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A -A

  “寡人自己的王宫,怎么就不能来了?”他执拗而厌烦地反驳道,目光如剑一般锐利地盯着这个可怜的老太监。

  “不不不……老奴怎么敢拦着君上……这要是太后或相国知道了……”太监额上渗出密密的汗珠。

  “这不用你来管!”他带着怒气拂袖而去,在那一刻我隐隐觉得,也许他和我一样,不是个自由的孩子。

  那天夜里,我握着他给我的匕首,心快跳出了嗓子眼。也许因为这是他的命令,我从未感到过如此大的勇气,我潜入那两个坏家伙的屋子,拼尽全力将匕首刺进了其中一个的胸膛!滚热的鲜血溅了我满身满脸,我舔了舔嘴唇,又咸又甜。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感,不知是因为复仇还是人血的味道。

  另一个坏孩子惊醒了,满脸恐惧地望着我。他那可悲而乞怜的眼神使我恍然大悟:母亲说的都是错的。没有神仙可以救你,只有自己可以救自己。

  匕首再一次饱饮鲜血。这一次,我的动作迅速干净。

  这就是君上教给我的第一课。

  这件事惊动了整个隐宫,由于我这个初次作案的凶手连逃跑都不会,立刻被隐宫的总管绳之以法,准备第二天当众活活打死。

  我被拖到院子中央,等待行刑。我马上就要死了,但我却是微笑着的。因为我终于获得了救赎。

  总管拿起那柄匕首,凶恶地问我:“再问你一遍!你的凶器哪里来的!”

  我闭眼不理他。

  “是寡人给他的。”一个尚未脱去稚气却已显出威严的声音说道。那个孩子又来了。

  我不知道当天秦王是怎么及时赶到的,不过有什么关系呢,他后来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不可思议的。

  院中立刻跪了满地的人,老老小小、或谄媚或卑贱或惊恐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拜见秦王。”

  “君上。”隐宫的总管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论匕首是谁的,赵高杀了人,理应偿命。”

  “哦?”秦王眯起漂亮的眼睛看着他,他的眼睛有和年龄不相称的城府与狠辣:“隐宫中刑余之人自有律法处罚,但寡人昨日却亲见有人自行殴打凌辱他人,作为隐宫总管,寡人又该治你什么罪?况且寡人只来了一次,便见到这样的情形,想必追查下去,更加数不胜数……”

  总管额上渗出冷汗,双腿发软,他终于意识到,秦王虽然年幼,却不是能糊弄过去的!他像条狗般摇尾乞怜道:“君上……奴才知罪……奴才知罪……求君上开恩!”

  “来人。”秦王慢条斯理地下令:“按律当苔二百。就地行刑。”

  那天总管的凄厉惨叫和血肉模糊的身体久久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画面让我无比兴奋,两眼放光。隐宫中和我一样感想的人一定不在少数。秦王端坐在一旁观看了整场行刑,他一直高贵而优雅地微笑着。那时,刚即位的秦王还不完全懂什么叫韬光养晦。后来,吕相国听说这件事,淡淡评了句:“是个做君王的种。”明明是句赞扬,但君上听到后脸色却很阴沉。

  不过我的命运却被改变了。那天以后,君上将我留在了他身边。那一年,君上十三岁,我七岁。比他遇到那个楚人早了整整五年!

  自从跟随秦王以后,我无比努力地修习文学律法,击剑御车。秦王的脾气很不好,身边的宫人或多或少挨过打骂,难免有怨言。然而我知道,他的怒火多半是为了太后、吕相国和嫪毐的事。所以不论他如何打骂,我也是不愿离去的。那天他送给我他的匕首,现在我要成为他的利剑。他恨嫪毐和吕不韦,我要帮他杀了他们,只要是我的王恨的人,我都愿意二话不说地杀了他们。

  那是一个下着大雪的夜里,秦王的书房在三更时分仍然亮着灯。我不放心地蹑手蹑脚走到书房门边,秦王正在里面走来走去,口中似乎念念有词,他有时候皱着眉,下一瞬又舒展开来,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君上,”我小声提醒道:“您该就寝了。”

  “……是先拜他为长史,再问他以政事……不行,这样似乎逼迫太甚……还是……先动之以情……”

  “君上,您该睡了。”我再次提醒道。

  “小高子!”君上似乎完全没有在意我的话,他转过身突然问我:“你觉得李斯……就是仲父派来的那个郎官……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这些事小高子可说不好。”

  “没事,你随便说说。”君上的语气中有少见的孩子气的期待和急躁。

  我自然不敢随便说说,斟酌了一下道:“小高子觉得,他要是真心帮助君上,就是好人;若是不能,就……”

  “就什么?”君上逼问道。

  “……就该除去。”我惊讶于自己居然会如实相告,不敢抬头看君上的眼睛。

  过了许久,我听到君上低声说:“好了,你下去吧。”我抬起头,他望着窗外的夜色,眼睛比深沉的夜色更黑,却少了一丝一如既往的决绝。

  当然,他后来坚决地与君上站在了一边,开始了他们亲密无间的合作。他们常常谈到深夜,而我一遍遍为他们煮上新茶。我不知道如果李斯没有选择站在君上这边后果会怎样,但是从那天起我心中就隐隐地感到:君上对他就是不同的。君上想成为神,可他终究不是神,他坚如磐石的心中若有柔软的感情,那都留给了他。

  所以,当我们终于出手铲除嫪毐时,李斯在蕲年宫发誓要与君上同生共死,君上紧紧地抱住了他,很久都不松开。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正准备去雍城搜查余党,我又何尝不愿与君上同生共死!

  后来的吕不韦与郑国事件中君上大发雷霆,驱逐六国士子,他曾犹豫过,但最后依然将李斯划进驱逐之列。我本以为自己原先想错了,君上待他也不过是当做一枚棋子,他冰一般的理智仍然占了上风。可是后来,蒙恬拿来了他的上书,君上命我追到天边也要将他追回。当我终于驾着马车带他回来时,君上不可抑制地冲上前,对他说:“寡人错了……你原谅寡人……原谅寡人……”

  我的君上啊,他比神明还要骄傲,为什么要乞求他人的原谅!

  每次一和这个楚人搭上边,君上就变得不那么像他自己。在那个暴雨倾盆的夏夜,我震惊地看到了君上与他激烈的事,极度的痛苦与快乐交织在一起。但后来我细细回想,若不是君上太过在意,太怕失去他,又为何要选择逼他杀死韩非作为试探,又为何要以这样的方式宣告自己的控制权!这个楚人,他凭什么!凭什么,他能成为君上手中光芒四射的利剑,君上身边翱翔九霄的雄鹰,而我,只能做一只麻雀,仰望着隐宫院落里狭仄的天空。不,我的君上,其实我连麻雀都不是,我只是您豢养的一条狗,在您怜悯的时候施舍一根骨头,连我最初感恩戴德的那次救赎,也不过是您心血来潮的一次试验。您从未在乎过我的感受,但又有谁会真正在乎一条狗的喜怒哀乐!

  那是一个春日,君上与廷尉在书房议事。我故意在收拾杯碟的时候掉出了一卷竹简。君上孩子般好奇地按住我伸出去的手:“这是什么东西?寡人还偏偏要看了!”

  君上对我狡黠地笑了笑,展开竹简念道:“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1”他念了两句,却停顿下来,颇有些惊讶地道:“小高子,这是你写的?”

  “小高子平日里得闲时乱诌几句,君上和廷尉莫取笑。”

  君上将竹简递给李斯。李斯接着念道:“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他微笑着说:“车府令过谦了,这几句对仗工整,意旨悠远。书法亦秀丽挺拔。车府令文武双全,君上得人也。”

  我脸一红,马上客气道:“怎比得上廷尉的文章书法,那才是世间神品。君上得廷尉运筹帷幄,才是真的得人。”

  君上听了这话后望着他,眼中的暖意比春光更盛。

  不过这次我却没有以前的妄自菲薄,自怨自艾。因为我终于看见了自己的价值。是的,连你也不得不承认我的才华。我究竟哪一点不如你?书法?文学?律法?我想通了,我不如你,只因为我的出身!我生不如人,就永世不得翻身!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公平,但不公平的命运又赠予了我两样你所没有的天赋:那就是在阴暗中蛰伏的能力和对恶意的敏感。因为我从一出生,就要学会看别人的脸色,在刀尖上走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进攻、防守、潜伏、偷袭,早已成为我的本能!你可知道我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才获得了今天的地位?君上和你又如何能体会!他爱看着你的眼睛,我要剜去你的双眼;他爱握着你的手,我要砍掉你的双手;他爱听你说你爱他,我要割去你的舌头,我要将你斫为肉酱碾为齑粉,让他再也无处可寻!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唯一应得的归宿就是毁灭!

  这样的想法,在君上决定亲征赵国后竟然越来越清晰,连我自己都恐惧不已。

  “平安。”随着一排铁镖命中目标,前方的黑衣剑士用暗号向我报告。秦国的死士个个身怀绝技,通向太后宫的岗哨被我们悄无声息逐个解决。我已能看到宫殿内恍惚而诡异的烛火。

  “一共十八个守卫。”另一个剑士步履轻盈地从房檐上落下道。

  “好,兵分两路。”我果断下令。一切都按照计划无比顺利地进行着,不出一炷香时间,我们就会救出人质,然后告知前殿内的张苍和殿外的蒙毅,捉拿郭开,当众斩首示众。

  我在悄无声息地前进时不经意回了头,震惊地发现竟有一个黑影在地上蠕动,偷偷爬向旁边一条不起眼的甬道!我们当中居然有人失手了,而只有我注意到了他!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我的脑中充斥着各种声音,却又空白一片。

  “中书府令?”剑士们等待着我的指示。

  我毫不犹豫地命令:“一切正常,出发!”

  ___________

  注释:

  1这四句和下面李斯念的四句,都出自《千字文》。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编纂、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为儿童识字的启蒙读物。秦始皇统一文字时,曾经命李斯作《苍颉》、赵高所作《爰历》、胡毋敬所作《博学》三篇五十五章韵文,作为普及文字的课本。但是因为《仓颉》三篇已经失传,所以这里就只能用《千字文》代替了。

  ☆、天火

  密室中燃着昏黄的油灯,几个武士斜靠在墙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抱怨着。

  “听说秦王今天请咱郭大人宴饮去了。”一个八字胡的精瘦武士道。

  “呵!想必是满桌山珍海味,又有美女陪酒。”另一个壮硕的武士耷拉着他的大脑袋,叹了口气。

  “哎,兄弟。”那个精瘦武士用手肘碰了碰他,“咱们也来一坛吧。”

  “这……上卿让我们今晚得格外小心呢。”胖武士有些担忧。

  “哎,我看张三说得对。这都一个多月了也没出什么事!”另一个高高的武士忍不住表示赞同。

  正当胖武士仍在犹豫时,李斯在密室靠里面一侧咳了两声道:“几天前我给秦王写了封信,秦王都已经答应封你们上卿为赵国假王了。哈,想来他这会儿肯定是饮着美酒,抱着美女……”说着他赶紧踢了踢隔着他和太后的木板下方。

  太后也算心思活络,她撩着头发娇嗔道:“哀家这些日子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你们几个大男人,真是不懂怜香惜玉,不解风情……”说着有意无意地露出一截白玉般的胳膊。

  “得!我看今日,管他什么狗屁秦国赵国,咱一起喝一坛!”精瘦武士一拍腿,开门去上面拿酒去了。不多时便抱着个大瓦坛回来,向包括李斯和太后的所有人招呼:“来来,咱今日就痛快一回!”

  李斯装着与他们觥斛交错,脑中却不敢停止思考:秦王设宴一定是有意为之。他预感,今夜一定有大事发生,甚至,秦王已经根据他信中传达的消息拟定了救援计划,而且就在今晚执行!他必须万分注意和小心!

  ***************

  黑衣剑士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了太后宫周围的守卫。赵高令一半的黑衣剑士把守在门外,另一半在屋内四处搜查。

  “桌案下没有异常。”一个剑士将桌案放回原处,轻声说道。

  另一些人检查床下,却也没有发现任何暗门或夹板。

  “找到了!”终于有个剑士低声道,声音虽低却按捺不住激动。

  赵高等人循声望去,果然,在墙壁上的一副花鸟画后有一道四方形石门,石门中间有一个带把手的圆形凹槽。

  ***************

  “咦?赵二!”胖胖的武士问高个武士道:“上面怎么有声音?”

  “声音?”那个叫‘张三’的精瘦武士道:“我怎么没听到?”

  “大概是条狗?”赵二皱着眉屏气细听。

  “大概吧。”李斯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狂跳起来,他几乎可以肯定,今晚就能逃出去!这时,他才猛然意识自己离开咸阳已经快三个月了。之前,他也时不时地思念过咸阳的家人,朋友……和秦王,他总是强制自己不要去想。可是现在,每一分,每一秒,这种思念都像野草般疯长,他几乎快要控制不住。他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不可扰乱心神!

  ***************

  于此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