手,自然是挣不开的,只得道:“你别这样看我,我如今年岁大了,经不得你这样细看。”
赵楹道:“我们俩同年,你年岁大了,我不也大了?还怕我看?”
严鸾笑道:“怎么一样呢?你是皇帝。就是到了七八十岁,仍可选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入宫,到时候我……”自嘲的笑了下,没说下去。
赵楹对上严鸾的眼睛,认真的道:“不许这么冤枉我。”
严鸾笑道:“是我乱说了。”
赵楹用手轻抚上严鸾那‘话’儿,揉搓了一番,便低头下去含弄。
严鸾忙道:“别,世桓,别……”双手被绑在床头,想坐起来却是不能。双腿虽未绑住,也不敢抬脚,怕踢到赵楹。
赵楹又用手指探入甬道同时给与刺激,待得了那精华后,便直接吻到严鸾唇上去,倒有一大半灌给了严鸾,又促狭的笑道:“自己的滋味如何?”
严鸾轻喘着道:“世桓,我想要你。”
赵楹一笑,解开了严鸾手腕的衣带。
严鸾一获自由,便伸手去脱赵楹的衣衫。
两人极尽缠绵,都想予以对方无上的快乐。只是无论严鸾怎样央求,赵楹都不肯将那红烛吹熄。
兰麝细香闻喘息,凤屏鸳枕宿金铺。
蜡烛半笼金翡翠,绣被焚香相拥眠。
番外完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番外完结了,解决了之前的误会。这个番外是以甜为基调的,希望大家都吃到了糖,(*^__^*)嘻嘻。
明天开始更下一个番外,下个番外冲突会更激烈一些,算是甜虐吧,希望大家喜欢。
☆、番外江南查案第一章拦轿喊冤
番外江南查案第一章拦轿喊冤
这日赵楹因前一晚宿在严府,早上便坐了严鸾的大轿一同进宫。两人正说着闲话,轿子却突然一颠,接着就停住了。陆怀信到前面问明情况,便下了马走到轿子侧面小窗的位置,对严鸾道:“老爷,有人拦轿喊冤。”
严鸾一皱眉,心道又是一个《包公案》看多了的。便对陆怀信道:“问问大概是什么事?大事就带到顺天府,小事带去宛平县好了。”
陆怀信道:“问了,她说是前任海宁县令耿宏的女儿,因他父亲含冤下狱,特来京里告御状的。想求老爷带她去见皇上。”
严鸾听见是告御状,便不再说话,只拿眼看着赵楹,等赵楹的示下。
赵楹道:“她千里迢迢的来了北京,想必有些隐情,把她带到宫里吧。”
轿子又往前走,赵楹道:“我记着海宁县令是姓耿的,因贪污今年修海塘的二十万两银子,才被下狱的。”
严鸾道:“是,他叫耿宏,因为今年海宁的海塘决堤,被查出海塘工程偷工减料,他一人便贪污了二十万两银子。案子是浙江巡抚和杭州知府办的,刑部已经复核过。”
赵楹道:“他判了什么刑?”
严鸾道:“当时海宁县百姓上了万民帖,说他一向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请求将他留在海宁。伯念给我看了那万民帖,写的很是恳切,我记得里面还引用了一句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我便特准了,让他留在海宁,以普通塘工身份修筑海塘大堤。”
赵楹道:“既如此,他又怎会贪这二十万两银子?”
严鸾道:“他自己亲口认了,二十万两银票也从他家里抄出来。浙江巡抚、杭州知府都说已调查清楚,证据确凿。刑部复核也没查出问题。不过此事看来确实有些蹊跷,是臣疏忽之过。”
赵楹笑道:“这轿里还有别人么?怎么论起君臣来了?”
严鸾笑道:“说正事呢,当然是君臣。”
赵楹道:“海宁修塘的银子今年一共拨了多少?”
严鸾道:“二十五万两?”
赵楹皱眉道:“一共二十五万两,他自己便拿走二十万两,有这么贪银子的么?”
严鸾道:“所以他的几个上司都未受连累,因为其他人已无银子可贪。”
赵楹道:“这事倒有点意思。”
赵楹等几人到了昭仁殿,陆怀信道:“皇上,那女子现在在偏殿里,皇上要亲自问么?”
赵楹对严鸾道:“严大人问吧,朕在后面听。”
严鸾道:“臣没放过外任,不会审案。云诺做过知州,让云诺审吧。”
赵楹点头,又对严霜道:“让吕观带着耿宏案的卷宗来见朕。”
陆怀信进了偏殿,对那女子道:“你姓甚名谁,有何冤情?”
那女子道:“回大人,民女想和皇上伸冤。”
陆怀信道:“皇上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你先把冤情和本官说说,本官自会禀告皇上。”
那女子看陆怀信年纪轻轻却穿着正五品的服色,便道:“敢问大人是何官职?”
陆怀信道:“本官是吏部郎中。”
那女子道:“大人在吏部任职,敢问是严大人属下么?”
陆怀信道:“是,你认得严大人?”
那女子道:“民女不认得严大人,但相信严大人应该更能管得了民女的冤情。民间传说,朝廷的事,大多都由严大人做主……”
赵楹和严鸾在后面坐着,听到这一句,严鸾便从椅子上站起来。赵楹拉住严鸾的手,示意他坐下。
陆怀信已将那女子打断道:“大胆,这里虽不是公堂,本官也可对你用刑。你若再胡说八道,本官便让人掌你的嘴。你有何冤情,只管对本官说,本官自会禀告皇上和严大人。”
那女子道:“大人恕罪,民女耿莲,家父是前任海宁县令耿宏。钱塘潮每年八月十五日必至,海塘每年都需加固。家父在任上已有五年,每年都兢兢业业带领海宁百姓修塘。谁料今年未到八月十五,海塘便已决堤,浙江巡抚叶孟春、杭州知府苏举便将贪污修塘款的罪名安在家父头上。五月十八日海塘决堤,十九日便有一群人去民女家里,放下二十万两银票,并将民女幼弟掳走。五月二十日,杭州知府苏举便带着人来民女家里抄家抓人。家父担心幼弟安危,便含冤招认。最后幸得严大人特准,仍留在海宁作为普通塘工修塘。但民女幼弟一直杳无音信,民女去浙江巡抚和杭州知府衙门喊冤,都无人理会民女。民女求大人做主,帮民女找回幼弟。”
陆怀信道:“据我所知,你父亲可是当堂招认、签字画押。你说有人将二十万两银票放在你家,又掳走你幼弟,有何证据?”
耿莲道:“回禀大人,今年新春伊始,我父亲已经带领塘工开始修塘。但是因为缺少银两,工程始终断断续续,期间我父亲还曾拿自己俸禄代为垫资。如果我父亲真贪了这二十万两,又何必整日为银两之事忧心忡忡。”
陆怀信道:“也许是你父亲故作姿态。”
耿莲道:“大人,民女一直细想此案,总结疑点有四:第一,我父亲任上已有五年,前四年都不曾贪污,为何单在第五年贪没这二十万两银子;第二,今年户部拨给海宁县的修塘款一共为二十五万两,就算我父亲真是贪赃枉法之徒,怎会如此急功近利,一下贪没百分之八十修塘款项;第三,如果我父亲真的贪污了此款,那必定上下打点,怎么浙江巡抚叶孟春、杭州知府苏举都是清清白白的,一两银子不曾动过;第四,我幼弟是八岁孩童,素来懂事,怎会如此巧合,在这关口突然失踪。民女不远千里从海宁来到京城,不敢奢望能替家父翻案,只希望皇上和严大人能替民女做主,将幼弟找回。”
陆怀信道:“你的话本官听明白了,本官会将情况据实禀报皇上。”
作者有话要说:新的番外开始了,这故事有点长,所以节奏不会很快。
☆、番外江南查案第二章微服访浙
番外江南查案第二章微服访浙
陆怀信回到昭仁殿暖阁,赵楹和严鸾已经在那坐着。陆怀信看严鸾脸色不太好,赵楹则在逗着严鸾说话,便知道方才耿莲所说,赵楹和严鸾都已听到了。这时严霜进来报说刑部尚书吕大人到了。严鸾便起身,站到一旁。
吕观见了礼,将卷宗呈上。赵楹看了看,果然如耿莲所说,便对吕观道:“伯念,这案子问题这么明显,你在刑部从侍郎做到尚书七八年了,这都看不出来么?”
吕观低头道:“是臣疏忽。”
赵楹道:“朕知道,只要表面证供成立,你们刑部便不会深究,总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么,是么?”
吕观忙跪下,道:“臣失职,臣有罪。”
严鸾也跪下道:“皇上,此案伯念和臣商议过,是臣说的可按浙江巡抚报上的结果了结此案。”
赵楹看了眼严鸾,又看了看卷宗,道:“这个浙江巡抚叶孟春朕好像见过一面,但是印象不深了,他是怎样一个人?”
严鸾道:“他是新泰三年的榜眼,后来放了外任,一路从知县做到巡抚。皇上见他的那次,应该是新泰七年,他升任杭州知府之前来京述职。他从杭州知府升迁到浙江巡抚应该是新泰十一年的事,那时我们……臣失言,皇上赎罪……那时皇上在武昌。”
赵楹道:“新泰七年你已经是吏部侍郎,对他应该有所了解,他是贪腐之人么?”
严鸾道:“叶孟春速来以干才出名,任杭州知府时海宁、钱塘、临安、仁和几县的海塘从没出过任何问题,臣看他倒不像贪利之人。”
赵楹道:“那这个杭州知府苏举又是什么人?”
严鸾道:“此人没经过科举,他的官是捐的,臣对此人不甚了解。”
赵楹对吕观道:“伯念你知道这个人么?”
吕观道:“臣也不太知晓这个人。”
赵楹冷笑道:“这倒奇怪了,两位尚书大人都不认得这个人,却都想放他一马。”看陆怀信似乎有话想说,便道:“云诺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